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东枫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东枫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下列交通标志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3分)已知x<y,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
A.x+10<y+10 B.x+2<y+2
C.﹣2023x<﹣2023y D.x<y
3.(3分)若将中的x与y都扩大2倍,则这个代数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2倍
C.扩大4倍 D.缩小到原来的
4.(3分)小敏不慎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打碎成如图的四块,为了能在商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玻璃,他带了两块碎玻璃(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3分)中国古代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从这四部著作中随机抽取两本(先随机抽取一本,不放回,再随机抽取另一本)( )
A. B. C. D.
6.(3分)为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工作,加强劳动教育,东营市某中学针对七年级学生开设了“跟我学面点”烹饪课程.课程开设后学校花费6000元购进第一批面粉,第二批面粉的采购量是第一批采购量的1.5倍,但每千克面粉价格提高了0.4元.设第一批面粉采购量为x千克( )
A.﹣=0.4 B.﹣=0.4
C.﹣=0.4 D.﹣=0.4
7.(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8.(3分)关于x的不等式x+m≥﹣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m等于( )
A.3 B.1 C.0 D.﹣3
9.(3分)如图,在△ABC中,∠C=9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C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3cm;
②DB=2CD;
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
④若S△ACD=4,则S△ABC=1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O在原点上,AB=CB=2,OA=OC,将四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点C的坐标为( )
A.(﹣3,) B.(3,﹣) C.(﹣,1) D.(1,﹣)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1.(3分)请写出一个分式,并写出使其有意义的条件 .
12.(3分)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若AB=3,AD=4 .
13.(3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AE=6cm,EC=4cm,且 .
14.(3分)如图,已知函数y=﹣x+b与函数y=kx+7的图象交于点P(﹣2,3),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7的解集是 .
15.(3分)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0cm,动点M从点B出发,动点N从点C出发,沿C→A→B→C的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N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 秒时,点A,M,N以及△ABC的边上一点D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共75分)
16.(10分)(1)因式分解:(x﹣2y)2﹣x(x﹣2y);
(2)解不等式组:.
17.(10分)化简,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部分运算过程:
甲同学:解:原式=…;
乙同学:解:原式=….
(1)甲同学解法的依据是 ,乙同学解法的依据是 ;(填序号)
①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分式的基本性质;
③乘法分配律;
④乘法交换律.
(2)请从甲、乙同学的解法中选择一种,写出完整的化简过程,然后从﹣2,0,1,2中挑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1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0,1),B(3,2),C(1,4)
(1)将△ABC沿x轴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
(2)将△A1B1C1绕A1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B2C2,画出△A1B2C2,并写出顶点A1,B2,C2的坐标.
19.(10分)如图,△ABC中,点D在边AC上
(1)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出∠A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1)中所作的角平分线与边BC交于点E,连接DE.求证:DE=BE.
20.(11分)“双减”政策受到各地教育部门的积极响应,某校为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现决定增购两种体育器材:跳绳和毽子.已知跳绳的单价比毽子的单价多3元
(1)求跳绳和毽子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由于库存较大,商场决定对这两种器材打折销售,其中跳绳以八折出售,且要求跳绳的数量不少于毽子数量的3倍,跳绳的数量不多于460根
21.(12分)课本再现
思考
我们知道,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反过来
可以发现并证明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证明
(1)为了证明该定理,小明同学画出了图形(如图1),并写出了“已知”和“求证”
已知:在▱ABCD中,对角线BD⊥AC,垂足为O.
求证:▱ABCD是菱形.
知识应用
(2)如图2,在▱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8,BD=6.
求证:▱ABCD是菱形.
22.(12分)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BAC=α,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D逆时针旋转α,连接AE、BE.
(1)当α=120°时,如图1,此时AD恰好平分∠EAC ;
(2)当α=90°时:
①请判断线段BA,BD,BE的数量关系(提示:过点D作DF⊥BC,交AB与F);
②若AB=6,在点D的移动过程中,当△ADC是等腰三角形时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东枫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下列交通标志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熟练掌握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3分)已知x<y,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
A.x+10<y+10 B.x+2<y+2
C.﹣2023x<﹣2023y D.x<y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解答】解:A、∵x<y,
∴x+10<y+10,
故A不符合题意;
B、∵x<y,
∴x+2<y+2,
故B不符合题意;
C、∵x<y,
∴﹣2023x>﹣2023y,
故C符合题意;
D、∵x<y,
∴x<y,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3分)若将中的x与y都扩大2倍,则这个代数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2倍
C.扩大4倍 D.缩小到原来的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得:==,
∴若将中的x与y都扩大2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3分)小敏不慎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打碎成如图的四块,为了能在商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玻璃,他带了两块碎玻璃(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分析】只有②④两块碎玻璃的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中间部分相连,角的两边的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另两个顶点,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确定了,平行四边形也就确定了.
【解答】解:∵只有②④两块碎玻璃的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中间部分相连,
∴带②④两块碎玻璃,就可以确定原来平行四边形玻璃的大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5.(3分)中国古代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从这四部著作中随机抽取两本(先随机抽取一本,不放回,再随机抽取另一本)( )
A. B. C. D.
【分析】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列举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从中找出抽取的两本恰好是《论语》和《大学》的可能结果,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分别为A,B,C,D,画树状图如下:
一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抽取的两本恰好是《论语》(即A)和《大学》(即C)的可能结果有2种可能,
∴P(抽取的两本恰好是《论语》和《大学》的可能结果)=,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掌握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求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3分)为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工作,加强劳动教育,东营市某中学针对七年级学生开设了“跟我学面点”烹饪课程.课程开设后学校花费6000元购进第一批面粉,第二批面粉的采购量是第一批采购量的1.5倍,但每千克面粉价格提高了0.4元.设第一批面粉采购量为x千克( )
A.﹣=0.4 B.﹣=0.4
C.﹣=0.4 D.﹣=0.4
【分析】根据第二批面粉比第一批面粉的每千克面粉价格提高了0.4元列方程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3.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分式方程.
7.(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Δ=m2﹣4×7×(﹣8)=m2+32>7,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8.(3分)关于x的不等式x+m≥﹣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m等于( )
A.3 B.1 C.0 D.﹣3
【分析】解不等式求出x≥1﹣m,再由数轴可得x≥2,解得m=﹣1.
【解答】解:∵x+m≥﹣1,
∴x≥﹣1﹣m,
由数轴可得x≥6,
∴﹣1﹣m=2,即m=﹣7.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轴上的解集求出m的值.
9.(3分)如图,在△ABC中,∠C=9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C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3cm;
②DB=2CD;
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
④若S△ACD=4,则S△ABC=1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①根据题意可知AD为∠BAC的角平分线,D到AB的距离和CD相等也是3cm;②过D作DE⊥AB于E,在Rt△BDE中,∠B=30°所以BD=2DE=2CD;③∠B=∠BAD=30°,△ABD为等腰三角形,可得到结论;④可证△ACD≌△ADE≌△BED,得到对应结论.
【解答】解: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知,AD是∠BAC的平分,故①正确.
②如图,过D作DE⊥AB于E,
在Rt△BDE中,∠B=30°,
∴BD=2DE,
又∵AD是角平分线,
∴CD=DE,
∴DB=2CD,
故②正确;
③∵∠6=∠B=30°,
∴AD=BD.
∴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③正确.
④∵如图,在Rt△ACD和Rt△ADE中,
CD=DE,AD为公共边,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DE为中垂线,
∴△ACD≌△ADE≌△BED,
∴S△ABC=3S△ACD=12,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作法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求解的关键.
10.(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O在原点上,AB=CB=2,OA=OC,将四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点C的坐标为( )
A.(﹣3,) B.(3,﹣) C.(﹣,1) D.(1,﹣)
【分析】连接OB,过点C作CP⊥OA,垂足为P,通过证得△AOB≌△COB(SSS),得出,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得到点C的坐标为,由每旋转4次为一个循环,即可得出第2023次旋转结束时点C的位置和第3次旋转结束时点C的位㨁相同,从而得出第2023次旋转结束时,点C的坐标为.
【解答】解:连接OB,过点C作CP⊥OA,如图所示,
∵AB=CB=2,OA=OC,
∴△AOB≌△COB(SSS),
∴,
在Rt△AOB中,AB=2,
∴,
∴,
在Rt△COP中,,
∴,
∴点C的坐标为,
∵每次旋转90°,360°÷90°=4,
∴每旋转4次为一个循环.
∵2023÷4=505⋅⋅⋅3,
∴第2023次旋转结束时点C的位置和第7次旋转结束时点C的位㨁相同,
∴第2023次旋转结束时,点C的坐标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旋转,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通过旋转角度找到旋转规律,从而确定第2023次旋转后C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1.(3分)请写出一个分式,并写出使其有意义的条件 (x≠0)(答案不唯一) .
【分析】写出一个分式,注明有意义的条件即可.
【解答】解:分式:(x≠0).
故答案为:(x≠0)(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
12.(3分)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若AB=3,AD=4 2 .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DF=CD,AE=AB,进而可得AF和ED的长,然后可得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AB=CD=3,
∴∠DFC=∠FCB,
又∵CF平分∠BCD,
∴∠DCF=∠FCB,
∴∠DFC=∠DCF,
∴DF=DC=3,
同理可证:AE=AB=8,
∴AF=DE
∵AD=4,
∴AF=4﹣3=1,
∴EF=4﹣5﹣1=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在平行四边形中,当出现角平分线时,一般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13.(3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AE=6cm,EC=4cm,且 cm .
【分析】利用比例线段得到=,然后根据比例性质求AD.
【解答】解:∵=,即=,
∴==,
∴AD=.
故答案为:cm.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即它们的长度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a:b=c:d(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也考查了比例的性质.
14.(3分)如图,已知函数y=﹣x+b与函数y=kx+7的图象交于点P(﹣2,3),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7的解集是 x≥﹣2 .
【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写出直线y=﹣x+b在直线y=kx+7下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象得当x≥﹣2时,﹣x+b≤kx+7.
故答案为:x≥﹣7.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15.(3分)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0cm,动点M从点B出发,动点N从点C出发,沿C→A→B→C的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N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 2或6 秒时,点A,M,N以及△ABC的边上一点D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列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①当0≤t≤时,点M、N
∵四边形ANDM为平行四边形,
∴DM=AN,DM∥AN,
∴∠MDB=∠C=60°,∠NDC=∠B=60°,
∴∠NDC=∠C,
∴ND=NC,
∴DM+DN=AN+NC=AC=10,
即:2t+2t=10,
∴t=2;
②当<t≤5时、M、N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③5<t≤时,点M、N
∵四边形ANDM为平行四边形,
∴DN=AM,AM∥DN,
∴∠NDB=∠ACB=60°,
∵△ABC为等腰三角形,
∴∠B=60°,
∴∠NDB=∠B,
∴ND=NB,
∴NB+MC=AM+CM=10,3t﹣10+2t﹣10=10,
解得:t=5,
④当<t≤10时、N、D的位置如图3所示:
则BN=20﹣8t,BM=30﹣3t,
由题意可知:△BNM为等边三角形,
∴BN=BM,即:20﹣2t=30﹣5t,此时M,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
综上所述:t的值为2或6,
故答案为:2或6.
【点评】本题是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然后列方程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5分)
16.(10分)(1)因式分解:(x﹣2y)2﹣x(x﹣2y);
(2)解不等式组:.
【分析】(1)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
(2)先解不等式组中的不等式,再通过数轴或口诀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答】解:(1)原式=(x﹣2y)(x﹣2y﹣x)
=﹣7y(x﹣2y);
(2),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2,
∴原不等式组得解集为2<x<2.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因式分解的提公因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10分)化简,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部分运算过程:
甲同学:解:原式=…;
乙同学:解:原式=….
(1)甲同学解法的依据是 ② ,乙同学解法的依据是 ③ ;(填序号)
①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分式的基本性质;
③乘法分配律;
④乘法交换律.
(2)请从甲、乙同学的解法中选择一种,写出完整的化简过程,然后从﹣2,0,1,2中挑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分析】(1)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
(2)若选择甲同学的解法,先利用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计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即可解答;若选择乙同学的解法,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然后把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1)甲同学解法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乙同学解法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②;③;
(2)若选择甲同学的解法,
原式=
=•
=
=2x;
若选择乙同学的解法,
原式=
=•+•
=x﹣7+x+1
=2x;
∵x≠4,x+1≠0,
∴x≠5,x≠﹣1,
∴当x=2时,原式=4×2=4.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0,1),B(3,2),C(1,4)
(1)将△ABC沿x轴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
(2)将△A1B1C1绕A1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B2C2,画出△A1B2C2,并写出顶点A1,B2,C2的坐标.
【分析】(1)利用点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得到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
(2)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B1、C1的对应点即可.
【解答】解:(1)如图,△A1B1C7为所作;
(2)如图,△A1B2C6为所作;A1(﹣3,3),B2(﹣2,﹣4),C2(0,5).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平移变换.
19.(10分)如图,△ABC中,点D在边AC上
(1)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出∠A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1)中所作的角平分线与边BC交于点E,连接DE.求证:DE=BE.
【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
(2)证明△BAE≌△DAE(SAS),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证明:∵AE平分∠BAC,
∴∠BAE=∠DAE,
∵AB=AD,AE=AE,
∴△BAE≌△DAE(SAS),
∴DE=BE.
【点评】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的基本作图平分已知角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
20.(11分)“双减”政策受到各地教育部门的积极响应,某校为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现决定增购两种体育器材:跳绳和毽子.已知跳绳的单价比毽子的单价多3元
(1)求跳绳和毽子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由于库存较大,商场决定对这两种器材打折销售,其中跳绳以八折出售,且要求跳绳的数量不少于毽子数量的3倍,跳绳的数量不多于460根
【分析】(1)设毽子的单价为x元,则跳绳的单价为(x+3)元,由题意:用800元购买的跳绳个数和用500元购买的毽子数量相同.列出分式方程,解方程即可;
(2)设购买毽子m个,则购买跳绳(600﹣m)个,由题意:跳绳的数量不少于毽子数量的3倍,跳绳的数量不多于460根,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得m的取值范围,设学校购买跳绳和毽子两种器材共花w元,再由总价=单价×数量可得出w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解答】解:(1)设毽子的单价为x元,则跳绳的单价为(x+3)元,
依题意,得:=,
解得:x=2,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
∴x+3=3.
答:跳绳的单价为8元,毽子的单价为5元.
(2)设购买毽子m个,则购买跳绳(600﹣m)个,
依题意,得:,
解得:140≤m≤150,
设学校购买跳绳和毽子两种器材共花w元,
则w=8×0.2(600﹣m)+5×0.5m=﹣2.9m+3840,
∵﹣8.9<0,
∴w随m的增大而减小,
∴当m=150时,w取得最小值,
则600﹣150=450,
答:当学校购买450个跳绳,150个毽子时.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12分)课本再现
思考
我们知道,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反过来
可以发现并证明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证明
(1)为了证明该定理,小明同学画出了图形(如图1),并写出了“已知”和“求证”
已知:在▱ABCD中,对角线BD⊥AC,垂足为O.
求证:▱ABCD是菱形.
知识应用
(2)如图2,在▱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8,BD=6.
求证:▱ABCD是菱形.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判定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推出AB=AD后利用菱形的定义即可判定▱ABCD是菱形;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O、DO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AOD,然后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证.
【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O=DO,
又∵BD⊥AC,垂足为O,
∴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AB=AD,
∴▱ABCD是菱形.
(2)∵▱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BD=6,
∴AO=CO=AC=4BD=3,
又∵AD=5,
在三角形AOD中,AD7=AO2+DO2,
∴∠AOD=90°,
即BD⊥AC,
∴▱ABCD是菱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深入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12分)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BAC=α,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D逆时针旋转α,连接AE、BE.
(1)当α=120°时,如图1,此时AD恰好平分∠EAC AE=AC ;
(2)当α=90°时:
①请判断线段BA,BD,BE的数量关系(提示:过点D作DF⊥BC,交AB与F);
②若AB=6,在点D的移动过程中,当△ADC是等腰三角形时
【分析】(1)证明△ADE≌△ADC(AAS),可得AE=AC;
(2)①过点D作DF⊥BC,交AB与F,可得△B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F=BD,BD=FD,再证△BDE≌△FDA(SAS),即可得AB=BD+BE;
②分三种情况:AD=AC时,S△ABE=×6×6=18;当AC=CD时,可得BD=BC﹣CD=6﹣6,而AB=BD+BE,可得BE=AB﹣BD=6﹣(6﹣6)=6﹣6,△BDE≌△FDA,可证∠ABE=∠DBE﹣∠ABC=135°﹣45°=90°,故S△ABE=BE•AB=×(6﹣6)×6=18﹣18;当AD=CD时,△ABE不存在,不符合题意.
【解答】解:(1)如图:
∵AB=AC,∠BAC=120°,
∴∠C=30°,
∵将线段AD绕点D逆时针旋转120°,使点A落在点E处,
∴AD=ED,∠ADE=120°,
∴∠E=30°=∠C,
∵AD恰好平分∠EAC,
∴∠EAD=∠CAD,
∵AD=AD,
∴△ADE≌△ADC(AAS),
∴AE=AC;
故答案为:AE=AC;
(2)①过点D作DF⊥BC,交AB与F
∵AB=AC,∠BAC=90°,
∴∠ABC=45°,
∴△B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F=BD,
∵∠ADE=∠BDF=90°,
∴∠BDE=∠FDA,
由旋转可得DE=DA,
∴△BDE≌△FDA(SAS),
∴BE=AF,
∵AB=BF+AF,
∴AB=BD+BE;
②当D与B重合时,此时AD=AC,
∵AB=3,
∴BE=AD=6,
∵∠ADE=90°,
∴S△ABE=×6×6=18;
当AC=CD时,如图:
∵AB=3=AC=CD,
∴BC=AB=6,
∴BD=BC﹣CD=6﹣2,
由①可知,AB=,
∴BE=AB﹣BD=7﹣﹣4)=6,
同①可得△BDE≌△FDA,
∴∠DBE=∠DFA=135°,
∴∠ABE=∠DBE﹣∠ABC=135°﹣45°=90°,
∴S△ABE=BE•AB=﹣6)×7=18;
当AD=CD时,如图:
此时△ABE不存在,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E的面积为18或18.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应用,涉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共6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3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