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大单元整体设计】 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云中我荐锦诗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大单元整体设计】 统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云中我荐锦诗来(教学设计),共31页。
云中我荐锦诗来——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背景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一组从不同角度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八首诗歌文体同中有异,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短诗五首》等六首是中国新诗;《梅岭三章》是以旧体表现时代内容的诗作;《海燕》则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歌主题也较为丰富,或饱含丰厚的情感,或蕴含深刻的哲理。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沉重的历史感,运用丰富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浓烈的热爱之情;卞之琳的《断章》和聂鲁达的《统一》是哲理诗,蕴含着人生哲思,引发思考;陈毅的《梅岭三章》、芦荻的《风雨吟》以及高尔基的《海燕》属于革命诗,歌颂伟大的革命精神;沈尹默的《月夜》是一首理想诗,表现诗人对独立自由的追求;还有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悼念之情,赞美了萧红不屈的英姿。[1]这一单元集中编排诗歌,要着眼诗歌的文体特征展开教学。基于七年级、八年级上学期及九年级上学期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方法。本单元将有机关联整个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适当迁移课外诗歌,继续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我校将举办以“云中我荐锦诗来”为主题的诗歌节,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请选择一首符合主题要求的诗歌,录制朗诵视频,并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词参选。这一核心任务虽然指向的是课外诗歌的朗诵和欣赏,但和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密不可分,也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时代精神”。学生通过八首诗歌的求同比异,可以感受新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可以借助每首诗歌的背景资料,窥见诗人们的创作意图;可以通过把握感情基调,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赏析诗歌中丰富的意象群、独特的意象等,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揣摩意象背后的深刻意蕴;也可以关注诗歌中语言的跳跃性、省略性、陌生化,圆周句式等,体悟独特的言语形式中潜藏的诗理;还可以分析诗歌中主客流转、象征等写作手法,体会诗歌的抒情性;也可以在反复诵读中,把握韵律、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还可以将所学的阅读策略运用到课外诗歌中,举一反三……单元课文不但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更是解读、诵读现当代诗歌的范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掌握阅读现当代诗歌的常用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真正提升阅读诗歌的素养。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四个课段推进。第一课段是初读诗歌,分析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第二课段是从人物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方面解读诗歌,总结并运用欣赏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第三课段是通过反复朗诵,教师范读和示例,感受韵律、节奏、语言等诗歌美感,把握诗歌的重音、停连、语气等,写好朗诵脚本,录制朗诵视频;第四课段,学生自主选择符合活动主题的诗歌,根据第二、三课段归纳的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方法,撰写推荐词,并朗诵该诗歌。四个课段各有侧重点,又有层进关系,需要一步一步推进完成最后的任务。[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学习需要分析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要通过朗诵,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现当代诗歌时,应关注诗歌朗诵、诗歌鉴赏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诗歌鉴赏上,本专题着重于多角度体悟诗歌的情感和哲理。二、学情研判1.诊断测试请从所掌握的现当代诗歌中任选一首,以朗诵的方式呈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为同学讲解诗歌表达的情感或哲理。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76位学生)(1)诗歌朗诵:91%的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但76%的学生的朗诵缺少必要的重音、停连,缺少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2)诗歌鉴赏:82%的学生缺少对现当代诗歌整体阅读策略的把握,无法精准地体悟诗歌表达的情感或哲理;92%的学生缺少多角度的品析,缺少对诗歌主题个性化的解读。3.前测分析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有一定的现当代诗歌阅读积累,基本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新诗,但对所积累的现当代诗歌大都停留在理解大意的层面上,缺少对现当代诗歌系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阅读策略,缺乏精细化的朗读技巧。具体情况如下:69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91%)可以把握情感基调进行朗读,但58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6%)还缺少精细化的朗诵技巧,缺少必要的重音、停连,缺少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62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2%)无法精准地体悟诗歌表达的情感或哲理,70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92%)缺少多角度的品析,缺少对诗歌主题个性化的解读。三、学习内容确定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现当代诗歌,能够熟读并理解大意,但对诗歌的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调、身体语言等朗诵技巧的运用,从诗人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等多角度解读诗歌的情感或哲理,需要进一步学习。因此,诗歌朗诵和诗歌鉴赏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体会现当代诗歌的音乐性,并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重音、停连、语气等;2.能够从人物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角度,理解诗歌内容,体悟情感和哲理,体会现当代诗歌的抒情性和多样性,并运用这些角度解读课外现当代诗歌。二、思维目标3.能够归纳阅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多角度欣赏课内外诗歌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提升演绎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4.能够在反复诵读中,发挥联想与想象,运用一定的朗诵技巧,通过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等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增强形象思维。三、价值目标5.欣赏、诵读诗歌,感受新诗的形式美和内在美,获得美的熏陶;6.在学习中体悟诗人们:或愿为祖国牺牲一切的使命感,或昂扬的革命主义精神,或追求独立自主的坚定,获得精神的感染,感受诗歌的时代性,触摸时代脉搏。 【核心任务】我校将举办以“云中我荐锦诗来”为主题的诗歌节,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请选择一首符合主题要求的诗歌,录制朗诵视频,并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词参选。教学实施01第一课段 寻找新诗天地核心任务:阅读诗歌,分析新诗在外在形式上的变化,感受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突破与创新。一、学习任务1.阅读八首诗歌,分别概括初读感受,并归纳八首诗歌在内容上的共同点;2.对比旧体诗,分析新诗在外在形式上的变化,感受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突破与创新。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本单元八首诗歌;2.推荐资源: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鲁迅《人与时》;臧克家《老马》;艾青《礁石》;3.助读材料: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四、完成任务(一)捕捉初读感受:自主阅读八首诗歌,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歌的初读感受,记录在课文空白处。(二)寻找相似内容:整体感受八首诗歌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简单概括,小组交流。(提示:内容上主要都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三)关注诗歌形式:将八首诗歌与旧体诗进行比较,任选一首,结合小贴士和助读材料,参照示例,从外在形式上说说它新在何处。示例:《月夜》之“形式新”《月夜》全诗只有四行,分行建构,每行都以“着”结尾,不讲究押韵和平仄。四个“着”的铺排又在整体上起到平衡作用,具有诗意色彩。诗句排列错落有致,句式自由。(提示:需注意,《梅岭三章》是一组以旧体写新意的现代诗歌,每首诗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不分行,内容上有一定的跳跃性,富有抒情色彩,具有诗的意境。)小贴士: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一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白话语言展现现实生活,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体现时代精神,并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追求形式自由的新体诗。按照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划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以划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等。分行建构是现代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除了自然换行外,跨行也是一种独特的形态,即将一个完整的语意人为地切分成两行或两行以上,以达到突出某些内容,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文本张力的作用。此外,每一节句数可一致,可变化,但仍保持一定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五、学习评价课外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鲁迅《人与时》、臧克家《老马》、艾青《礁石》,选择其中一首录制成音频,体会这些新诗的形式美。02第二课段 探索解诗密码核心任务:研读诗歌,掌握解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了解人物背景、把握感情基调、分析意象特点、揣摩语言特色、关注写作手法等。一、学习任务1.结合学习经验,思考阅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整理成策略单;2.反复研读诗歌,厘清诗歌的背景资料,把握感情基调,赏析诗歌中的意象特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体会现当代诗歌的抒情性和多样性;3.品读哲理小诗《统一》《断章》,探究其多元化主题,感受诗歌解读的个性魅力。二、课时安排:4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本单元八首诗歌;2.助读资料: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叶橹《美感的歧义》(选自《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四、完成任务(一)共读探路结合学习经验,思考可以从哪些共性的方面解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和哲理。将其整理成策略单,形式可以自由多样,如思维导图、文字、表格等,小组交流、讨论、完善。参考角度:A.了解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B.把握感情基调C.分析意象/形象D.揣摩语言,抓关键词句E.关注象征、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F.发现诗歌独特形式的意味G.运用联想与想象H.多向理解情感或哲理美(二)研读解密小组自选三个主要的解密角度研读诗歌,交流探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1.密码藏在背景里。搜集查阅诗歌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单一”,小组交流完善。具体要求:①查阅舒婷生平经历及朦胧诗的概念、兴起时间、代表人物、特点等相关资料,并查阅诗人创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背景;②查阅陈毅生平经历资料,通过查字典,理解《梅岭三章》中的“章”字;③查阅沈尹默、戴望舒、卞之琳、芦荻、聂鲁达几位诗人生平介绍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④查阅高尔基生平经历以及《海燕》创作背景资料。(提示:解诗的密码之一是“知人论世”。阅读诗歌,可以针对该诗歌,查阅并选取诗人某一段生活经历和当时的创作背景资料,如时代背景、作家的创作缘由等,再结合文本,有助于理解“这一首”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密码附在基调上。结合注释、旁批,勾画出文章中饱含诗人情感的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共同特点,并用合适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完成“学习任务单二”。可以选用小贴士中的词语,也可以另行选择。小贴士:欢快、清新、明丽、温暖、忧愁、伤感、落寞、恬淡、闲适、激愤、坚定、凄婉、豪迈、奔放、刚劲、低沉、深沉、幽怨、缠绵、昂扬、热烈、积极、消极……3.密码匿在意象间(1)反复研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海燕》,梳理两首诗中的意象/形象并进行分类,依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解密示例,完成“学习任务单三”。(2)结合小贴士,思考诗人在选择意象/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小组讨论总结。(提示:可以采用删除法、替换法来品析。分析角度有意象/形象与表现主题的关联性;意象/形象的独特性/陌生化;意象/形象的组合/意象群。)小贴士:意象群。意象群是指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单纯意象组合起来,使意象之间形成关联的意象组合。这些单纯意象并非散乱无章、互不干涉的,而是以某种方式或者遵循某种原则排列在诗歌中。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四节围绕中心意象“祖国”,接续呈现了四组不同的意象群,层次分明,构建了祖国的全幅图景。(3)根据前面所学,依据示例,自制自读课文《梅岭三章》《短诗五首》的意象学习任务单。4.密码散在语言丛“诗是语言的艺术”,摘抄、赏析你认为写得最妙的诗句,参考小贴士,依照示例,为其他几首诗分别制作卡片。(提示:可以从语言的凝练、跳跃、省略,奇妙的比拟等修辞,特别的标点符号,特殊句式,陌生化等角度进行赏析。)示例:现当代诗歌摘录卡片一出处: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赏析:运用了新奇的比喻,将“祖国”比作“破旧的老水车”,富有乡土气息,而“纺”和“疲惫的歌”在这里是动宾反常搭配,让人耳目一新,也更突出了祖国饱经风霜但是仍顽强努力的特点,表达了“我”要与祖国一起经历风雨、走过艰难困苦的决心。小贴士:(1)陌生化。即通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实现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语法规则以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常见的陌生化处理的方法有:词语的陌生化(量词混搭、名词并置、主谓反常搭配、动宾反常搭配、词语交互错位、词类活用)、句式的陌生化、修辞的陌生化等,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纺”和“疲惫的歌”是动宾反常搭配。[1](2)圆周句式。圆周句式是指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即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接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两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一般出现在抒发强烈情感的作品中。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我是干瘪的稻穗……”,“——祖国啊!”等。[2][1]张媛媛.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义务教育教材语文作业本九年级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5.密码隐在手法中研读诗歌,参考小贴士,找出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其表达作用,并参照示例,为每首诗整理手法宝藏卡,卡片数量不限。示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手法宝藏卡小贴士:(1)主客流转。主客流转指抒情主体和抒情客体、对象的交错换用和彼此交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借助主客流转,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就是“我”,充分彰显了“我”与祖国骨肉相连、荣辱与共;如《月夜》中“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置换了诗歌的主客体关系,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表达出不同于旧体诗的哲理性思考,展现出“五四”一代青年人强烈的自我意识、理性的自我反思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同。[1](2)象征手法。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的手法。它能够使思想更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海燕》中在乌云滚滚、涛声震荡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叫喊的海鸥象征着在沙皇专制的高压下勇敢地宣传革命、号召战斗的革命家,而惧怕暴风雨的海鸥、海鸭、企鹅则象征着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者,揭露了它们丑恶的嘴脸和本质。[1]徐艳艳.“我”的确认——论《月夜》中的自我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8).(三)发掘个性1.现当代诗歌是自由的文体,将想象和创造发挥到了极致,创作个性十足。如《统一》《断章》充满哲思,存在多义性。结合前面所学,自主阅读两首诗歌和助读资料,多角度挖掘诗歌主题,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文本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完成“学习任务单四”。(提示:如果学生发掘的主题过于集中,除助读资料外,教师可以提供支架,如自己收集的多种主题解读,请学生思考自己更倾向于哪种解读,并结合诗歌内容谈谈理由。)2.诗歌的创作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但是其精神价值往往可以超越时空,震撼人心。任选一首诗歌,谈谈自己在当下学习该诗作的现实意义。五、学习评价 从本单元任选一首诗歌,选用前面学过的至少三种解读策略欣赏这首诗歌,写下你的发现。我选的诗歌是 ①策略一及发现: ②策略二及发现: ③策略三及发现: 03第三课段 诵读诗语情音核心任务:反复诵读诗歌,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设计朗诵脚本,录制朗诵视频。一、学习任务1.反复朗诵八首诗歌,感受韵律、节奏、语言等诗歌美感;2.在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的基础上,做好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朗诵标记,写好诗歌朗诵脚本;3.根据拟定的朗诵视频设计单,录制朗诵视频。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本单元八首诗歌;2.推荐资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海燕》等诗歌的优秀朗诵视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6039532619654101395《梅岭三章》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7193208213566267203《海燕》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2268629986026165162四、完成任务(一)撰写朗诵脚本1. 温习旧知:回顾以往所学有关朗诵的技巧,结合本单元诗歌,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五”。(提示:在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语里提及朗诵的重音和停连,第二单元导语中提及朗诵的节奏和语气,在其他五册教材中也有呼应和补充。)2. 情有“读”衷基于上两课段所学,参考教师范读,反复朗诵八首诗歌,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给这首诗歌做朗诵标记,包括重音、停连、节奏、语调等,并根据范例提示,撰写朗诵脚本。(提示:要发挥联想与想象,沉浸于诗人创设的审美情境中,用声音传递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示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朗诵标记及脚本情感基调: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二)录制朗诵视频1.根据总结的诗歌朗诵技巧,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可以选择自由读、分角色扮演读、比读等不同方式进行诵读,并选择一首你想要在小组内展示朗诵的诗歌,完成“学习任务单六”。2.欣赏推荐资源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海燕》等诗歌的优秀朗诵视频,可适当调整朗诵视频设计单,并在小组内交流,将其完善;3.根据拟定的朗诵视频设计单,录制朗诵视频,上传班级网站,班级作品轮播评星。五、学习评价选择本单元其他诗歌,为它设计朗诵脚本,拟定朗诵视频设计单,录制朗诵视频并上传班级网站。04第四课段 遇“荐”时代之歌核心任务:自主选择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一首现当代诗歌,根据活动要求,为诗歌撰写推荐词,录制朗诵视频。一、学习任务1.回顾梳理前三个课段所学内容,总结“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2.选择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撰写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词,并录制朗诵视频。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爱国诗歌如《我的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红色经典诗歌如《长征》《党的赞歌》《望星空》等。四、完成任务(一)根据前三个课段所学,总结“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示例:(二)我为诗歌代言。我校将举办以“云中我荐锦诗来”为主题的诗歌节,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1.请自主选择一首课外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如爱国诗歌、红色经典诗歌等。2.根据总结的“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方法,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给这首诗歌写一段推荐词,不少于200字;3.为所选诗歌设计朗诵脚本,反复朗诵所选诗歌,并录制朗诵视频。示例:我选择的是闻一多的《红烛》。我的推荐词:《红烛》是闻一多1926年从美国归来,在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黑暗现实失望的背景下写作的。这样的背景激发爱国青年去探索、奋斗、挫折、再斗争。诗人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烛作为题咏的对象,借红烛来象征自己的一颗心。而他的这颗心,就是要燃烧着,为人类、为世界创造光明。本诗表现了诗人一度的矛盾与彷徨,“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芒?”可笔锋一转,诗人又以坚决的口吻道出了自己的信念:“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本诗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三)优秀成果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将在学校公众号“时代之歌”栏目发布,公众号发布的内容需包含诗歌原文、朗诵视频、推荐词。五、学习评价单元整体评价一、单元设计反思本单元属于现当代诗歌单元,核心内容是感受新诗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学会从人物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角度,阅读现当代诗歌,运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诵读诗歌,获得美的熏陶;在学习中体悟诗人们:或愿为祖国牺牲一切的使命感,或昂扬的革命主义精神,或追求独立自主的坚定,获得精神的感染,感受诗歌的时代性,触摸时代脉搏。本单元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1.关于第二、三课段中对旧知的回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不少现当代诗歌,在七、八年级人文组元的体系下,通过《金色花》《荷叶·母亲》领略了散文诗的音韵之美,对散文诗的面貌有了一定的了解;借助《天上的街市》,初步感受了联想与想象;通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学习了外国哲理小诗托物言志的手法;《回延安》独特的民歌体形式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也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积累。而九年级教材将诗歌纳入文体分类后,上学期通过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的任务驱动,形成了自主欣赏、自主朗诵、自由创作的诗歌学习路径。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部分,更是针对“如何读现当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提供了系统的方法指导。[1]经过这些学习体验,学生对于不同类型、风格的诗歌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对于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也逐渐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有机关联整个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基于学情,教学的难度也应有所提升,一是引导学生尝试归纳总结之前上课讲授过的解读诗歌、朗诵诗歌的方法;二是指导学生能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意象群”“陌生化”“主客流转”等技法,从而体悟深层次的情感和哲理;三是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朗诵、欣赏其他主题相似的诗歌,举一反三,真正提升学生阅读诗歌的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根据学情,适时提供有效、有梯度的指导,如学生在归纳解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时,如果方向过于集中或者无法总结,教师可以提供参考角度;又如在探究哲理小诗主题时,遇到学生思维力有限,可提供小贴士、助读材料等知识支架。2.关于第二课段对哲理小诗的关注现当代诗歌是自由的文体,它大胆地从各种条条框框中跳了出来,不受形式和语法的限制,将想象和创造发挥到了极致,创作个性十足。因此,在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诗歌之间共性的内容,除了渗透一些阅读诗歌的普适性的方法外,还要关注“这一首”诗歌的独特之处,从而让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文体魅力。这个课段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哲理小诗多元化主题的任务,旨在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教师应注意,诗人为他的创作赋予了一定内涵,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其内涵则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现当代诗歌的过程就是不停地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挖掘它的主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解读时,不必急于否定,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们共同探究其合理性。此外,探讨这些充满时代感的诗歌于我们当下的现实意义,也是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感受诗歌恒久而弥坚的魅力。3.关于第三课段的朗诵和朗诵脚本设计虽然在以前的诗歌教学中,都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并且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朗诵技巧的指导,但是学生朗诵水平不一,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也各不相同,存在或过分关注技巧,表现不自然;或技巧设计过少,表现力不够等情况。教师需注意,朗诵脚本只是辅助手段,没有完全正确的范本,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诵,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注意朗诵的要求要比朗读高,学生需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脱稿面向观众,除了运用声音外,还要善于借助眼神、表情、手势、服装等传达情感,将观众带入情境。二、测试反馈(一)必做1.参加完本次诗歌节,你被评选为“最佳荐诗官”,两位书中的朋友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简·爱》)也希望你分别为他们推荐诗歌,你会怎样推荐呢?可以选择本单元诗歌,也可以选择课外。请结合诗歌内容和人物经历,说说理由。我会把 ,推荐给,因为 2.阅读推荐资源中的诗歌,任选一首,仿照教科书中《梅岭三章》《短诗五首》的阅读提示,为读者撰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阅读提示。(二)选做(二选一)1.2002年,在一次采访中,陈村问及舒婷:“你现在还有什么感想,比如说读以前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答道:“这不能读,受不了受不了。”你如何理解舒婷当时回答的“受不了”呢?基于此,我们在处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情感时,应该有怎样的处理原则?请查阅完整访谈,并结合诗歌文本,谈谈你的思考。2.在沙俄审查当局严格禁止革命性文章发表的情况下, 《海燕》这首诗歌为什么最初能够过关?请结合其艺术技巧,分析原因。[1]言尽意无穷的诗歌阅读——统编初中《语文》九下第一单元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20(6).
云中我荐锦诗来——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背景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一组从不同角度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八首诗歌文体同中有异,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短诗五首》等六首是中国新诗;《梅岭三章》是以旧体表现时代内容的诗作;《海燕》则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歌主题也较为丰富,或饱含丰厚的情感,或蕴含深刻的哲理。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沉重的历史感,运用丰富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浓烈的热爱之情;卞之琳的《断章》和聂鲁达的《统一》是哲理诗,蕴含着人生哲思,引发思考;陈毅的《梅岭三章》、芦荻的《风雨吟》以及高尔基的《海燕》属于革命诗,歌颂伟大的革命精神;沈尹默的《月夜》是一首理想诗,表现诗人对独立自由的追求;还有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悼念之情,赞美了萧红不屈的英姿。[1]这一单元集中编排诗歌,要着眼诗歌的文体特征展开教学。基于七年级、八年级上学期及九年级上学期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方法。本单元将有机关联整个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适当迁移课外诗歌,继续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我校将举办以“云中我荐锦诗来”为主题的诗歌节,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请选择一首符合主题要求的诗歌,录制朗诵视频,并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词参选。这一核心任务虽然指向的是课外诗歌的朗诵和欣赏,但和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密不可分,也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时代精神”。学生通过八首诗歌的求同比异,可以感受新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可以借助每首诗歌的背景资料,窥见诗人们的创作意图;可以通过把握感情基调,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赏析诗歌中丰富的意象群、独特的意象等,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揣摩意象背后的深刻意蕴;也可以关注诗歌中语言的跳跃性、省略性、陌生化,圆周句式等,体悟独特的言语形式中潜藏的诗理;还可以分析诗歌中主客流转、象征等写作手法,体会诗歌的抒情性;也可以在反复诵读中,把握韵律、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还可以将所学的阅读策略运用到课外诗歌中,举一反三……单元课文不但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更是解读、诵读现当代诗歌的范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掌握阅读现当代诗歌的常用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真正提升阅读诗歌的素养。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四个课段推进。第一课段是初读诗歌,分析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第二课段是从人物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方面解读诗歌,总结并运用欣赏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第三课段是通过反复朗诵,教师范读和示例,感受韵律、节奏、语言等诗歌美感,把握诗歌的重音、停连、语气等,写好朗诵脚本,录制朗诵视频;第四课段,学生自主选择符合活动主题的诗歌,根据第二、三课段归纳的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方法,撰写推荐词,并朗诵该诗歌。四个课段各有侧重点,又有层进关系,需要一步一步推进完成最后的任务。[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学习需要分析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要通过朗诵,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现当代诗歌时,应关注诗歌朗诵、诗歌鉴赏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诗歌鉴赏上,本专题着重于多角度体悟诗歌的情感和哲理。二、学情研判1.诊断测试请从所掌握的现当代诗歌中任选一首,以朗诵的方式呈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为同学讲解诗歌表达的情感或哲理。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76位学生)(1)诗歌朗诵:91%的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但76%的学生的朗诵缺少必要的重音、停连,缺少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2)诗歌鉴赏:82%的学生缺少对现当代诗歌整体阅读策略的把握,无法精准地体悟诗歌表达的情感或哲理;92%的学生缺少多角度的品析,缺少对诗歌主题个性化的解读。3.前测分析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有一定的现当代诗歌阅读积累,基本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新诗,但对所积累的现当代诗歌大都停留在理解大意的层面上,缺少对现当代诗歌系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阅读策略,缺乏精细化的朗读技巧。具体情况如下:69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91%)可以把握情感基调进行朗读,但58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6%)还缺少精细化的朗诵技巧,缺少必要的重音、停连,缺少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62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2%)无法精准地体悟诗歌表达的情感或哲理,70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92%)缺少多角度的品析,缺少对诗歌主题个性化的解读。三、学习内容确定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现当代诗歌,能够熟读并理解大意,但对诗歌的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调、身体语言等朗诵技巧的运用,从诗人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等多角度解读诗歌的情感或哲理,需要进一步学习。因此,诗歌朗诵和诗歌鉴赏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体会现当代诗歌的音乐性,并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重音、停连、语气等;2.能够从人物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角度,理解诗歌内容,体悟情感和哲理,体会现当代诗歌的抒情性和多样性,并运用这些角度解读课外现当代诗歌。二、思维目标3.能够归纳阅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多角度欣赏课内外诗歌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提升演绎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4.能够在反复诵读中,发挥联想与想象,运用一定的朗诵技巧,通过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等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增强形象思维。三、价值目标5.欣赏、诵读诗歌,感受新诗的形式美和内在美,获得美的熏陶;6.在学习中体悟诗人们:或愿为祖国牺牲一切的使命感,或昂扬的革命主义精神,或追求独立自主的坚定,获得精神的感染,感受诗歌的时代性,触摸时代脉搏。 【核心任务】我校将举办以“云中我荐锦诗来”为主题的诗歌节,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请选择一首符合主题要求的诗歌,录制朗诵视频,并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词参选。教学实施01第一课段 寻找新诗天地核心任务:阅读诗歌,分析新诗在外在形式上的变化,感受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突破与创新。一、学习任务1.阅读八首诗歌,分别概括初读感受,并归纳八首诗歌在内容上的共同点;2.对比旧体诗,分析新诗在外在形式上的变化,感受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突破与创新。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本单元八首诗歌;2.推荐资源: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鲁迅《人与时》;臧克家《老马》;艾青《礁石》;3.助读材料: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四、完成任务(一)捕捉初读感受:自主阅读八首诗歌,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歌的初读感受,记录在课文空白处。(二)寻找相似内容:整体感受八首诗歌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简单概括,小组交流。(提示:内容上主要都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三)关注诗歌形式:将八首诗歌与旧体诗进行比较,任选一首,结合小贴士和助读材料,参照示例,从外在形式上说说它新在何处。示例:《月夜》之“形式新”《月夜》全诗只有四行,分行建构,每行都以“着”结尾,不讲究押韵和平仄。四个“着”的铺排又在整体上起到平衡作用,具有诗意色彩。诗句排列错落有致,句式自由。(提示:需注意,《梅岭三章》是一组以旧体写新意的现代诗歌,每首诗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不分行,内容上有一定的跳跃性,富有抒情色彩,具有诗的意境。)小贴士: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一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白话语言展现现实生活,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体现时代精神,并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追求形式自由的新体诗。按照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划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以划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等。分行建构是现代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除了自然换行外,跨行也是一种独特的形态,即将一个完整的语意人为地切分成两行或两行以上,以达到突出某些内容,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文本张力的作用。此外,每一节句数可一致,可变化,但仍保持一定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五、学习评价课外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鲁迅《人与时》、臧克家《老马》、艾青《礁石》,选择其中一首录制成音频,体会这些新诗的形式美。02第二课段 探索解诗密码核心任务:研读诗歌,掌握解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了解人物背景、把握感情基调、分析意象特点、揣摩语言特色、关注写作手法等。一、学习任务1.结合学习经验,思考阅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整理成策略单;2.反复研读诗歌,厘清诗歌的背景资料,把握感情基调,赏析诗歌中的意象特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体会现当代诗歌的抒情性和多样性;3.品读哲理小诗《统一》《断章》,探究其多元化主题,感受诗歌解读的个性魅力。二、课时安排:4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本单元八首诗歌;2.助读资料: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叶橹《美感的歧义》(选自《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四、完成任务(一)共读探路结合学习经验,思考可以从哪些共性的方面解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和哲理。将其整理成策略单,形式可以自由多样,如思维导图、文字、表格等,小组交流、讨论、完善。参考角度:A.了解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B.把握感情基调C.分析意象/形象D.揣摩语言,抓关键词句E.关注象征、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F.发现诗歌独特形式的意味G.运用联想与想象H.多向理解情感或哲理美(二)研读解密小组自选三个主要的解密角度研读诗歌,交流探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1.密码藏在背景里。搜集查阅诗歌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单一”,小组交流完善。具体要求:①查阅舒婷生平经历及朦胧诗的概念、兴起时间、代表人物、特点等相关资料,并查阅诗人创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背景;②查阅陈毅生平经历资料,通过查字典,理解《梅岭三章》中的“章”字;③查阅沈尹默、戴望舒、卞之琳、芦荻、聂鲁达几位诗人生平介绍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④查阅高尔基生平经历以及《海燕》创作背景资料。(提示:解诗的密码之一是“知人论世”。阅读诗歌,可以针对该诗歌,查阅并选取诗人某一段生活经历和当时的创作背景资料,如时代背景、作家的创作缘由等,再结合文本,有助于理解“这一首”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密码附在基调上。结合注释、旁批,勾画出文章中饱含诗人情感的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共同特点,并用合适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完成“学习任务单二”。可以选用小贴士中的词语,也可以另行选择。小贴士:欢快、清新、明丽、温暖、忧愁、伤感、落寞、恬淡、闲适、激愤、坚定、凄婉、豪迈、奔放、刚劲、低沉、深沉、幽怨、缠绵、昂扬、热烈、积极、消极……3.密码匿在意象间(1)反复研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海燕》,梳理两首诗中的意象/形象并进行分类,依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解密示例,完成“学习任务单三”。(2)结合小贴士,思考诗人在选择意象/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小组讨论总结。(提示:可以采用删除法、替换法来品析。分析角度有意象/形象与表现主题的关联性;意象/形象的独特性/陌生化;意象/形象的组合/意象群。)小贴士:意象群。意象群是指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单纯意象组合起来,使意象之间形成关联的意象组合。这些单纯意象并非散乱无章、互不干涉的,而是以某种方式或者遵循某种原则排列在诗歌中。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四节围绕中心意象“祖国”,接续呈现了四组不同的意象群,层次分明,构建了祖国的全幅图景。(3)根据前面所学,依据示例,自制自读课文《梅岭三章》《短诗五首》的意象学习任务单。4.密码散在语言丛“诗是语言的艺术”,摘抄、赏析你认为写得最妙的诗句,参考小贴士,依照示例,为其他几首诗分别制作卡片。(提示:可以从语言的凝练、跳跃、省略,奇妙的比拟等修辞,特别的标点符号,特殊句式,陌生化等角度进行赏析。)示例:现当代诗歌摘录卡片一出处: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赏析:运用了新奇的比喻,将“祖国”比作“破旧的老水车”,富有乡土气息,而“纺”和“疲惫的歌”在这里是动宾反常搭配,让人耳目一新,也更突出了祖国饱经风霜但是仍顽强努力的特点,表达了“我”要与祖国一起经历风雨、走过艰难困苦的决心。小贴士:(1)陌生化。即通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实现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语法规则以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常见的陌生化处理的方法有:词语的陌生化(量词混搭、名词并置、主谓反常搭配、动宾反常搭配、词语交互错位、词类活用)、句式的陌生化、修辞的陌生化等,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纺”和“疲惫的歌”是动宾反常搭配。[1](2)圆周句式。圆周句式是指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即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接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两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一般出现在抒发强烈情感的作品中。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我是干瘪的稻穗……”,“——祖国啊!”等。[2][1]张媛媛.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义务教育教材语文作业本九年级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5.密码隐在手法中研读诗歌,参考小贴士,找出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其表达作用,并参照示例,为每首诗整理手法宝藏卡,卡片数量不限。示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手法宝藏卡小贴士:(1)主客流转。主客流转指抒情主体和抒情客体、对象的交错换用和彼此交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借助主客流转,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就是“我”,充分彰显了“我”与祖国骨肉相连、荣辱与共;如《月夜》中“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置换了诗歌的主客体关系,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表达出不同于旧体诗的哲理性思考,展现出“五四”一代青年人强烈的自我意识、理性的自我反思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同。[1](2)象征手法。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的手法。它能够使思想更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海燕》中在乌云滚滚、涛声震荡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叫喊的海鸥象征着在沙皇专制的高压下勇敢地宣传革命、号召战斗的革命家,而惧怕暴风雨的海鸥、海鸭、企鹅则象征着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者,揭露了它们丑恶的嘴脸和本质。[1]徐艳艳.“我”的确认——论《月夜》中的自我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8).(三)发掘个性1.现当代诗歌是自由的文体,将想象和创造发挥到了极致,创作个性十足。如《统一》《断章》充满哲思,存在多义性。结合前面所学,自主阅读两首诗歌和助读资料,多角度挖掘诗歌主题,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文本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完成“学习任务单四”。(提示:如果学生发掘的主题过于集中,除助读资料外,教师可以提供支架,如自己收集的多种主题解读,请学生思考自己更倾向于哪种解读,并结合诗歌内容谈谈理由。)2.诗歌的创作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但是其精神价值往往可以超越时空,震撼人心。任选一首诗歌,谈谈自己在当下学习该诗作的现实意义。五、学习评价 从本单元任选一首诗歌,选用前面学过的至少三种解读策略欣赏这首诗歌,写下你的发现。我选的诗歌是 ①策略一及发现: ②策略二及发现: ③策略三及发现: 03第三课段 诵读诗语情音核心任务:反复诵读诗歌,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设计朗诵脚本,录制朗诵视频。一、学习任务1.反复朗诵八首诗歌,感受韵律、节奏、语言等诗歌美感;2.在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的基础上,做好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朗诵标记,写好诗歌朗诵脚本;3.根据拟定的朗诵视频设计单,录制朗诵视频。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核心资源:本单元八首诗歌;2.推荐资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海燕》等诗歌的优秀朗诵视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6039532619654101395《梅岭三章》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7193208213566267203《海燕》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2268629986026165162四、完成任务(一)撰写朗诵脚本1. 温习旧知:回顾以往所学有关朗诵的技巧,结合本单元诗歌,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五”。(提示:在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语里提及朗诵的重音和停连,第二单元导语中提及朗诵的节奏和语气,在其他五册教材中也有呼应和补充。)2. 情有“读”衷基于上两课段所学,参考教师范读,反复朗诵八首诗歌,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给这首诗歌做朗诵标记,包括重音、停连、节奏、语调等,并根据范例提示,撰写朗诵脚本。(提示:要发挥联想与想象,沉浸于诗人创设的审美情境中,用声音传递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示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朗诵标记及脚本情感基调: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二)录制朗诵视频1.根据总结的诗歌朗诵技巧,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可以选择自由读、分角色扮演读、比读等不同方式进行诵读,并选择一首你想要在小组内展示朗诵的诗歌,完成“学习任务单六”。2.欣赏推荐资源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海燕》等诗歌的优秀朗诵视频,可适当调整朗诵视频设计单,并在小组内交流,将其完善;3.根据拟定的朗诵视频设计单,录制朗诵视频,上传班级网站,班级作品轮播评星。五、学习评价选择本单元其他诗歌,为它设计朗诵脚本,拟定朗诵视频设计单,录制朗诵视频并上传班级网站。04第四课段 遇“荐”时代之歌核心任务:自主选择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一首现当代诗歌,根据活动要求,为诗歌撰写推荐词,录制朗诵视频。一、学习任务1.回顾梳理前三个课段所学内容,总结“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2.选择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撰写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词,并录制朗诵视频。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爱国诗歌如《我的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红色经典诗歌如《长征》《党的赞歌》《望星空》等。四、完成任务(一)根据前三个课段所学,总结“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示例:(二)我为诗歌代言。我校将举办以“云中我荐锦诗来”为主题的诗歌节,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外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1.请自主选择一首课外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当代诗歌,如爱国诗歌、红色经典诗歌等。2.根据总结的“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方法,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给这首诗歌写一段推荐词,不少于200字;3.为所选诗歌设计朗诵脚本,反复朗诵所选诗歌,并录制朗诵视频。示例:我选择的是闻一多的《红烛》。我的推荐词:《红烛》是闻一多1926年从美国归来,在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黑暗现实失望的背景下写作的。这样的背景激发爱国青年去探索、奋斗、挫折、再斗争。诗人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烛作为题咏的对象,借红烛来象征自己的一颗心。而他的这颗心,就是要燃烧着,为人类、为世界创造光明。本诗表现了诗人一度的矛盾与彷徨,“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芒?”可笔锋一转,诗人又以坚决的口吻道出了自己的信念:“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本诗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三)优秀成果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将在学校公众号“时代之歌”栏目发布,公众号发布的内容需包含诗歌原文、朗诵视频、推荐词。五、学习评价单元整体评价一、单元设计反思本单元属于现当代诗歌单元,核心内容是感受新诗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学会从人物背景、感情基调、意象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角度,阅读现当代诗歌,运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诵读诗歌,获得美的熏陶;在学习中体悟诗人们:或愿为祖国牺牲一切的使命感,或昂扬的革命主义精神,或追求独立自主的坚定,获得精神的感染,感受诗歌的时代性,触摸时代脉搏。本单元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1.关于第二、三课段中对旧知的回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不少现当代诗歌,在七、八年级人文组元的体系下,通过《金色花》《荷叶·母亲》领略了散文诗的音韵之美,对散文诗的面貌有了一定的了解;借助《天上的街市》,初步感受了联想与想象;通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学习了外国哲理小诗托物言志的手法;《回延安》独特的民歌体形式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也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积累。而九年级教材将诗歌纳入文体分类后,上学期通过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的任务驱动,形成了自主欣赏、自主朗诵、自由创作的诗歌学习路径。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部分,更是针对“如何读现当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提供了系统的方法指导。[1]经过这些学习体验,学生对于不同类型、风格的诗歌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对于如何阅读现当代诗歌也逐渐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有机关联整个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基于学情,教学的难度也应有所提升,一是引导学生尝试归纳总结之前上课讲授过的解读诗歌、朗诵诗歌的方法;二是指导学生能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意象群”“陌生化”“主客流转”等技法,从而体悟深层次的情感和哲理;三是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朗诵、欣赏其他主题相似的诗歌,举一反三,真正提升学生阅读诗歌的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根据学情,适时提供有效、有梯度的指导,如学生在归纳解读现当代诗歌的一般策略时,如果方向过于集中或者无法总结,教师可以提供参考角度;又如在探究哲理小诗主题时,遇到学生思维力有限,可提供小贴士、助读材料等知识支架。2.关于第二课段对哲理小诗的关注现当代诗歌是自由的文体,它大胆地从各种条条框框中跳了出来,不受形式和语法的限制,将想象和创造发挥到了极致,创作个性十足。因此,在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诗歌之间共性的内容,除了渗透一些阅读诗歌的普适性的方法外,还要关注“这一首”诗歌的独特之处,从而让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文体魅力。这个课段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哲理小诗多元化主题的任务,旨在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教师应注意,诗人为他的创作赋予了一定内涵,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其内涵则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现当代诗歌的过程就是不停地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挖掘它的主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解读时,不必急于否定,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们共同探究其合理性。此外,探讨这些充满时代感的诗歌于我们当下的现实意义,也是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感受诗歌恒久而弥坚的魅力。3.关于第三课段的朗诵和朗诵脚本设计虽然在以前的诗歌教学中,都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并且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朗诵技巧的指导,但是学生朗诵水平不一,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也各不相同,存在或过分关注技巧,表现不自然;或技巧设计过少,表现力不够等情况。教师需注意,朗诵脚本只是辅助手段,没有完全正确的范本,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诵,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注意朗诵的要求要比朗读高,学生需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脱稿面向观众,除了运用声音外,还要善于借助眼神、表情、手势、服装等传达情感,将观众带入情境。二、测试反馈(一)必做1.参加完本次诗歌节,你被评选为“最佳荐诗官”,两位书中的朋友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简·爱》)也希望你分别为他们推荐诗歌,你会怎样推荐呢?可以选择本单元诗歌,也可以选择课外。请结合诗歌内容和人物经历,说说理由。我会把 ,推荐给,因为 2.阅读推荐资源中的诗歌,任选一首,仿照教科书中《梅岭三章》《短诗五首》的阅读提示,为读者撰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阅读提示。(二)选做(二选一)1.2002年,在一次采访中,陈村问及舒婷:“你现在还有什么感想,比如说读以前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答道:“这不能读,受不了受不了。”你如何理解舒婷当时回答的“受不了”呢?基于此,我们在处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情感时,应该有怎样的处理原则?请查阅完整访谈,并结合诗歌文本,谈谈你的思考。2.在沙俄审查当局严格禁止革命性文章发表的情况下, 《海燕》这首诗歌为什么最初能够过关?请结合其艺术技巧,分析原因。[1]言尽意无穷的诗歌阅读——统编初中《语文》九下第一单元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20(6).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