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培优练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整合+能力提升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评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九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作业ppt课件
展开1. [2023江苏常熟检测]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归儒”的趋向,儒、佛、道逐渐融合。“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一观点体现的是( )
A.佛教与道教的融合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C.三教的融合D.儒学与道教的融合
【解析】题干材料“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含义是圣人虽处于庙堂之上,但其心能摒除尘世间的利害之争,无异于在山林之中,一切任自然而行。“庙堂”和“山林”分别是儒家建功立业和道家修身养性的场所,所以题干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儒学与道教的融合,故选D项。
2. [2023江苏镇江期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些千古名句体现了唐代诗人杜甫( )
A.忧国忧民的情怀B.追求功名的决心C.认真务实的态度D.自强不息的精神
【解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城春草木深”“长使英雄泪满襟”体现了唐代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心系社稷的情怀,A项正确;材料所述与诗人追求功名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诗人认真务实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与诗人自强不息无关,排除D项。
3. [2023江苏扬州期中]下表所示为部分唐诗的节选内容。据此可知,唐代( )
A.诗歌已形成完整体系B.诗歌的内容主要是佛理C.文学受到了佛教影响D.诗歌在佛学基础上诞生
【解析】材料中的三首唐诗都含有深厚佛教思想,这说明当时文学受到了佛教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当时诗歌形成了完整体系,排除A项;单凭材料中的诗句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唐代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佛理,排除B项;“诗歌在佛学基础上诞生”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4. [2023江苏海安月考]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被誉为“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据此可知,该书法家的作品呈现出( )
A.写意性B.严整性C.平民化D.理性化
【解析】材料“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符合草书的书写特征,体现出写意性,A项正确;严整性属于楷书的特征,排除B项;平民化和理性化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D两项。
5. [2023江苏南通检测]《齐民要术》详尽探讨了抗旱问题,还论证了如何恢复、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明确提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则。据此可推知,它( )
A.有利于北方农业的发展B.摒弃了传统的农本思想C.消除了南北经济发展差距D.农学理论领先世界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北方农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齐民要术》反映了重农倾向,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发展的比较以及与世界农学理论的比较,排除C、D两项。
6. [2023江苏淮安检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救治病人时要心境平和,对病人要心怀慈悲,无论病人贫穷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这一言论( )
A.以法律形式明确医者职责B.有助于培养医者的责任心C.表明唐代的医学发展迅速D.体现了孙思邈高超的医术
【解析】由材料“心境平和”“心怀慈悲”“一视同仁”可知,这就要求医者抛开功利,一心救死扶伤,有助于培养医者的责任心,故选B项;《千金方》是医书而非法律文献,排除A项;材料主要揭示医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孙思邈的医术,排除D项。
7. [2023江苏常熟检测]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天宝年间六次东渡,历经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扩大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力B.都拓展了唐朝的疆域版图C.都促进了民族交融D.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与传播佛教文化有关,故选A项;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目的不是开疆拓土,而是文化交流,排除B项;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没有促进民族交融,没有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C、D两项。
8. [2023江苏海门开学]莫高窟盛唐第217窟壁画中的人物,身穿驳领窄袖袍服,脚穿乌靴。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
A.固守传统B.影响深远C.领先世界D.开放包容
【解析】根据材料“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可知,唐文化中融入了很多外来因素,体现了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征,D项正确;唐文化吸收了很多外来因素,并不是固守传统,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唐文化影响深远,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唐文化领先世界,排除C项。
9. [2023江苏涟水检测]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市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唐朝( )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解析】日本僧人来到中国研学佛法属于中外文化交流,该僧人“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说明唐朝重视中外文化交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0. [2023江苏句容期末]唐朝时,每逢数十年,就有一次迎佛骨的活动,皇帝极为重视,到了不惜劳民伤财的程度。对此,有学者作《谏迎佛骨表》说:“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说明( )
A.唐朝皇帝都十分重视佛教活动B.此学者意欲劝诫皇帝爱惜百姓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冲击D.佛教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皇帝重视佛教,有学者指出外来佛教违背儒家伦理纲常,这表明唐朝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冲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所有唐朝皇帝,排除A项;材料反映学者意欲劝诫皇帝放弃迎佛骨的活动,排除B项;佛教的传播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而非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排除D项。
11. [2023江苏苏州期末]魏晋时期佛教盛行,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曾说,在家而慕佛法者,首先应该侍奉双亲、礼敬君王;而想脱俗出世的人,必须得到君亲的同意而行动。如果君亲不同意,就应该暂时搁置自己的想法,等待君亲的觉悟。由此可见佛教( )
A.与道教思想实现融合B.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C.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主张出世是唯一修行途径
【解析】题干魏晋时期佛教对在家慕佛法者要求事奉双亲、礼敬君王,对脱俗出世的人也要得到君亲同意,体现出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吸收了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的部分思想,所以佛教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B项正确;题干并不能体现与道教思想融合,排除A项;魏晋时期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题干涉及在家慕法和脱俗出世两种途径,排除D项。
12. [2023江苏常州期末]下表记载说明( )
A.白居易诗歌反映了盛唐气象B.唐朝后期雕版印刷相当普遍C.书法艺术进步加速文化传播D.唐末成都是全国的教育中心
【解析】根据材料“二十年间……至于缮写模勒(模刻),炫卖于市井,或持之(白诗印本)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后期,雕版印刷的白居易诗集畅销;根据材料“‘以板印历日’,市场出卖;民间所印历书‘已满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后期,雕版印刷的日历畅销;根据材料“‘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书,率皆雕版印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后期,成都书肆里的“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的书籍,均采用雕版印刷。由此可知,唐朝后期雕版印刷相当普遍,B项正确;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主要反映民生的疾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雕版印刷技术而不是“书法艺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后期雕版印刷的普遍,“唐末成都是全国的教育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3. [2023江苏海门期末]盛唐诗人在诗歌中刻画出的人物形象较为立体,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中唐诗人刻画的人物形象更注重内在精神,强调现实主义的写实作风。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国内政局的变动B.商品经济的发展C.皇帝喜好的差异D.文化政策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盛唐诗人刻画的人物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而中唐诗人刻画的人物强调现实主义的写实作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社会面临一系列严峻问题,导致诗风的变化,A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皇帝喜好的差异对诗歌风格的转变影响有限,排除B、C两项;这一时期没有特别明显的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
14. [2023江苏东台期末]下图为唐代周昉绘制的《簪花仕女图》(局部)。画中描绘了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该作品体现了( )
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唐代宫廷贵族妇女生活奢靡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图是唐朝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唐朝贵族生活的重要史料,具有史料价值,A项正确;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唐代宫廷贵族妇女生活奢靡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5. [2022江苏盐城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魏之际,寺塔林立,僧尼广布。仅京师洛阳就“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洛阳余寺四百二十一所”。——据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整理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韩愈《原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特征,并说明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授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展示•定方向,基础必备•探新知,儒学家,天命论,三教并行,本土化,东汉末年,陶渊明,魏晋南北朝,王羲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合归儒,精神和肉体,建安文学,王羲之,以形写神,龙门石窟,齐民要术,僧一行,千金方,唐本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背景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学案,导研案,导练案,三教合归儒,政府财政收入,无神论,正统地位,封建纲常,建安文学,田园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