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展开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认识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此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 |
过程与方法 | 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及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感受其文化魅力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
重点难点:
重点:1.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2.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王羲之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帖,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由于王羲之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领略这段历史的风采。
新课探究: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图片链接】 右图
具体解读:贾思勰,汉族,生活在北魏末期和东魏时期,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和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齐民要术》
史料链接
材料一 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
材料二 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引用古书156种,引用《诗经》30多条。注重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农,注意收集农谚,引用农谚30多条。
材料三 亲自参加生产实践,并耐心细致地观察。
问题探究:《齐民要术》是一部什么书? 历史地位如何? 贾思勰成功写成《齐民要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民为本;注重实践;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成果。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
【图片链接】
具体解读:祖冲之(公元429—公元500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南北朝人。其主要贡献是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千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著作,名为《缀术》,唐朝曾经将此书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他推算出一回归年的时间为365.242 814 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机械。
2.成就
(1)【图片资料】
材料一
以祖冲之命名的小行星 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材料二 祖冲之得出的圆周率精确值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祖冲之算得两个分数,22/7和355/113,前者称为约率,后者称为密率,直到近一千年后才有阿拉伯数学家的计算超过了他;在欧洲直到1 100多年以后,德国科学家奥托和荷兰工程师安托尼兹才先后得出相同的数值。为纪念祖冲之,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建议把圆周率改为“祖率”,即355/113这个数值(3.141 592 6<π<3.141 592 7)命名为“祖率”。
材料三 祖冲之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
(2)问题探究:
通过阅读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学习祖冲之的什么精神?
答案提示: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勤奋好学、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热爱科学等精神。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1)锺繇
锺繇,字元常。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
锺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锺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锺繇书法。南朝庚肩吾将锺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图片链接】锺繇楷书《宣示表》
《宣示表》,著名小楷法帖,原为三国时魏锺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刻本见《淳化阁帖》《大观帖》,传为王羲之所临摹刻。字的捺脚有浓重的隶书波磔意趣,极为古雅。近人马公愚的临本接近原作神韵,刊于《书法大成》,可供临习时对照参考。
(2)“书圣”王羲之
史料链接
材料一
材料二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
材料三 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王羲之书法艺术有何特点?其代表作是什么?为什么后人尊称王羲之为“书圣”?
答案提示:特点:王羲之以行书见长,他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作:《兰亭集序》。
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字写得特别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是书法史上一个关键人物。
2.绘画大师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今江苏焦溪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链接】
问题探究:这两幅作品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作者是谁? 其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提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作者:顾恺之。
特点:题材广泛,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3.石窟艺术
史料链接
材料一 “时帝大弘释典……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南史·郭祖深传》
材料二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一,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会空前盛行?
答案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幻想从宗教中解脱痛苦和贫困,容易接受佛教的宣传。从封建统治者来说,既希望借助佛教对人民的麻醉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又盼望自己在死后进入极乐世界,所以他们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
(2)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属于北朝开凿的著名的石窟。你认为这些石窟还有现实意义吗?
答案提示:有现实意义。对地方政府来说,是增加收入的宝地;对艺术史、佛教史的研究者来说,是研究的宝库;对佛教徒来说,是礼敬、参拜、瞻仰之所;对一般人来说,是观光旅游景点。
课堂小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的繁荣。这一时期科技取得了重大成就:北朝的农学家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朝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从而为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东晋时期书画艺术成就斐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活泼传神,富有个性。北朝为巩固统治,宣扬佛教,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著名石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略)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知识拓展,活动设计,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