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ppt课件
展开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等;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3.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重难点】
教学重点:贾思概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兰亭集序》(褚遂良摹本)
出示图片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王羲之与朋友郊游之余的得意之作。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籍贯:山东益都
所处时代:北魏
职业:农学家、官员(曾担任北魏高阳太守)
代表作品:《齐民要术》
备注:贾思勰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汲取各方面的知识。
2.《齐民要术》:
“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也可解释为平民的谋生方法,也可解释为治理民生的方法,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2.《齐民要术》概况:
(1)成书过程:
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
(2)思想:
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内容: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4)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5)评价: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6)影响: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微拓展
从个人因素和时代特征分析《齐民要术》的成书条件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他刻苦钻研大量古代农业文献和农业谚语进行艰苦、广泛的实地考察,撰写了这部农书。
这部书的完成还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即北魏统一后,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是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社会背景。
模块二、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杰出的科学家,精于数学、历法和机械制造。
2.成就
(1)数学: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3.1416。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2)历法:
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
(3)机械制造:
祖冲之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3.其他方面成就:
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微拓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空前发展的原因及当时科技发展的特点
(1)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个政权并立的时代,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对科学技术予以重视;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大交融,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科技文化相互影响;
③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辛勤耕耘、科学家的刻苦钻研和注重实践的精神等;
④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当时科技发展的特点:
领先于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承上启下,继承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同时进行了创新改革,为隋唐科技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础。
模块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
(1)背景: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2)时间: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
解读:纸的发展为书法提供了物质载体。
(3)代表
曹魏时的锺繇和胡昭都是书法名家,他们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钟、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东晋:王羲之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擅长楷书、草书。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北魏: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2.绘画
(1)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
(2)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视频:《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视频:欣赏《洛神赋图》
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3.雕塑
(1)背景: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
(2)代表: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3)特点:
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龙门石窟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ppt课件,共13页。
初中历史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示范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史各阶段,刘徽的“割圆术”,动手算一算吧,实践体验,农谚展台,课堂练习,记一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圆周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