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
- 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五讲 直线与圆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五讲 直线与圆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六讲 等比数列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共9页。
专题六 数列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2019年1.(2019浙江10)设a,b∈R,数列{an}中an=a,an+1=an2+b, ,则A.当b=时,a10>10 B.当b=时,a10>10 C.当b=-2时,a10>10 D.当b=-4时,a10>102.(2019浙江20)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满足:对每个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 证明:3.(2019江苏20)定义首项为1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数列”.(1)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求证:数列{an}为“M-数列”;(2)已知数列{bn}满足:,其中S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①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②设m为正整数,若存在“M-数列”{cn},对任意正整数k,当k≤m时,都有成立,求m的最大值.4.(2019北京理20)已知数列,从中选取第 项、第项、…、第项,若,则称新数列为的长度为m的递增子列。规定:数列的任意一项都是的长度为1的递增子列。(Ⅰ)写出数列1,8,3,7,5,6,9的一个长度为4的递增子列;(Ⅱ)已知数列的长度为P的递增子列的末项的最小值为 ,长度为q的递增子列的末项的最小值为,若p<q,求证:;(Ⅲ)设无穷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整数,且任意两项均不相等,若的长度为s的递增子列末项的最小值为2s-1,且长度为s末项为2s-1的递增子列恰有个(s=1,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010-2018年 一、选择题1.(2017新课标Ⅰ)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 ,…,其中第一项是,接下来的两项是,,再接下来的三项是,,,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且该数列的前项和为2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A.440 B.330 C.220 D.1102.(2016年全国Ⅲ)定义“规范01数列”如下:共有项,其中项为0,项为1,且对任意,中0的个数不少于1的个数.若=4,则不同的“规范01数列”共有(A)18个 (B)16个 (C)14个 (D)12个3.(2015湖北)设,.若p:成等比数列;q:,则A.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B.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C.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4.(2014新课标2)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成等比数列,则的前项和=A. B. C. D.5.(2014浙江)设函数,,,,记,则A. B. C. D. 二、填空题6.(2018江苏)已知集合,.将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则使得成立的的最小值为 .7.(2015陕西)中位数为1 010的一组数构成等差数列,其末项为2 015,则该数列的首项为 .8.(2014新课标2)数列满足,=2,则=_________.9.(2013重庆)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为其前项和,若成等比数列,则.10.(2011江苏)设,其中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11.(2011浙江)若数列中的最大项是第项,则=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2.(2018江苏)设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1)设,若对均成立,求的取值范围;(2)若,证明:存在,使得对均成立,并求的取值范围(用表示).13.(2017天津)已知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Ⅰ)求和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14.(2017浙江)已知数列满足:,.证明:当时(Ⅰ);(Ⅱ);(Ⅲ).15.(2016年四川高考)已知数列{}的首项为1,为数列{}的前n项和, ,其中q>0, .(I)若 成等差数列,求的通项公式;(Ⅱ)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证明:.16.(2015湖北)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已知,,,.(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当时,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 17.(2015陕西)设是等比数列,,,,的各项和,其中,,.(Ⅰ)证明:函数在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记为),且; (Ⅱ)设有一个与上述等比数列的首项、末项、项数分别相同的等差数列,其各项和为,比较与的大小,并加以证明.18.(2015重庆)在数列中,,.(Ⅰ)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若,,证明:. 19.(2014山东)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令=求数列的前项和.20.(2014浙江)已知数列和满足.若为等比数列,且(Ⅰ)求与;(Ⅱ)设.记数列的前项和为.(ⅰ)求;(ⅱ)求正整数,使得对任意,均有.21.(2014湖南)已知数列{}满足(Ⅰ)若{}是递增数列,且成等差数列,求的值;(Ⅱ)若,且{}是递增数列,{}是递减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2.(2014四川)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Ⅰ)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求数列的前项和;(Ⅱ)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在轴上的截距为,求数列 的前项和.23.(2014江苏)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任意正整数,总存在正整数,使得,则称是“H数列”.(Ⅰ)若数列的前n项和(N),证明: 是“H数列”;(Ⅱ)设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公差.若 是“H数列”,求的值;(Ⅲ)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总存在两个“H数列”和,使得(N)成立.24.(2013安徽)设数列满足,,且对任意,函数 ,满足(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25.(2013广东)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且构成等比数列.(Ⅰ)证明:;(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Ⅲ)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26.(2013湖北)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成等差数列,且.(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集合;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7.(2013江苏)设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记,,其中为实数.(Ⅰ) 若,且,,成等比数列,证明:;(Ⅱ) 若是等差数列,证明:.28. (2012山东)已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105,且.(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对任意,将数列中不大于的项的个数记为.求数列的前m项和.29.(2012湖南)某公司一下属企业从事某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该企业第一年年初有资金2000万元,将其投入生产,到当年年底资金增长了50%.预计以后每年资金年增长率与第一年的相同.公司要求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年底上缴资金万元,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下一年生产.设第年年底企业上缴资金后的剩余资金为万元.(Ⅰ)用表示,并写出与的关系式;(Ⅱ)若公司希望经过(≥3)年使企业的剩余资金为4000万元,试确定企业每年上缴资金的值(用表示).30.(2012浙江)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n∈N﹡,数列满足,.(Ⅰ)求;(Ⅱ)求数列的前项和.31.(2012山东)在等差数列中,,(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对任意的,将数列中落入区间内的项的个数为,求数列的前项和.32.(2012江苏)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两个数列和满足:.(Ⅰ)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Ⅱ)设,且是等比数列,求和的值.33.(2011天津)已知数列满足,. (Ⅰ)求的值; (Ⅱ)设,证明是等比数列; (Ⅲ)设为的前项和,证明34.(2011天津)已知数列与满足:,,且.(Ⅰ)求的值;(Ⅱ)设,证明:是等比数列;(Ⅲ)设证明:.35.(2010新课标)设数列满足(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36.(2010湖南)给出下面的数表序列:其中表(=1,2,3 )有行,第1行的个数是1,3,5,2-1,从第2行起,每行中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Ⅰ)写出表4,验证表4各行中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等比数列,并将结论推广到表(n≥3)(不要求证明);(Ⅱ)每个数列中最后一行都只有一个数,它们构成数列1,4,12,记此数列为 求和: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五讲 等差数列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解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五讲 等差数列,共7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之专题六 数列 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