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1.2《地球的运动》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40905/1-16926257336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1.2《地球的运动》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40905/1-16926257336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1.2《地球的运动》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40905/1-16926257336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1.2《地球的运动》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40905/0-16926257299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1.2《地球的运动》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40905/0-1692625729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1.2《地球的运动》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40905/0-16926257299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新课标要求
1.地球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地球公转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导图
【知识拓展】
参考下表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4.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知识拓展】
北京和兰州哪里的时间早?哪里先看到日出?
东面的时间总是早于西面,总是先看到日出
一、地球的自转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更替,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2.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 小时,也就是一天。
4.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
侧视: 自西向东
两极俯视: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周期
一 天(约24小时)
一 年(约365天)
中心
地轴 (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太阳 (地轴倾斜角66.5度不变)
地理
意义
1.昼夜更替(不透明体、不停自转)
2. 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比西边早)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1.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
2.昼夜长短周期性变化
3.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划分五带
考法01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典例1】1、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答案】C
《答题方法和记忆口诀》
1.自转:东面的时间总是早于西面,时差
2.公转的意义口诀:“四五两变”(四季,五带,太阳高度变,昼夜变)
考法02 二分二至的形成
日期
节气
(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季节划分(北半球)
3.21
春分
赤道
昼夜平分
3、4、5月春季
6.22
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6、7、8月夏季
9.23
秋分
赤道
昼夜平分
9、10、11月秋季
12.22
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12、次年1、2月冬季
【典例1】沙特阿拉伯将于2020年11月21至22日在首都利雅得举办G20领导人峰会。读下图,完成1~3题。
1.沙特阿拉伯在利雅得举办G20峰会时,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2.此时,广东省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
A.昼变长,夜变短 B.昼夜长短无变化
C.昼变短,夜变长 D.无法判断
3.利雅得(北纬25°,东经47°)一年有多少次直射现象?( )
A.0次 B.1次 C.2次 D.3次
【答案】1.B 2.C 3.A
《答题方法和记忆口诀》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夏至北极圈完全极昼;冬至北极圈完全极夜
考法03 二分二至的相关判断
【典例1】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一年内的运行轨迹和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太阳直射点从②到③移动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地区( )
①昼长夜短 ②昼短夜长 ③白昼慢慢变短 ④白昼慢慢变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C
《答题方法和记忆口诀》
口诀:只要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就昼长夜短;只要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就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应变化)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1.小红在北京火车站看见大厅四个城市的时钟(如图),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同一时刻时间不同,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的,排除CD。由于地球的自转,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先看到日出,所以不同经度位置的地方时不同,B正确,A错误。故选B。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读选项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读图可知,A图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A错误;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B图表示的是逆时针,C表示的是逆时针,D表示的是顺时针,C符合题意、BD错误。故选C。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图A是南极上空看,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B图是北极上空看,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C图0°沿箭头方向到90°E是增大,说明是往东,与地球自转方向是一致的;D图90°E沿箭头方向到0°是减小,说明是往西,与地球自转方向是相反的,故选C。
2021年1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右向左 B.自上向下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6.小寒时,地球运行在(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7.小寒时(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南极出现极夜现象
C.石家庄昼长夜短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5.C 6.D 7.A
【解析】5.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故选C。
6.小寒时是1月5日前后,此时地球是运行在图中丁表示的冬至日至甲表示的春分日之间,即在12月22日前后至3月21日前后之间,故选D。
7.小寒时是1月5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位于北半球的石家庄是昼短夜长;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故选A。
每天早上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总是和太阳一同升起,引来过往游客驻足观看.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一年当中,天安门前升旗最早的一天.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9.在每天正午时刻,天安门前旗杆的影子有长有短,其中影子最长的一天时,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8.B 9.D
【解析】8.地球在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和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公转至乙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约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至丙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秋分日,约为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至丁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约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至甲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约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一年当中,当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值,此时天安门前升旗最早的一天,故本题选B。
9.物体的影子与太阳高度有关,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当地球公转至丁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点距离北半球最远,因此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则物体的影子最长,故本题选D。
10.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答案】A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获得的太阳热量也不一样。当北半球进入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南半球的太阳照射面积小,处于冬季,A正确。故选A。
请根据所学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用右图演示地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转动地球仪 B.此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C.夜半球大于昼半球 D.此时,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12.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时差 C.季节的产生 D.昼夜交替
【答案】11.D 12.C
【解析】1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A错误。此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B错误。任何时候晨昏线都是平分地球,故图中全球昼夜的半球相等,C错误。此时,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故选D。
12.地球运动产生了不同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A、B、D错误。季节的产生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C正确。故选C。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读某日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点即将进入白天的是( )
A.A B.B C.D D.E
2.图中白昼最短的是( )
A.B B.C C.D D.E
3.和D点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120°W B.120°E C.60°W D.60°E
4.关于上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此时,北半球正处于夏季 B.C点位于B点的正南方向
C.图中各点,时间最早的是D D.A点地方时为2:00
【答案】1.B 2.D 3.C 4.B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DE点位于白昼,A点位于黑夜,BC两点位于晨线上,即将进入白天,B选项正确。故选B。
2.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越往南白昼时间越短,故图中各点地区中,E点位于最南端,白昼的时间最短,D选项正确。故选D。
3.两条相对经线的特点是之和180°,一条是西经度数。另一条是东经度数。D点为120°E,相对的经线为180°-120°=60°,东西经相反,即60°W。故选C。
4.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该图是北半球夏至日示意图,北半球正处于夏季,A正确。由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C位于B的东南方向,B错误。图中各点中,D点的位置最靠东,时间最早,C正确。由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C点赤道上日出为6点,向西要减,B点是4是,A点是2时,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5.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2为地球光照示意图。
(1)“神舟十三号”发射时,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 )
A.A与B之间 B.B与C之间 C.C与D之间 D.D与C之间
(2)图2所示的节气是____,北半球正值____(季节),南极圈内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
(3)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其日期是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定西市的昼夜情况是____。
(4)图2中甲乙丙丁四个点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这种差异主要是由____(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引起的。
【答案】(1) B
(2) 夏至 夏季 极夜
(3) 3月21日 赤道(0°纬线) 昼夜平分(昼夜等长)
(4) 甲 地球自转
【解析】(1)2021年10月16日介于B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和C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故选B。
(2)读图2可知,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夏季,南半球正值冬季,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定西市昼夜平分。
(4)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位置偏东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图2中甲的位置最靠东,此地最先看到日出。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1.(2022·吉林·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答案】D
【解析】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此时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在以上轨道图中位于丁段。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升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航天测控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每90分钟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圈。地球自转一圈字航员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周期为( )
A.1.5小时 B.9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3.“‘喀什'发现目标!”当天9时许,喀什测控站对返回舱快速完成目标捕获,成为飞船返回舱入境后的测控跟踪第一棒。在我国境内测控站中,喀什站所处位置( )
A.最东 B.最西 C.最南 D.最北
4.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测控站是( )
A.纳米比亚站 B.马林迪站 C.圣地亚哥站 D.卡拉奇站
【答案】2.D 3.B 4.C
【解析】2.由题目可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每90分钟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圈(即1.5小时)。地球自转一圈字航员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可以推算出地球自转的周期是1.5×16=24小时,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3.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境内的测控站中,喀什站所处的位置是最西边,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4.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以东、160°E以西称为东半球,160°E以东、 20°W以西之间称为西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图中四个站中,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的测控站是圣地亚哥站;纳米比亚站和 马林迪站位于东半球,卡拉奇站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5.(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图记录了太阳环行在地平线上,终日不落的现象,夜晚零时太阳高度最低。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该现象是极昼 B.只发生在南极地区
C.此时该地气温在一年中最低 D.该地当日昼短夜长
【答案】A
【解析】由图可得,太阳环行在地平线上,终日不落的现象,夜晚零时太阳高度最低,这是极昼现象,所以A正确。北极和南极都会发生极昼现象,所以B错误。发生极昼现象该地气温在一年中最高,所以C错误。该地是极昼现象,所以D错误。故选A。
6.(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成因相同的是( )
A.时间差异 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更替 D.太阳东升西落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结合选项。故选B。
(2022·广东·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运转位置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之间。(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8.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天,广东省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答案】7.A 8.B
【解析】7.读图,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可知,图中甲是北半球春分,每年的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每年的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所以2022年6月5日,地球运行到春分和夏至之间,即甲-乙之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从春分到夏至到秋分是昼长夜短,从秋分到冬至到春分是昼短夜长,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是昼夜平分。所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天,广东省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故选B。
(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2022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
10.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南移 B.向北移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
1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贺州市( )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昼长达最小值
【答案】9.D 10.B 11.A
【解析】9.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立春位于冬至和春分之间,冬至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春分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2月4日位于冬至到春分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所以立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de之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冬至(12月22日)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是向南移动的。所以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读图可知,图中b点是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黑夜最短的一天。贺州位于北半球,所以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故A正确,B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日(2月4日)恰逢立春,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13.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约15天,推断北京冬奥会结束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小寒 B.大寒 C.雨水 D.惊蛰
14.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
A.昼短夜长,昼变长 B.昼短夜长,昼变短
C.昼长夜短,昼变长 D.昼长夜短,昼变短
【答案】12.B 13.C 14.A
【解析】12.读图可知,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跟地球的自转、形状和大小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开幕式当日是2022年2月4日,“恰逢立春”;结束时是2022年2月20日,二十四节气间隔约15天,所以冬奥会结束时接近的节气是雨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2月4日至2月20日冬奥会期间,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时的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2021年3月12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再次成功发射一颗卫星。下图为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卫星发射当日,地球运行到( )
A.与②恰好重合的位置 B.①②之间,接近②
C.②③之间,接近② D.③④之间,接近④
16.卫星发射这一天( )
A.无锡昼短夜长 B.沈阳荷花满塘 C.文昌昼夜等长 D.广州落叶纷飞
17.当我们校园中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候,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答案】15.B 16.A 17.A
【解析】15.由图可以判断出不同序号对应的节气分别是①北极出现极夜的冬至、根据自西向东公转的顺序依此类推,②是春分、③是夏至、④是秋分,卫星发射当日是3月12日,即该日期处于冬至日与次年春分日之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在①、②之间,更接近②,正确答案选B。
16.该卫星的发射日期是3月1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无锡昼短夜长,A正确。我国刚刚入春,沈阳所在地区纬度高,且荷花应在夏季开放,B错误。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C错误。广州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纷飞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的景观特征,D错误。故选A。
17.读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①处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一年中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在③处时,我们校园里旗杆影子最短,②和④时居中,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精品精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41《人口与人种》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41《人口与人种》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