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7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7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7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80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81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83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86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1-169260339788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0-16926033906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823/0-16926033906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九上微课《转折复句·因果复句》(PPT+任务单)
展开《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任务指南
1. 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转折复句·因果复句》
2. 达成目标:了解并能辨析转折复句和因果复句。能准确地使用这两种复句。
3. 学习方法建议:听讲、练习。
4.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认识转折复句和因果复句及其各自的分类,了解这两种复句的语病。通过训练达成目标。
二、微课导入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虽然下雨了,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去郊游。
②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们决定取消郊游计划。
思考:这两个句子在语义上截然相反,那么是如何做到有区别的呢?
明确:这两个复句的前一分句都是事实客观存在,但①句后一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而是一个转折,转向了相对或相反的意思。②句存在着因果关系,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
我们把这两个复句分别叫做转折复句和因果复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复句。
三、知识清单
(一)认识转折复句
1.什么是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又称转折句。指分句之间具有转折关系的复句。前边的偏句先说一种意思,后边的正句不是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与偏句意思相对、相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然”、“而”、“然而”、“却”、“虽”、“可是”、“虽然……但是”、“尽管……但是”“虽说……然而”“固然……但”等。
2.转折复句的特点。
(1)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
(2)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
(3)停顿是复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重要标志。
3.转折复句的分类。
(1)重转。
这类复句的特点是:关联词语成对使用,分句间意思明显相反,转折意味很重。
常用的关联词语是“虽然(虽、虽是、尽管、固然)……,但是(但、却、可、可是、然而)……”等。
例如:
①尽管浪花没有一丝香味,但大家都爱看她的壮美。
②点水的蜻蜓,虽然忙得不可开交,它却永远不知道江河的深浅。
例①的前一分句说“没有一丝香味”,后一分句却得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壮美”;
例②以“忙”与“不知”对立,突出强调了蜻蜓的徒劳。
(2)轻转。
这类复句的特点是:前后分句间的意思不完全相反,而是相对的关系;转折的语气较弱,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常常省略,只在后一分句用“但”“但是”“然而”“却”“可”“可是”等。
例如:
①天才出于勤奋,但勤奋不一定都能成为天才。
②年青人求知欲很旺,然而忍耐性不足。
③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了些。
④他的计算方法是对的,不过这种方法有些繁琐。
例①中“勤奋”与成为“天才”是相对的,意思并不相反;
例②中的“求知欲旺”与“忍耐性不足”也是相对而言的。因而两句的转折意味都比较轻;
例③中“结结实实”与“瘦了些”在意思上并不形成明显对比,前一分句予以肯定,后一分句委婉表示担心;
例④中“方法对”与“繁琐”不明显相反,后一分句委婉指出不足。
(二)认识因果复句
1.什么是因果复句?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常用“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由于”“所以”“因此”等关联词语。
例如:
①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前因后果)
②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不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前果后因)
③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推论因果)
2.因果复句的类型。
(1)说明因果句。
说明因果句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说明的复句。偏句提出一种事实情况作为依据,正句表示这种事实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等。
例如:
①由于主要人物还没到,屋里“嘁嘁喳喳”一片。
②家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所以三个人的情绪都很好。
③因为这草都枯萎了,所以踩在脚下更感到柔软。
④三车间之所以取得了好成绩,是由于挑选了技术最好的工人。
⑤宽带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之所以缺乏竞争力,是因为缺乏国外风险资本的支撑。
(2)推论因果句。
推论因果句的偏句提出一种已经发生的状况,正句推断出一种应该如此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既、既然、可见”。
合用:“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例如:
①既然屡次碰壁,那么就得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②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埋怨自己了。
③既然知道自己错了,便没有必要那么躲躲闪闪的了。
④他从不愿向外人吐露自己贫困的真实一面,可见他的心理负担是何等沉重!
有些因果复句不用关联词语。例如:
①村子离县城的医院太远,病人没来得及抢救。
②他优柔寡断,错失了难得的良机。
③河里结了冰,轮船开不出去了。
④你烧得这么厉害,一定是病了。
(三)转折、因果复句的语病
(1)无转折因果关系。
①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农民,但却深刻地表达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前后分句没有转折关系,删去关联词)
②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无因果关系,建议将“山区”改成“农村”)
(2)关联词语的问题。
①他虽然是个工人,平常喜欢音乐,作曲很在行。 (前面使用了关联词“虽然”,后面应该在“平常”前加“但是”)
②尽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却清澈如镜。(“却”的位置放得靠后了,应把“却”放在判断词“是”的前面)
③因为你拯救了我们,因此你也自由了。(关联词搭配不当,“因此”可改为“所以”,或者删去“因为”)
(3)句式杂糅。
①根本原因是黑暗的社会和冷漠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删去“所造成的”)
②解除预配的目的是为了年末的资产盘点。(删去“的目的”)
③因为“作者景观化”的这一假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删去前一个“因为”)
四、能力达成
1.圈出下列复句的关联词并判断类型。
①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
这句话的关联词是“尽管……还是……”,所以这是明显的转折复句。
②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不敢迈出第一步。
这句话的关联词是“之所以……是因为……”,所以这是因果复句。
③大枣既能入药,又能食用。
这句话的关联词是“既……又……”,所以是并列复句。
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句话的关联词是“宁……不……”,所以是选择复句。
⑤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这句话的关联词是“而且”,所以是递进复句。
⑥既然你懂音乐,就请谈谈咱们的背景音乐做得怎么样。
这句话的关联词是“既然……就……”,所以这是因果复句。
2.下列复句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B.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不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C.他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只是中文只能说一点点。
D.他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让他去解决吧!
【详解】A.“所以”表因果关系,是因果复句,前因后果;B.“因为”表因果关系,是因果复句,前果后因;C.“只是”表转折关系,是转折复句;D.“既然……就……”表因果关系,是因果复句,是推论因果关系;故选C。
3.对下列有关句子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单句)
B.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递进复句)
C.因为经常见到听到,大家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因果复句)
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选择复句)
【详解】A.前半句的主语是“我”,后半句为省略了的主语“我”的宾语前置(部分倒装)句,两句话构成并列复句;故选A。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ㅤㅤ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
A.“体裁”是名词,“丰富”是形容词,“民间歌曲”是偏正短语。
B.“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这句中,“结合”作谓语。
C.“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由于”改为“既然”。
【详解】B.“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中,“劳动号子”是主语,“是”是谓语,“歌曲”是宾语;C.“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体现了劳动号子的特点,是并列关系的复句;D.画线句子无语病;故选A。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