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第2课时)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27870/0-16924092495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第2课时)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27870/0-16924092495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第2课时)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27870/0-16924092496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水资源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水资源》教学方案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尤其是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尤其是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策略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类,本节讲述的是我国的水资源。
本节教材包括“时空分布不均”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两部分内容,重点落实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水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设计思路上,本节教材突出人水关系,在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征之上,强调人类活动受到的影响。内容编排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把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在时间分配上,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地区分布上,我国水资源极不均匀。第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这一切,给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第三,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带来的问题,成为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第四,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并且许多地区用水比较紧张,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
课时分配上为2个课时。此为第2课时。在教学策略上,以停水后如何保证正常生活用水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事实出发,思考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正文部分首先提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两大措施:兴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接着使用案例和数据分析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从农业、工业、生活三个场景,来探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途径。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课程引入 | 【复习旧知】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想一想】2021年由于特大洪水灾害,造成了河南多地停水停电,碰到这种情况,如何保证正常生活用水? 提示: 方法一:利用储备水 方法二:消防站紧急调水 | 感受生活地理 | 引用生活地理,引入正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环节二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 1.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 | ||
【图片展示】1.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原理: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2.中国主要大型水利枢纽分布示意图、三峡水库卫星图 (提示:三峡水库可以调节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3.中国主要大型水利枢纽分布示意图、小浪底水库卫星图 (提示:小浪底水库可以调节黄河下游沿岸地区的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 理解、读图、归纳 | 从图片中直观地感受兴修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 | |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 | |||
【图片展示】南水北调工程 (提示: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小结】东线和中线工程,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短缺,西线工程可以缓解西北地区用水短缺。 | 理解、对比、归纳 | 读图能力、归纳能力,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理解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 | |
【课内阅读】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成为山东省不可或缺的供水水源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地区 | 阅读、归纳 | 用数据和案例进一步证明上面的结论 | |
过渡提问:①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有没有增加我国的水资源总量? ②有没有什么措施能增加水资源量? ③如果一边修水利工程一边浪费,工程措施还有意义吗? ④现在在不少城市中,家庭中都有一张中水卡,中水是什么,用来做什么的? 小结: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是治标不治本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 |||
【图表展示】中国人均径流量和中国径流总量 (提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小结: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短缺) | 读图、思考、归纳 | 读图能力、归纳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和数据来总结中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 |
【图表展示】农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 (提示: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但有效利用的水只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 小结:②农业用水利用率低 | |||
【图表展示】工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 (提示: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比发达国家多一倍。) 小结:③工业用水利用率低 | |||
【图表展示】水污染严重 (提示:目前,全国生产、生活废水约有一半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入河流。) 小结:④水污染严重 | |||
3.保护水资源 | |||
【展示图片】分别展示农业、工业、生活场景中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措施,并进行小结。 提示: 农业:改变灌溉方式、种植耐旱作物、少用农药化肥; 工业:循环利用工业用水;降低耗水,提高使用率;污染治理,达标排放; 生活:使用节水水龙头;一水多用;减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 读图、思考、回答 | 读图能力、归纳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和数据来总结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
五、 当堂练习
1.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植树造林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2.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总体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
C.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利于农业生产。
D.我国人口多,水资源利用率高。
3.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
B.中线引长江干流的水补给京津两地
C.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D.实施调水工程的目的是沟通五大水系
4.至2017年6月,“南水”日均入京量达到370万立方米。“南水进京的影响是( )
A. 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 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 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 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2020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北京16区都推出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在校园、社区、公园等建设中推广海绵工程。右图是“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题目。
5.北京市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集,生产生活耗水量巨大
B.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工业需水量巨大
C.受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的影响
D.气候常年干旱,河流的径流量减少
6.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北方最为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其目的是( )
A.减少城市内涝,提高雨水利用率
B.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C.降低地下水位导致的地下沉降
D.减轻交通压力,美化社区环境
答案:C;B;C;A;A;B;A
六、课程小结
七、板书设计
水资源(第2课时)
三、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八、课后作业
在家庭践行一次节水计划:依据课上所学内容,与父母一起制定一份家庭节水计划,并执行一个月的时间,对比前后用水量差异(水费变化)。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总结,课堂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课学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