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气候》教学方案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概括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2.通过阅读不同城市年降水量柱状图,概括出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特点;
3.读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划分依据及其大致的分布;
4.通过降水特点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概括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2.通过阅读不同城市年降水量柱状图,概括出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读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划分依据及其大致的分布。
三、 教学策略
降水是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了解降水的时空分布,对于气候特征的概括和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等降水量线图的分析也是等值线图学习的一般方法,因此,本课的学习无论是知识上还是能力和方法上,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储备了等降水量线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能,对于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有所认识,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是教学的重点,而学会分析方法是难点。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把教材内容作为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应用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情景展示,引入新课 | 【情境引入】展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降水景观,引入主题。 | 观看图片 | 通过不同季节降雨景象不同,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
环节二 我国降水分布特征 | 【课堂活动】 活动一 读图,分析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在等降水量图中,分别找到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用红笔描绘出来。 (2)读图,依次说出火烧寮、武汉、兰州、托克逊四地的年降水量。 (3)总结归纳,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
读图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图,结合问题思考并回答 |
通过引导分析降水量分布图,从图中读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
概括明确: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
活动二 读我国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并回答: 1.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吗?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个季节? 2.四个城市的雨季长短有何差异? | 读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观察思考并回答 | 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了解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并能结合所学分析原因,提高区域分析能力 | |
概括明确: 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 |||
活动三 读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图,并回答:
| 读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图,观察思考并回答 | 通过年际变化图的判读,了解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的特点,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 |
| 概括明确: 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 ||
环节三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 【知识讲解】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介绍干湿地区分布及划分依据 | 观看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 通过地图展示干湿地区的划分,使学生明确大致位置 |
【找一找】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干湿地区与之对应的降水量值相匹配。 | 读图思考并回答 | 通过干湿地区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的对比分析,了解干湿地区和降水的关系,提高分析能力 | |
概括明确: 湿润地区800 mm以上,半湿润地区400 mm~800 mm,半干旱地区200 mm~400 mm,干旱地区200 mm以下 | |||
【想一想】
| 观察思考并回答 | 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意义 | |
概括明确: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 | |||
【想一想】 读图分析:为什么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 分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 通过典型地区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区域分析能力 | |
概括明确: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因此比较湿润 | |||
【课堂活动】
| 通过思考将对应的景观与地区匹配在一起 | 通过实际景观图来对应地区,直观形象,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 |
环节四 降水与生活 | 【想一想】 1.下图中房顶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何关系? 2.“南船北马”的出现与降水特点有何关系? | 结合所学分析并回答问题 |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降水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加深学生的地理区域观念 |
【说一说】 你还能想到哪些事例呢?和同学分享更多的事例。 | 思考生活中与降水特点有关的实例,分享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 通过分享,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其原因,提高分析能力,落实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
五、当堂练习
1.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北京 B.兰州 C.拉萨 D.广州
2.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的要尖一些,这是因为( )
A.降水多 B.气温高 C.风沙大 D.昼夜温差大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北方向南方递减
4.下列三城市的雨季由长到短依次是 ( )
A.长沙、哈尔滨、广州 B.广州、长沙、哈尔滨
C.长沙、广州、哈尔滨 D. 哈尔滨、长沙、广州
答案:D;A;A;B
六、课程小结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Ⅱ
一、降水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二、干湿地区划分
划分依据
四大干湿地区
三、降水差异的影响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知识构建,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精品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精品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视频引入,课堂活动,合作探究,知识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