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2023-2024学年新八年级科学暑假精品课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6684/0-16923677851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2023-2024学年新八年级科学暑假精品课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6684/0-16923677852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2023-2024学年新八年级科学暑假精品课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6684/0-16923677852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2023-2024学年新八年级科学暑假精品课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6684/1-16923677905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2023-2024学年新八年级科学暑假精品课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6684/1-16923677905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2023-2024学年新八年级科学暑假精品课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726684/1-16923677905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2023-2024学年新八年级科学暑假精品课 试卷
展开第09讲 太阳、月球与月相
1.认识太阳、月亮的结构和活动影响
2.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原理
3.掌握太阳活动和月相的形状和日期
一.太阳
1.特征: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0C,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0C。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作用: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3.太阳的内部结构: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4.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1)太阳黑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耀斑: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太阳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
二.月球
1.特征: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2.位置: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3.月陆月海环形山: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三.月相
1.月相是人们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即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月相的变化周期是指从新月开始,经上弦月到满月,再从满月经下弦月到新月的过程。一个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制定日历中的农历部分依据。
3.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4.月相与日、地、月三者关系及对应日期
月相名称 | 日期 | 日、月、地相对位置 | 形状 |
新月 | 农历初一(朔) | | |
上弦月 | 农历初七、初八 | ||
满月 | 农历十五、十六(望) | ||
下弦月 | 农历廿二、廿三 |
四.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 | 与太阳升落关系 | 月升落时间 | 月相可见时间 |
新月 | 同升同落 | 早晨升、傍晚落 | 通宵不见 |
满月 | 日落月升 | 傍晚升、早晨落 | 一轮明月通宵可见 |
上弦月 | 迟升后落 | 中午升、半夜落 | 上半月上半夜、西边天空 |
下弦月 | 早升先落 | 半夜升、中午落 | 下半月下半夜、东边天空 |
1.记忆分析: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天空,月面的西侧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天空,月面的东侧半边明亮。
2.规律原理:
(1)月球公转周期为30天。一天24小时,平均每天晚50分钟左右升起和落下。
(2)初一新月早上月亮和太阳同时升起,晚上不可见月亮。十五终夜可见。
五.描写月相的古诗
1.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不幸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初月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3.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确是------上弦月
4.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5.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6.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7. 客岁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8.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海角共此时。恋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满月
9.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碰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满月
10. 《半夜吴歌(秋歌)》;“彼苍有月来几时?本人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成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满月
1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满月
12. “江干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头照人?人生代代无量已,江月年年只类似。”--满月
13.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满月
14.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下弦月.
15.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下弦月
16.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残月
六.日食
1.日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
2.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三种。
类型 | 概念 | 形状 |
日全食 | 月亮遮住全部的太阳光线所形成的日食现象 | |
日环食 | 月球位于太阳的中间遮住了中间的光线,使太阳看起来像一个圆环 | |
日偏食 | 月球挡住部分太阳光所形成的日食现象 |
3.三种日食的过程: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西侧开始,东边结束。
5.日食现象的观测方法
(1)日食观测首先要了解信息,可通过各种媒体的预报或上网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做到事先有所准备。
(2)观测日食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灼伤眼睛。常用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有:墨水法、胶片法、玻璃法、针孔法、投影法等。
七.月食
1.月食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叫月食。
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即农历十五或望日。
2.月食的类型:月全食、月偏食。月食是没有环食的。
类型 | 概念 | 形状 |
月全食 | 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 |
月偏食 | 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
3.月食的形成原理。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区,从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因此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发生月食时,半个地球上的人都会看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
4.月食的过程。
月全食五步: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过程:亏损于东,复圆于西。
5.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发生的原因: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
考点一: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
【例1】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报道,宇航员观测到太阳表面出现了巨大的“裂口”,这一现象被称为日冕洞(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通过核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B.日冕洞也叫太阳黑子,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大气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循环的能量源泉
考点二:月球
【例1】下列关于月球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月球不会自转 D.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月宇航员对话要用无线电
考点三:日食和月食
【例1】如图所示,使我们常见到的四种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考点四:月相
【例1】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农历五月初七)载有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下列有关当天月球的位置及月相说法正确的是( )
A.a位置,下弦月 B.b位置,上弦月 C.c位置,下弦月 D.d位置,上弦月
1.如图所示为某一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后,农历日期可能是(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廿三
2.在西方国家,最接近秋分(9月23日)的那个满月被称作“收获月”,因为它的亮光可以帮助北半球的农民在太阳西沉之后靠着月光继续采收农作物。据此判断,家在杭州的小明观测到的“收获月”月相,绘制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月球经过C点后到达D点。有关月球在D点的这一天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B.这一天的月相东半亮,西半暗
C.这一天看到月相应在上半夜 D.再过七天,月相变为满月
4.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 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鹊桥中继星的帮助下,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并拍下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如图1是中继星的相对位置,图2是中国拍摄的人类首张月球背面照片。你认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中继星位于月球正面点位置上
B.图2中的亮色区域比暗色区域位置高
C.图2上的环形山一定是小行星撞击月球引起的
D.月球背面环形山比正面多,是因为背面的月球引力更强大
6.2020年6月20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7.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汽层的最里层 B.太阳黑子位于日冕层
C.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日冕层
8.太阳对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的吃穿住行都与太阳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其释放的能量其实是一种核能。
B.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
D.我们透过地球的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上是“太阳”的虚像。
9.在遥远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于2021年2月6日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27月昼工作期。在每次月昼工作期内,地球上肯定观察不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0.月相产生的原因是( )
A.月球表面很多的火山不断地喷发 B.月球是一个球体
C.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 D.月球不断地变化反射光线的方向
11.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 ②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
A.① B.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12.如图是月球绕地运行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的圆缺变化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产生的现象 B.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是365天
C.月球运行到c处,当晚月相为上弦月 D.正月初一,月球会运行到a处,月相为新月
13.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低地
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14.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2)月相从A→B→C→D→A的周期时间为________,又称为________。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________。
15.2021年5月26日,“超级满月”和“月全食”同时在夜空上演。
(1)如图甲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图,出现“超级满月”时,大致是农历四月______,月球最可能出现在位置______(选填序号);
(2)发生月全食的当天夜晚,人们可以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状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或“B”)。月食过程中月食轮廓的弯曲圆弧形状,也可以证明______是圆的。
1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1、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
(2)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的西藏、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可观测到“超级日环食”奇观,其他地区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杭州小明看到的日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甲一丁一丙 C.丁一乙一丙一甲 D.丙一丁一甲一乙
17.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___________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___________(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___________时为上弦月。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8.如图是反映月球表面局部状况的一张照片。读图回答:
(1)月球表面明暗状况不同,明亮部分是月球上的______。
(2)你可以发现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众多的环形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19.2022年11月8日晚,我国多地出现了天文奇观“月全食+月掩天王星”,引起新一轮观测热潮。
(1)月全食出现当晚的月相为______。
(2)下图是月全食时小科在宁波拍的照片,下列对月全食过程的排序,正确是______。(填选项)
A.F→B→E→C→D→A→F B.F→A→D→C→E→B→F
C.F→D→A→C→B→E→F D.F→E→B→C→A→D→F
(3)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多项选择)
①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②这两天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③图中时间段内月球除了公转也在自转,周期均是29.5日
④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20.读“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图”,回答:
(1)绘制出当月球处于D位置时的月相图___________。
(2)重阳节的前两天晚上出现的月相处在图中的___________位置。
(3)月相从新月到满月的过程叫“盈”,从满月到新月的过程叫“亏”。图中的C→A→B和B→D→C两段日期中,属于“亏”的过程是___________。
(4)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可信的是___________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