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2018)16 猫精品教案
展开《猫》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郑振铎的《猫》是部编教材七年级的一篇课文,它是郑振铎先生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首篇,体裁是小说。主要讲述了“我”三次得猫、养猫、失猫的经历。每只猫性格不同,待遇不同,结局不同,带给了“我”不同的情感冲击,从而引发了“我”的深思。文章情节曲折,首尾呼应,对比衬托,巧设伏笔,用词传神,情感细腻。
教学本文,笔者力图组织有小说味道的教学活动,进行板块推进。通过采用扣词品析法来赏析这篇小说。第一个板块:结合“亡失” ,说出波澜。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第二个板块:围绕“冤枉”,聚焦态度。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品读关键词,欣赏小说手法,如对比、衬托、伏笔、悬念、误会,聚焦我们一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态度。第三个板块:紧扣“难过”,品析情感。结合文章结尾几段,反复品读,反观前文我们一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态度,理解“难过”一词的深刻意蕴,感受作者的自省精神。三个板块,层层推进,由浅入深,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享、表达,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
过程与方法:反复咀嚼、品味精彩凝练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客观公正、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方法,培养自我反省的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咀嚼、品味精彩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会客观公正、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方法,培养自我反省的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忘记烦恼的方式有两种:音乐和猫。许多我们熟知的文人大师都与猫有着风趣的故事。比如,帮猫儿一起打架的钱钟书、最爱爬在丰子恺头上的猫咪,苦苦等候夏衍八年的老猫……
而今天,我们聆听一个与猫有关的忧伤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文人与猫的故事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文体介绍
郑振铎,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他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率真”。
本文是郑振铎小说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体裁是小说。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学会抓住作家个人气质和作品特质来欣赏作品。
2.快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
三次养猫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用文中的关键词回答)
明确:亡失、难过、冤枉
这三个关键词,串联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用扣词品析法来赏析这篇文章。
(学生思考发言,从文章最后几段找到关键句“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提炼出“亡失”“冤枉”“难过”这三个关键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通过和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切入重点段落,抓住关键词,拎起文本内容。
三、结合“亡失”,说出波澜。
活动:小猫素描
请就“亡失”一词,结合三只小猫的来历、性情、结局及对“我”的影响的语句,给小猫做素描。(尽量使用文中的相关语句)
总结:“亡失”是明线,
三起三落,
疏密递增,
波澜起伏,
层层推进,
引人入胜,
感情浓厚。
【设计意图】“小猫素描”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亡失”一词,紧扣文章关键句,说出小说情节的波澜,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同时提醒学生积累小说专业术语。
四、围绕“冤枉”,聚焦态度。
1、阅读15-29段,思考:“我”为什么会冤枉第三只猫?可以结合文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或是一个标点来谈。
结合“蜷伏”“凝望”“特别”“注意”“常常”“早”“钻”“我以为”“追”“打”“咪呜”及感叹号等,聚焦“我”对第三只猫的态度。
明确:“蜷伏”不仅写出了身体的弯曲,还写出了小猫备受冷落的心。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这是猫对鸟儿生存状态的羡慕,在我们眼中,却认为是猫的作案动机。这是一个伏笔。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我以为”是用现在视角反观当年的武断,要读出一种自责、低沉的语气。这是“我”的误会。
“特别”“注意”“常常”“又”“早”等词语写出了我们一家人对第三只猫一直怀有戒心,防备已久。
“咪呜”一词包含了多少冤屈,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和悲楚。
小结:“冤枉”一词,折射了我们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这是故事的重要转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传神的动词、别具匠心的副词和看似平常的标点,敲打出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使学生体会到好的小说语言,拆开看,每一个词都很平常,但放在一起却很有味道。
2、如果是前两只猫吃了鸟,我会这样对待它们吗?还有谁也是第三只猫?
明确:张妈。她被冤枉了只能“默默无言”。
【设计意图】此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思考,体会这篇小说的表达意图。
总结:有一种生存状态叫蜷伏,有一种羡慕期盼叫凝望,有一种苦痛酸楚叫咪呜,有一种难过叫针刺。
五、紧扣“难过”,品析情感。
齐读30-34段
话题设置:“难过”一词,含义颇丰
1.改写训练:想到 ,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示例:想到因为我对它的漠视,没有给它提供一个温暖的窝,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毛被烧脱好几块,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设计意图】通过改写句子,引导学生结合前文,聚焦细节,巧妙勾连,深度思考,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明确:“难过”的内涵:
悲剧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无法弥补自己的过失。
指导朗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重读“永不”)
2.穿插资料
《猫》最早发表于1925年11月的《文学周刊》,后收录在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作为首篇。郑振铎上世纪20年代初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蕴含着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对专制、霸道等现象有着深刻批判。正如作者在《家庭的故事》自序里说:“许许多多的悲剧,还不都是那些旧家庭酝酿出来的吗?”
思考:读完这段材料,结合这篇文章,说说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明确:平等民主,关爱弱小,自我反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环节的感知、朗读、品味,一定有了许多感想,对作品也有了深层次的感受。此时,穿插写作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小说潜伏的意脉,收获个性化的主题感受。
六、人眼观猫和猫眼看人
第三只小猫,我想对你说, 。
主人,我想对你说, 。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创设,让学生自由表达,从而理解作品,品味情感、感悟人生,体会作者的自省精神,唤醒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七、总结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在关爱与漠视之间,有个词语叫尊重。
八、布置作业
创造性地改编“芙蓉鸟事件”。
板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上册(2018)18 狼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18)18 狼优秀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金色花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金色花精品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写作 学会记事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写作 学会记事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