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四章生物的变异过关检测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四章生物的变异过关检测含答案解析),共11页。
第四章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2.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下列指导正确的是(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生男孩
D.生女孩
3.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5.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如下图所示。该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共获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有( )
A.n/2株
B.n/8株
C.n/16株
D.0株
6.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B.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
C.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
D.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7.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 )
A.AA∶aa=1∶1
B.AA∶Aa∶aa=1∶2∶1
C.Aa∶Aa=1∶1
D.AA∶Aa∶aa=1∶4∶1
8.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育种等,下列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9.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的自交后代中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射线照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10.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菌基因突变频率降低
B.细菌染色体螺旋化加快
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
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
1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利用生物学原理来培育新品种以提高作物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倍体番茄所含的维生素C比二倍体的多一倍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D.用不能稳定遗传的高秆抗病的小麦杂交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12.下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a、d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 ④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
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
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
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
14.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兔在受到低温作用后毛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可能是( )
A.遗传物质控制的结果
B.环境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
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新排列
D.环境引起基因突变的结果
1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16.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17.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
B.人的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先天愚型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D.采用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18.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且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①~⑦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
19.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转基因技术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20.某夫妇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亲也患有该遗传病。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的可能性
B.若该病为X连锁遗传病,则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C.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这对夫妇生下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
D.可以通过观察该男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装片判断该病是否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8分)无籽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 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 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 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籽果实,该果实无籽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22.(12分)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和一个家族中患此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甲
乙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 ,② 。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 ,β链的碱基组成为 。
(3)从图乙可看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Ⅱ8基因型是 ,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从理论上讲,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图甲中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
23.(10分)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现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属于 遗传病。
(2)若这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同时患有色盲,写出该家庭部分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相关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母亲 ,儿子 。
(3)导致上述色盲男孩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4)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那么
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 。
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概率是 。
24.(10分)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 ,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
(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 ,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 和 两个过程。
(3)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 。
(4)请你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
25.(10分)育种工作者在大田中发现了几株阔叶且产量高的变异小麦,试分析这些变异小麦,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确定它们的变异是可遗传的,那么这种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来鉴定。
第一步:分别取阔叶、窄叶茎部的 细胞制成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 细胞中的染色体。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2)若已确定阔叶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这种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①方法:选取多株阔叶小麦, 。
②结果及结论:
a.若子代均表现为阔叶性状,则为隐性突变;
b. 。
(3)假如上述突变是显性突变,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的突变类型? 。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答案:C
解析:DNA分子上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秋水仙素能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形成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下列指导正确的是(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生男孩
D.生女孩
答案:C
3.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甲、乙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由于来自甲、乙的2条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A项错误。根据题图,甲中1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发生颠倒形成了乙中的1号染色体,会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C两项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项正确。
4.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A
解析:由配子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精子或卵细胞是细胞而非个体。三倍体生物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5.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如下图所示。该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共获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有( )
A.n/2株
B.n/8株
C.n/16株
D.0株
答案:D
解析:AaBbCcDd个体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均为单倍体,不可能出现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
6.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B.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
C.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
D.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蜜蜂的性别是由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决定的,而不是XY型性别决定方式。雄蜂可进行特殊的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因此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雄蜂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只可以产生一种与自身基因型相同的精子而不是多种。
7.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 )
A.AA∶aa=1∶1
B.AA∶Aa∶aa=1∶2∶1
C.Aa∶Aa=1∶1
D.AA∶Aa∶aa=1∶4∶1
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两两随机配对,结果AA∶Aa∶aa=1∶4∶1。
8.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育种等,下列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答案:A
解析: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畸变,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
9.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的自交后代中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射线照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A
解析:用射线照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多数有害性,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是四倍体,和原二倍体品种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
10.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菌基因突变频率降低
B.细菌染色体螺旋化加快
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
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
答案:B
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染色体,B项不可能出现。
1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利用生物学原理来培育新品种以提高作物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倍体番茄所含的维生素C比二倍体的多一倍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D.用不能稳定遗传的高秆抗病的小麦杂交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改良缺乏某种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解决或人工诱变进行改造,单倍体育种不能解决。
12.下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a、d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 ④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有丝分裂发生在a、d过程中,①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b过程中,②错误;基因突变可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故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过程中,③正确;d过程表示受精卵发育为个体的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使生物个体表现为生长和发育,故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④正确。
13.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
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
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
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
答案:A
解析: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B、C、D三项均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
14.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兔在受到低温作用后毛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可能是( )
A.遗传物质控制的结果
B.环境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
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新排列
D.环境引起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B
解析:用冰块(低温)处理后毛色发生变化,其他部位的基因没有变化,最可能是环境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
1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多数是有害的;体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一般不遗传;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只产生新基因型,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具有的可遗传的变异方式。
16.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答案:C
解析:乳糖酶一个氨基酸改变,一般是由DNA分子上某碱基对替换所造成的。如果乳糖酶基因一个碱基对缺失,一般会影响多个氨基酸。
17.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
B.人的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先天愚型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D.采用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答案:C
18.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且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①~⑦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
答案:C
解析:①②均含1个染色体组,⑥⑦含3个染色体组,③④⑤含2个染色体组。
19.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转基因技术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答案:D
解析:转基因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设计和施工的,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产物并非全都是有益的,如基因污染等。
20.某夫妇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亲也患有该遗传病。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的可能性
B.若该病为X连锁遗传病,则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C.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这对夫妇生下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
D.可以通过观察该男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装片判断该病是否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B
解析:已知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他的母亲和妻子正常且其岳母有该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不是细胞质遗传,也不是Y连锁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病的妹妹,因其父母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知该男子的基因型为aa,妻子的基因型为Aa,则后代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2)=1/4;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稳定,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8分)无籽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 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 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 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籽果实,该果实无籽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答案:(1)雌蕊(或柱头) 22 33
(2)减数
22.(12分)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和一个家族中患此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甲
乙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 ,② 。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 ,β链的碱基组成为 。
(3)从图乙可看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Ⅱ8基因型是 ,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从理论上讲,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图甲中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
答案:(1)DNA复制 转录
(2)CAT GUA
(3)常 隐
(4)BB或Bb 1/8 BB
(5)不会,因为翻译形成的氨基酸没有变,所以生物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从图乙中Ⅰ3和Ⅰ4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Ⅱ9可知,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Ⅰ3、Ⅰ4的基因型均为Bb,Ⅱ8的基因型为BB或Bb。Ⅱ6和Ⅱ7的基因型均为Bb,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Ⅱ9的基因型为bb,要保证其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23.(10分)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现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属于 遗传病。
(2)若这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同时患有色盲,写出该家庭部分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相关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母亲 ,儿子 。
(3)导致上述色盲男孩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4)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那么
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 。
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概率是 。
答案:(1)染色体异常 (2)XBXb XbXbY (3)母亲
减数第二次 (4)不会 1/4
解析:(1)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多了一条X染色体,所以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由于父母表现正常,儿子患有色盲,所以致病基因来自母方,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3)色盲男孩中的两个色盲基因都来自母亲,而且是由于母亲的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着丝粒分开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引起的。(4)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不能遗传给后代。题述夫妇中女方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方是正常的,所以后代中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占后代的1/4。
24.(10分)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 ,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
(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 ,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 和 两个过程。
(3)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 。
(4)请你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
答案:(1)基因突变频率 人们所需要的突变性状
(2)蛋白质 转录 翻译
(3)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随着细菌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并在后代中表达
(4)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磷农药,保护环境
25.(10分)育种工作者在大田中发现了几株阔叶且产量高的变异小麦,试分析这些变异小麦,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确定它们的变异是可遗传的,那么这种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来鉴定。
第一步:分别取阔叶、窄叶茎部的 细胞制成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 细胞中的染色体。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2)若已确定阔叶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这种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①方法:选取多株阔叶小麦, 。
②结果及结论:
a.若子代均表现为阔叶性状,则为隐性突变;
b. 。
(3)假如上述突变是显性突变,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的突变类型? 。
答案:(1)分生组织 中期 若二者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相同,则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 若二者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不同,则变异是由染色体畸变导致
(2)分别让其自交 若后代有阔叶和窄叶两种性状,则为显性突变
(3)取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对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选择阔叶类型
解析:(1)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畸变,而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2)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的方法,是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显性突变,否则为隐性突变。(3)快速获得纯合子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法。
第四章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2.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下列指导正确的是(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生男孩
D.生女孩
3.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5.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如下图所示。该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共获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有( )
A.n/2株
B.n/8株
C.n/16株
D.0株
6.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B.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
C.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
D.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7.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 )
A.AA∶aa=1∶1
B.AA∶Aa∶aa=1∶2∶1
C.Aa∶Aa=1∶1
D.AA∶Aa∶aa=1∶4∶1
8.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育种等,下列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9.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的自交后代中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射线照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10.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菌基因突变频率降低
B.细菌染色体螺旋化加快
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
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
1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利用生物学原理来培育新品种以提高作物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倍体番茄所含的维生素C比二倍体的多一倍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D.用不能稳定遗传的高秆抗病的小麦杂交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12.下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a、d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 ④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
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
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
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
14.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兔在受到低温作用后毛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可能是( )
A.遗传物质控制的结果
B.环境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
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新排列
D.环境引起基因突变的结果
1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16.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17.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
B.人的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先天愚型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D.采用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18.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且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①~⑦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
19.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转基因技术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20.某夫妇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亲也患有该遗传病。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的可能性
B.若该病为X连锁遗传病,则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C.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这对夫妇生下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
D.可以通过观察该男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装片判断该病是否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8分)无籽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 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 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 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籽果实,该果实无籽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22.(12分)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和一个家族中患此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甲
乙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 ,② 。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 ,β链的碱基组成为 。
(3)从图乙可看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Ⅱ8基因型是 ,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从理论上讲,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图甲中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
23.(10分)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现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属于 遗传病。
(2)若这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同时患有色盲,写出该家庭部分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相关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母亲 ,儿子 。
(3)导致上述色盲男孩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4)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那么
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 。
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概率是 。
24.(10分)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 ,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
(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 ,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 和 两个过程。
(3)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 。
(4)请你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
25.(10分)育种工作者在大田中发现了几株阔叶且产量高的变异小麦,试分析这些变异小麦,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确定它们的变异是可遗传的,那么这种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来鉴定。
第一步:分别取阔叶、窄叶茎部的 细胞制成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 细胞中的染色体。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2)若已确定阔叶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这种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①方法:选取多株阔叶小麦, 。
②结果及结论:
a.若子代均表现为阔叶性状,则为隐性突变;
b. 。
(3)假如上述突变是显性突变,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的突变类型? 。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答案:C
解析:DNA分子上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秋水仙素能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形成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下列指导正确的是(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生男孩
D.生女孩
答案:C
3.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甲、乙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由于来自甲、乙的2条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A项错误。根据题图,甲中1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发生颠倒形成了乙中的1号染色体,会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C两项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项正确。
4.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A
解析:由配子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精子或卵细胞是细胞而非个体。三倍体生物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5.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如下图所示。该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共获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有( )
A.n/2株
B.n/8株
C.n/16株
D.0株
答案:D
解析:AaBbCcDd个体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均为单倍体,不可能出现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
6.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B.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
C.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
D.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蜜蜂的性别是由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决定的,而不是XY型性别决定方式。雄蜂可进行特殊的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因此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雄蜂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只可以产生一种与自身基因型相同的精子而不是多种。
7.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 )
A.AA∶aa=1∶1
B.AA∶Aa∶aa=1∶2∶1
C.Aa∶Aa=1∶1
D.AA∶Aa∶aa=1∶4∶1
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为Aa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两两随机配对,结果AA∶Aa∶aa=1∶4∶1。
8.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育种等,下列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答案:A
解析: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畸变,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
9.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的自交后代中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射线照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A
解析:用射线照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多数有害性,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是四倍体,和原二倍体品种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
10.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菌基因突变频率降低
B.细菌染色体螺旋化加快
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
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
答案:B
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染色体,B项不可能出现。
1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利用生物学原理来培育新品种以提高作物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倍体番茄所含的维生素C比二倍体的多一倍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D.用不能稳定遗传的高秆抗病的小麦杂交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改良缺乏某种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解决或人工诱变进行改造,单倍体育种不能解决。
12.下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a、d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 ④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有丝分裂发生在a、d过程中,①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b过程中,②错误;基因突变可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故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过程中,③正确;d过程表示受精卵发育为个体的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使生物个体表现为生长和发育,故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④正确。
13.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
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
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
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
答案:A
解析: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B、C、D三项均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
14.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兔在受到低温作用后毛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可能是( )
A.遗传物质控制的结果
B.环境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
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新排列
D.环境引起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B
解析:用冰块(低温)处理后毛色发生变化,其他部位的基因没有变化,最可能是环境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
1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多数是有害的;体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一般不遗传;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只产生新基因型,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具有的可遗传的变异方式。
16.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答案:C
解析:乳糖酶一个氨基酸改变,一般是由DNA分子上某碱基对替换所造成的。如果乳糖酶基因一个碱基对缺失,一般会影响多个氨基酸。
17.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
B.人的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先天愚型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D.采用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答案:C
18.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且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①~⑦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
答案:C
解析:①②均含1个染色体组,⑥⑦含3个染色体组,③④⑤含2个染色体组。
19.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转基因技术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答案:D
解析:转基因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设计和施工的,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产物并非全都是有益的,如基因污染等。
20.某夫妇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亲也患有该遗传病。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的可能性
B.若该病为X连锁遗传病,则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C.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这对夫妇生下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
D.可以通过观察该男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装片判断该病是否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B
解析:已知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他的母亲和妻子正常且其岳母有该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不是细胞质遗传,也不是Y连锁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病的妹妹,因其父母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知该男子的基因型为aa,妻子的基因型为Aa,则后代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2)=1/4;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稳定,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8分)无籽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 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 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 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籽果实,该果实无籽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答案:(1)雌蕊(或柱头) 22 33
(2)减数
22.(12分)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和一个家族中患此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甲
乙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 ,② 。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 ,β链的碱基组成为 。
(3)从图乙可看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Ⅱ8基因型是 ,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从理论上讲,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图甲中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
答案:(1)DNA复制 转录
(2)CAT GUA
(3)常 隐
(4)BB或Bb 1/8 BB
(5)不会,因为翻译形成的氨基酸没有变,所以生物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从图乙中Ⅰ3和Ⅰ4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Ⅱ9可知,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Ⅰ3、Ⅰ4的基因型均为Bb,Ⅱ8的基因型为BB或Bb。Ⅱ6和Ⅱ7的基因型均为Bb,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Ⅱ9的基因型为bb,要保证其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23.(10分)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现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属于 遗传病。
(2)若这个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男孩同时患有色盲,写出该家庭部分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相关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母亲 ,儿子 。
(3)导致上述色盲男孩患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4)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那么
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 。
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概率是 。
答案:(1)染色体异常 (2)XBXb XbXbY (3)母亲
减数第二次 (4)不会 1/4
解析:(1)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多了一条X染色体,所以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由于父母表现正常,儿子患有色盲,所以致病基因来自母方,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3)色盲男孩中的两个色盲基因都来自母亲,而且是由于母亲的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着丝粒分开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引起的。(4)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不能遗传给后代。题述夫妇中女方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方是正常的,所以后代中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占后代的1/4。
24.(10分)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 ,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
(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 ,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 和 两个过程。
(3)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 。
(4)请你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
答案:(1)基因突变频率 人们所需要的突变性状
(2)蛋白质 转录 翻译
(3)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随着细菌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并在后代中表达
(4)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磷农药,保护环境
25.(10分)育种工作者在大田中发现了几株阔叶且产量高的变异小麦,试分析这些变异小麦,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确定它们的变异是可遗传的,那么这种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来鉴定。
第一步:分别取阔叶、窄叶茎部的 细胞制成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 细胞中的染色体。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2)若已确定阔叶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这种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①方法:选取多株阔叶小麦, 。
②结果及结论:
a.若子代均表现为阔叶性状,则为隐性突变;
b. 。
(3)假如上述突变是显性突变,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的突变类型? 。
答案:(1)分生组织 中期 若二者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相同,则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 若二者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不同,则变异是由染色体畸变导致
(2)分别让其自交 若后代有阔叶和窄叶两种性状,则为显性突变
(3)取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对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选择阔叶类型
解析:(1)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畸变,而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2)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的方法,是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显性突变,否则为隐性突变。(3)快速获得纯合子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法。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