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素能提升课遗传变异相关的重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学案
展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核心精要]
比较项目 | 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 | 染色体变异 | |
变异本质 | 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 | |
发生时间 |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 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后期 |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或分裂期 | |
适用范围 | 生物种类 | 所有生物均可发生 | 自然状态下,真核生物 | 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均可发生 |
生殖类型 |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 有性生殖 |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 |
产生结果 | 产生新的基因 | 产生新基因型,没产生新基因 | 没产生新基因,基因数目或顺序发生变化 | |
鉴定方法 | 光镜下均无法检出,可根据是否有新性状或新性状组合确定 | 光镜下可检出 | ||
意义 |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对生物进化有一定意义 | |
应用 | 诱变育种 | 杂交育种 | 单倍体、多倍体育种 | |
联系 | ①三者均属于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②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④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
[对点训练]
1.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b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只有①③
B.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①②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因此图中4种变异都能够遗传给后代,A错误;③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插入或缺失,而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C正确;图①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错误。]
2.某二倍体生物,让其显性纯合个体(AA)与隐性个体(aa)杂交,子代中偶然发现了1只表现为隐性的个体,关于该变异个体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交叉互换
D [根据题意可知,某二倍体生物,让其显性纯合个体(AA)与隐性个体(aa)杂交,子代正常情况下均为Aa,但是子代中偶然发现了1只表现为隐性的个体,该个体可能是基因型为aa,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型也可能是Oa,即发生了个别染色体缺失的现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或者也可能是A所在的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所致,即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现象。综上所述,A、B、C都可能是导致变异个体出现的原因,而交叉互换不会引起该个体变异的现象,故选D。]
3.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杂合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如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是由减数分裂导致含R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形成的半合子(r)
B.2可能是由分裂时染色体分离不正常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C.1、2、3、4的变异都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
D.1、2、3、4的变异有的对身体有利,有的对身体不利
B [视网膜母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1是有丝分裂导致含R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形成的半合子(r),A错误;2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不正常而导致的,B正确;4属于基因突变,显微镜下观察不到,1、3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C错误;据题干可知,图中无论哪种变异都会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对身体都是有害的,D错误。]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核心精要]
| 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单倍体育种 | 多倍体育种 | 基因工程育种 |
原理 | 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基因重组 |
常用方法 | 杂交、自交 | 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诱导 | 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导入目的基因 |
优点 | 操作简单,目标性强,集中优良性状 | 提高突变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 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 | 植株茎秆粗壮,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 目的性强,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
缺点 | 育种年限长,局限于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 | 处理材料较多,突变后有利性状少 | 技术复杂,成活率低 | 发育延迟,结实率较低,只适用于植物 | 技术要求较高,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
实例 | 培育杂交小麦、水稻等 | 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 水稻的单倍体育种 | 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 | 培育抗虫棉 |
(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育种方式
(2)根据方法特点选择育种方式
[对点训练]
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B [①将生物的基因型由AaBB转变为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②将生物的基因型由AaBB转变为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③将生物的基因型由AaBB转变为AaBBC,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④将生物的基因型由AaBB转变为AAaaBBBB,采用的技术是多倍体育种,故选B。]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获得茎秆粗壮、营养丰富的植株
B.杂交育种可将优良性状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
C.诱变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获得人们所需的品种
D.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作用相同
D [一般来讲,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A错误;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B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秋水仙素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的作用相同,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3.下面①~④列举了四种育种方法,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①种方法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B.在第②种方法中,若F1中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单倍体幼苗有3n种类型
C.第③种育种方法的作用机理是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
D.第④种方法中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 [①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F2因性状分离出现重组性状,所以一般从F2开始选种,A正确;②是单倍体育种,若F1中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非等位基因之间将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产生的配子有2n种,单倍体幼苗有2n种类型,B错误;③是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C正确;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因细胞分裂旺盛,容易诱导基因突变,可作为诱变育种的材料,D正确。]
生物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
[核心精要]
利用“假说—演绎法”探究变异的类型
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容
2.变异类型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模板
提醒:
(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要提出全部的假设,不能有遗漏;
(2)对所提出的每一个假设,都要有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3)反推——根据结论来推结果,即若结论是正确的,则必然会对应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是解题的关键。
[对点训练]
1.已知豌豆(2n=14)的花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红花(A)对白花(a)为完全显性。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花的颜色,BB与Bb的淡化程度不同:前者淡化为白色,后者淡化为粉红色。现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aaBB)杂交产生的大量种子(F1)用射线处理后萌发,F1植株中有一株白花,其余为粉红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
假说一: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
假说二:F1种子发生了上述基因所在的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含相应基因)缺失;
假说三:F1种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________期四分体的个数为7个,可以否定假说一;
②已知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可以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同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____个,可以否定假说二。
(2)现已确定种子萌发时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有人认为:F1种子一定发生了A→a的隐性突变。该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与A、B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________________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对此提供一些依据。
解析:(1)①出现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重要特征,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四分体应在F1白花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植物共有14条染色体,可形成7个四分体。如果观察到F1白花植株有7个四分体,说明没有丢失染色体;如果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只会观察到6个四分体。
②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其上的基因也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加倍,因此用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同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荧光点的数目为8个,可以否定假说二,说明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没有发生片段缺失,否则荧光点的数目会小于8个。
(2)①F1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因此,F1植株中有一株白色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A→a的隐性突变,导致F1植株的基因型由AaBb(粉色)变为aaBb(白色),也可能是发生b→B的显性突变,导致F1的基因型由AaBb(粉色)变为AaBB,而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也开白色。因此有人认为F1种子一定发生了A→a的隐性突变,该说法不正确。
②据题意可知,另外一对基因与A、B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另一对等位基因为C、c,据题意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且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因此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结合题意“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可知F1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植株的基因型、表型及所占比例:红色基因型为A_bbcc,所占比例为3/4×1/4×1/4=3/64,粉色基因型为A_Bbcc,所占比例为3/4×1/2×1/4=3/32,白色基因型分别为A_BBC_、A_BbC_、A_BBcc、A_bbC_、aaB_C_、aaB_cc、aabbC_、aabbcc,所占比例为1-3/64-3/32=55/64,因此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3∶6∶55。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的产物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对此提供一些依据。
答案:(1)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②8
(2)①不正确 当发生b→B的显性突变时,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也开白花 ②红花∶粉红花∶白花=3∶6∶55 (3)基因与基因的产物
2.小黑麦为二倍体生物,1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分别记为1~7号,其中任何1条染色体缺失均会造成单体,即共有7种单体。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产生的配子成活率相同且可以随机结合,后代出现二倍体单体和缺体(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三种类型。利用单体遗传可以进行基因的定位。
(1)若需区分7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________进行判断。
(2)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3)已知小黑麦的抗病(B)与不抗病(b)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道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种小黑麦为抗病纯合子(无b基因也视为纯合子),且为7号染色体单体,将该抗病单体与________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型可以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
①若子一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一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4)若已确定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自交,子一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可以在有丝分裂中期时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等,并且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均不同,因此若需区分7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进行判断。
(2)单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4-1=13(条),并且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因此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6或7条。
(3)要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可将该抗病单体与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型可以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
①若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O、bb,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O=1∶1,即子一代表现为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
②如果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杂交后代基因型将全为Bb,即子一代均表现为抗病类型。
(4)若已确定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BO)自交,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BB、2BO、100,即表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3∶1。
答案:(1)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 (2)6或7 (3)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 ①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 ②均为抗病类型 (4)抗病∶不抗病=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