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章末综合测评(原卷版+答案版)
展开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煤炭 B.水能 C.铁矿 D.焦炭
2.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
C.水资源 D.铁矿资源
1.B 2.B 3.D [第1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其增殖性能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煤炭、铁矿、焦炭等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本题选B。第2题,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地质成矿规律,但没有地带性规律。其他三个选项都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第3题,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自然资源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森林 D.水资源
5.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4.D 5.B [第4题,由图可知,该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西北地区明显较少,为水资源。第5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6.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
A.在陡坡上开垦农田
B.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C.江南丘陵区广种水稻
D.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 [陡坡开荒易造成水土流失;江南丘陵宜发展立体农业,防止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易加剧洪涝灾害。]
7.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非可再生资源,后者是可再生资源
B.前者分布无规律,后者分布有规律
C.前者数量无限,后者数量有限
D.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严峻,土地资源极其丰富
A [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两者作为自然资源,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类型,又具有自然资源数量有限的特点,根据我国国情,矿产资源又存在形势严峻的问题。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它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我国土地资源人口平均占有量有限,加上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因而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当紧缺。]
2017年6月,全球最大的海上风能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与会人员参观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它位于英国东南距海岸20千米之外的泰晤士河口。下图为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原因是( )
A.陆地风能资源匮乏 B.海上发电成本低
C.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D.陆地狭小,土地价格高
9.该海上风电场的建立( )
①可以有效缓解英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 ②利于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③影响海底生物及鸟类飞行 ④叶片面向东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C 9.B [第8题,风能发电首先需考虑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英国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第9题,风能为清洁能源,发展风电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单个风电机组伸入海底,对海底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风电机组的叶片对鸟类飞行会产生一定影响;英国石油资源丰富,不存在石油供应紧张问题;英国盛行西南风,风电机组叶片迎风,面向西南。]
读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世界能源从图中哪个时期进入“煤炭时代”(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时期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C 11.A [第10题,图中①~④四个阶段,人类手执的工具依次是石器、简易农具、电钻、计算机,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期。世界能源从工业文明时期开始进入“煤炭时代”。第11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时期是采猎文明时期和农业文明时期。]
12.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C [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与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促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源输出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革新较为落后,面临经济发达的资源贫乏国的有形、无形“剥削”,直接导致其发展滞后。故选择C。]
下图为浙江省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浙江省目前处于( )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14.今后浙江省能源利用应该( )
①提高石油等矿物能源的比重 ②积极发展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③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 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B 14.C [第13题,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浙江省煤炭占能源结构比重的一半多,目前处于煤炭时代,选项B对。第14题,今后浙江省能源利用应该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③对;石油等矿物能源是污染严重的能源,①错;浙江不适宜发展地热能,②错;今后浙江还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排放,④对。]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
16.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15.D 16.D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d曲线所代表的因素在采猎文明阶段没有产生影响,农业文明阶段影响也较微弱,在工业文明阶段的影响明显加强,结合选项d曲线代表的应是技术。第16题,工业文明阶段,非农业用地大大增加,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位优劣上。]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17~18题。
国家 | 储量百分比/% | 产量百分比/% | 消费量百分比/% |
中国 | 36 | 97 | 41 |
美国 | 13 | 0 | 13 |
日本 | 资料缺失 | 0 | 26 |
其他 | 51 | 3 | 20 |
1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1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能够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C 18.A [第17题,过度开采使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第18题,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是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下图示意2010年三种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度。读图,完成19~20题。
19.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能源是( )
A.石油、煤炭、核能 B.煤炭、石油、核能
C.核能、石油、煤炭 D.石油、核能、煤炭
20.能源③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这些国家( )
A.该能源分布广且易开采
B.常规矿物能源贫乏
C.多海港,进口该能源便利
D.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19.A 20.D [第19题,读图可知,①能源沙特、墨西哥重要度高,这两国有丰富的石油;②能源我国重要度高,应为煤炭;③能源法国重要度最高,应为核能。第20题,核电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核电的开发利用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21.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植物和土壤也相应地发生垂直变化,这说明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不断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所以说,自然资源是不会枯竭的
C.我国的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8亿千瓦,由此说明,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D.山西煤炭资源丰富,西南水能资源丰富,云南动植物资源丰富,由此说明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D [该题目考查自然资源的四个特点。A选项说明了一种资源与另一种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体现了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具有联系性。B选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体现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C选项以我国水能资源为例说明了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D选项中煤炭属矿产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水能资源也并非仅受地带性规律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规律是有很大不同的。]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量。“消耗”是指某流域中现有的地下、地表水体因为蒸发、汇入其他流域或大海,或者用于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22~24题。
22.“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A.江苏 B.山西 C.北京 D.海南
23.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有(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 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C 23.A 24.C [第22题,“灰水足迹”比重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从图中可见,北京“灰水足迹”比重大,污染重。第23题,图中显示海南“绿水足迹”远大于新疆,说明海南农业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远大于新疆,主要是因为海南年降水量大、气温高;海南面积远小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积也比新疆少;新疆主要发展绿洲农业,农作物不可能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第24题,跨流域调水和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不能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而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
25.电煤(即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占煤炭消费的比重是衡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一个标准,发电厂可以集中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污染,避免煤炭散烧造成的超标排放。下表为世界主要国家电煤比重表,读表,提高电煤比重有利于( )
国家或地区 | 中国 | 美国 | 欧盟 | 俄罗斯 | 世界 |
电煤比重(%) | 51 | 93 | 82 | 64 | 78 |
A.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总量
B.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C.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
D.增加煤炭消费的总量
C [据材料信息可知,提高电煤比重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选项C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1)按再生性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资源。(2分)
(2)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完成下表。(3分)
材料 | 体现的自然资源属性特征 |
一 |
|
二 |
|
三 |
|
(3)我国西北地区农业以__________业为主,主要是受__________资源的影响。人类的聚居地往往沿河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影响。(3分)
(4)对我国东部地区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采用的煤的利用方式是__________(填序号),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4分)( )
A.② B.③ C.④ D.煤变油
[解析] 第(1)题,耕地、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第(2)题,材料一反映了自然资源的不均衡性属性,材料二反映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而材料三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多变性。第(3)题,主要考查了水资源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的影响。第(4)题,煤炭利用方式中最清洁且已大规模采用的是用煤发电,而具有战略前景的是煤变油。
[答案] (1)可再生 非可再生
(2)不均衡性 有限性 多变性
(3)畜牧 水 水资源
(4)② D
27.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平均海拔1 600米。蒙古国提出“北水南调”计划,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附近处筑一道15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等河水堵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然后引至扎门乌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分析蒙古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6分)
(2)蒙古国“北水南调”工程建设存在哪些困难?(6分)
[解析] 第(1)题,蒙古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旱,境内河流稀疏且水量较小,淡水湖泊数量少、面积小,因此水资源短缺。第(2)题,由图可知,该运河沟通蒙古国南北国界城市,线路较长;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该国地势南高北低,规划线路无现存河道和湖泊可利用,自北向南调水工程量大、耗能大;蒙古国冬季严寒,给运河修建施工带来困难,运河修通后,冬季河流结冰,可调水量有限。另外,从社会经济方面考虑,该运河修建耗资巨大,而蒙古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答案] (1)蒙古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境内缺少大河和面积大的淡水湖泊。
(2)输水线路长;没有现存河道和湖泊可利用;蒙古国地势南高北低,规划线路无现存河道和湖泊可利用,自北向南调水工程量大、耗能大;蒙古国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不足;气候干燥,冬季严寒,给施工带来困难。(任选三点)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甲、乙两图分别是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与出口状况统计图。
甲
乙
材料二 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的市场供应。《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大量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我国在减少出口的同时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目前,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分离纯度可达99.9999%,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已由初级产品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高纯、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产量逐年上升,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级别、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1)读甲图,指出我国稀土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4分)
(2)根据乙图判断,2002~2007年我国稀土出口量和创汇总额的变化特点是什么?(4分)
(3)从2005年始,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小而创汇总额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稀土分布不均,轻稀土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山东、四川,重稀土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第(2)题,我国稀土出口量和创汇总额的变化特点从乙图中可直接得出。第(3)题,应主要从技术进步和稀土工业产品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
[答案] (1)分布不均;轻稀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东、四川;重稀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2)出口量呈波动变化;创汇总额则逐年上升。
(3)主要原因: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附加值产品产量逐年上升。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加尔各答是印度的第二大港口城市和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和麻纺织工业中心。近年来,印度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大力发展工业,为加尔各答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图为印度工业及资源分布示意图。
(1)简述加尔各答成为印度重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4分)
(2)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机械厂、机修厂等分布高度集中,其主要目的或作用是什么?(4分)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印度政府就进一步促进加尔各答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印度钢铁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考虑,包括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第(2)题,这些工厂具有投入—产出联系,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工厂之间近距离集聚,可以降低运输以及市场交易等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从而取得规模效益;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回收处理,利于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第(3)题,传统工业的振兴与发展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改善环境;完善交通条件、发展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煤炭(能源)丰富;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原料充足;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地处黄麻产区,麻纺织工业原料充足;位于沿海地区,铁路经过,海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消费市场广阔等。
(2)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取得规模效益。
(3)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完善交通条件,发展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