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5822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课ppt课件
展开课后素养落实(八)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1.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B.迁地保护濒危植物
C.就地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D.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
B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迁地保护是人们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故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按照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分别执行不同的生态保护标准,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读某自然保护区内部结构及邻近区示意图,完成2~3题。
2.自然保护区内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是( )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外围区 D.邻近区
3.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中核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本底
B.一定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
C.只要经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皆可进入
D.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的人员与单位随时可以进入
2.C 3.A [第2题,外围区位于缓冲区的周围,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A、B错误,C正确;邻近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D错误。第3题,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近乎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极为宝贵的自然本底,A正确;自然遗迹保护区的核心区不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B错误;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干扰活动,C、D错误。]
1719~1721年,黑龙江德都县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发,多股岩浆进入白龙河(又称白河),白龙河受熔岩阻塞积水形成5个念珠状湖泊,著名的五大连池就此诞生。本次火山喷发并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完成4~5题。
4.火烧山、老黑山喷发时并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准确预测了火山喷发时间并组织人员撤离
B.当地人烟稀少
C.火山喷发对人类危害不大
D.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强
5.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属于( )
A.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
B.生物物种保护区
C.自然遗迹保护区
D.城市水源地保护区
4.B 5.C [第4题,1719~1721年,我国东北地区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五大连池地区更是荒无人烟,因而火山喷发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B正确。第5题,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火山地貌,属于自然遗迹保护区。]
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省级行政区图。读图,回答6~8题。
6.下列地区及其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组合,正确的是( )
A.A地区—草地退化
B.B地区—土壤侵蚀
C.C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D.D地区—森林破坏
7.目前,治理B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因地制宜地植树种草
B.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C.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
D.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8.E地区经济发达,下列有关E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导致酸雨严重
B.因常规能源缺乏,天然气需从海南调入
C.城市用地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D.珠江径流量大,经济发展中可以随意利用水资源
6.B 7.D 8.C [第6题,A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石漠化严重,A错误;B地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B正确;C地区处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C错误;D地区位于长江流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B。第7题,读图,B地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有:护坡、打坝淤地,修建梯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采取保水、保土的耕作方式;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故选D。第8题,据图可知,E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占比不大,A错误;该区域常规能源缺乏,主要通过西气东输输入天然气,B错误;珠江径流量虽然大,但是也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D错误。故选C。]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A.中游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
B.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C.流域内兴修水利工程,拦蓄大量泥沙
D.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输水、输沙量减少
10.下列关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气候,减小温差,改变气候特征
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水源
C.保护野生的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D.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
9.B 10.C [第9题,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是泥沙沉积减少。中游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流域内兴修水利工程,拦蓄大量泥沙,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输水、输沙量减少都会使泥沙沉积减少,都可能是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缓慢的原因。渤海风浪变化不会太大,近年来强度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故选B。第10题,由材料“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可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野生的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故选C。]
11.读青藏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__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三江源地区的湿地凸显什么生态问题?
(3)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河流C是澜沧江,A是黄河,B是长江。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有休牧育草,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大力毁林开荒种田是不合理的做法。第(2)题,众多的湖泊、沼泽萎缩甚至干涸,河流流量减少,生态服务功能减弱;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第(3)题,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干旱,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放牧、滥采乱挖、乱砍滥伐等。
[答案] (1)三江源 中华水塔 澜沧江 B
(2)众多的湖泊、沼泽萎缩甚至干涸,河流流量减少,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
(3)气候干旱 过度放牧 滥采乱挖 乱砍滥伐
[素养培优练]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 )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13.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
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
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12.A 13.D [第12题,由图可知,①②③④⑤分别位于荒漠化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河源区、云贵高原、森林地带,故其相应的生态保护区依次是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第13题,④功能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岩石中的碳酸盐易淋溶,成土缓慢;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山高坡陡;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亚热带地区不可能多冻雨灾害天气。]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成为许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读该自然保护区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
A.长白山 B.武夷山
C.五指山 D.天山
15.该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的生态系统,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拔 ③大气环流 ④洋流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B 15.C [第14题,由图示可知,该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可判断该山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白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天山位于西北内陆高山气候区,武夷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五指山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选B。第15题,注意题干,“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的生态系统”,①不合题意;读材料“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可知,该自然保护区海拔高,水热条件变化大,加之季风环流导致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存在差异,生物多样性丰富;洋流不是该地区生态系统完整的影响因素,④错误。故选C。]
16.读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
材料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其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1)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变化呈________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
(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做工作?
(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成三大类: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其划分的依据是( )
A.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B.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C.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D.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曲线,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变化呈加快的趋势。第(2)题,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是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是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第(3)题,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人们了解得不够,利用价值还有待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第(4)题,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可以迁地保护,即建设动物园、植物园等,保护物种多样性;可以采取离体保护措施,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第(5)题,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成三大类: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三类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不同,所以其划分依据是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A对;每个自然保护区的位置都不同,不是划分标准,B错;三类自然保护区不能体现级别、经济价值的差异,C、D错。
[答案] (1)加快
(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 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等);离体保护(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
(5)A
高中地理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自然,生态系统,陆地水体,特殊保护,稀有,自然地带,荒漠生态,海洋和海岸,代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素养落实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案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ppt、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学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素养落实9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