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4.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重点
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教学难点
1.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平时也喜欢读童话吗?(生:喜欢)今天刚好是童话王国对外开放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交流平台
(插入童话王国守门神豆豆的录音)(师扮演门神豆豆):小朋友们,我是童话王国的守门神豆豆,听说你们第三单元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你们想进入童话王国,先要看看你们是否真的喜欢童话?
1.请你们回顾这四篇童话,这几个故事分别有哪些主要角色?哪一个角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哪个情节你最喜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刚刚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已经用思维导图来展示了对这四篇童话故事的了解,我们来看一看。(PPT出示这单元童话故事的思维导图)(师)把思维导图读一遍
2.(师)欢迎大家进入童话王国!我们现在来到交流平台区,这些小朋友在交流自己对童
话的认识及读童话的感受。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生1)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会说话,而且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交流童话)
(师)这个小朋友总结了童话的特点,即拟人化的写法。童话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情感。
(课件出示)
(生2)是这样的。《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中,种子最终变成木地板后,它感到了舒服的同时内心也感到很安宁。
(生3)《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3.(师)还有什么特点?
(PPT出示)(生4)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充满丰富的想象
(生5)是啊,就如《一块奶酪》的蚂蚁队长带领队伍搬运粮食不受奶酪渣诱惑,以身作则。充满丰富的想象。
(生6)《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家境贫寒的小女孩赤着脚在大年夜里出来卖火柴,火柴的温暖给她许多美好的幻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以及和蔼可亲的奶奶,但最终还是带着微笑冻死于街头。
4.(师)你们体会到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喜怒哀乐,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还有吗?
(PPT出示)(生7)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从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议的事情中获得的启示。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生8)是啊,我在读《一块奶酪》一课时,从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不偷吃的行为中,懂得
了在集体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
(生9)《在牛肚子里旅行》给我的启示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
(门神豆豆)(师)从小朋友的交流中,我们发现童话故事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情感;童话的想象都很丰富;童话故事常常能带给我们启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进入童话王国参观,这里还有很多童话故事,如《野天鹅》、《丑小鸭》、《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小松鼠买梦》等,欢迎小朋友去阅读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松鼠买梦》吧,进一步来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插入视频《小松鼠买梦》)
(门神豆豆)(师)看完这么有趣的《小松鼠买梦》,故事中的小松鼠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故事想象丰富,讲了小松鼠自已一个待在松树上,听到小红鸟、小黄鸟等小动物跟它说的美梦,于是没有做梦的小松鼠就想去跟其他小动物买一个梦,可是买不了,后来它也做了好梦,从而告诉我们梦是买不到的。
(门神豆豆)童话王国有趣极了,你们看,童话王国里来了这么多双胞胎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 界—介(介绍) 棕—宗(祖宗)
忆—乙(乙方) 招—召(召开) 教—孝(孝顺)
(师)请小朋友来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和组词。
2.指名拼读生字(PPT出示)。
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生10)我发现:每组的两个汉字中,前面一个汉字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是形声字,后面一个汉字是前面一个汉字的声旁,每组的前后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4.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是的,每组的两个汉字中,前面一个汉字是形声字,后面一个汉字是前面一个汉字的声旁。前后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我们以前学过,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如“伸”, 左边人是形旁,表义,右边“申请的申”就是它的声旁,是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这几个形声字中,左形右声的字有:伸、招、棕、忆。这样我们也认识了“申、召、宗、乙”这几个字。
“教”左边是后一个字“孝顺的孝”,是声旁,两个字的读音相似,右边折文是形旁,属于右形左声的形声字。
“界”下面是后一个字“介绍的介”,是声旁,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下面“田”是形旁,属于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师)它们长得那么像,字音又相近,我们怎么来区分呢?下面请小朋友按下暂停键,我们来练一练,学运用。(出示PPT)从这些生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停一下)
(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对一对。
伸 申
(1)老师( 伸 )手接过了我写的要参加足球队的( 申 )请书。
界 介
(2)老师指着地图给我们( 介 )绍说:“这里是祖国的边( 界 )。”
宗 棕
(3)这姑娘有一头( 棕 )褐色的头发,她对她的朋友说:“友谊是毕生难觅的一(宗 )珍贵财富。”
招 召
(4)我( 招 )手叫弟弟过来,神秘地告诉他今晚要( 召 )开家庭会议。
乙 忆
(5)爸爸回( 忆 )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到底是甲方得了冠军还是( 乙 )方得了冠军。
孝 教
(6)老师经常( 教 )育我们要( 孝 )顺父母。
(师小结)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帮助识字。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而我们今天认识的字我们可以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每组的第二个字,如申请的申,利用已经学过的“伸手的伸”减掉“人”就是“申请的申”,也是形声字“伸”的声旁,这样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5.PPT出示“申、介、绍、宗、乙、召、孝”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6.拓展识字
xī shuài
蟋——悉(熟悉) 蟀——率(率领)
这两个字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蟋,左边是“虫”,是形旁,右边是声旁“悉,读xī熟悉的悉”。蟀,左边是“虫”,是形旁,右边是声旁“率”读shuài率领的率。
chén luò
晨——辰(星辰) 落——洛(洛阳)
这两个字都是上形下声的形声字,晨,上面“日”是形旁,下面是声旁“辰”读chén,星辰的辰。落,上面“草字头”是形旁,下面是声旁“洛”读luò,洛阳的洛。
(师)神奇的双胞胎兄弟姐妹我们利用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然后用减一减的方法很快就能认识作为它们声旁的新字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2.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师)欢迎同学们继续来到童话王国。你们现在走进的是带口字旁家族。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如何介绍的?(插入录音)大家好,我们家族都是“口”字旁的字,字义与嘴相关。。你们看(PPT出示)
这些字都带有“口”字,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左上部分的7个字表示与吃的动作有关:咬 叼 嚼 咽 啃 吞 含
②右上部分的7个字表示与叫唤的动作有关:啪 哗 吱 嗡 嘟 鸣 嘀
③下面的7个字表示与声音有关: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唤
下面让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再次体会这些字的意思。
(生录音)(边做动作边读)咬 叼 嚼 咽 啃 吞 含 啪 哗 吱 嗡 嘟 鸣 嘀 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唤
(2)(师)你还知道哪些带口字旁的字?交流举例。
课件出示小拓展:
说说其他带口字旁的字,并尝试归类。
跟吃有关:吃、喝、吸、吐
表示语气:呢、吗、啊、呀
2.教师小结并引出修改病句:(师)你们看,一个偏旁都那么有意思,有时表示跟吃有关,有时表示声音,有时表示叫换的动作,有时表示语气。下面我们学习的这些符号就更有意思了,你只要掌握运用它们,就可以给有病的句子治病。句子也有病?是啊,像小朋友会感冒、会咳嗽、会发烧一样,句子也会有常见的毛病。
①下面我们就来学做一个好医生,来看看下面的句子有什么毛病?(出示PPT)
李老师以经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生)我发现第一句的以经的“以”写错了,应该是“已”。
(生)第二句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但是帽子就不能说穿着了,应该说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生)我发现第三句中的西瓜不是蔬菜,应该去掉。
(师)你们真是一个厉害的医生,这么快就发现了它们的毛病是什么,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修改的。(出示PPT)
②学习修改符号
◆仔细观察修改前后的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
◆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 是增补符号,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 是删除符号,对多余部分的删除。
③师补充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④练习: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有错的语句。
◆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奶奶养了很多家禽,有三只鸡、两只鹅、一只鸭子,还有一头大肥猪。
◆天空中漂着一朵像马一样的云。
⑤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课件出示)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身穿一件黑棉袄,一顶旧棉帽。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珍惜它啊!”
修改如下:在“一顶”的前面用增补符号加上“戴着”;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或者把“和粮食”删掉;用改正符号把“?”改成“。”,把“辛”改正为“幸”。
(师小结)通过这些练习,让大家认识了怎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别人才容易看懂修改的内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修改符号,并用它来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才会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这三个句子都是关于道理的谚语,强调了人要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就是油灯,拨就是拨动灯芯的动作。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油灯只有经常拨灯芯才会亮。前半句和后半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由此理解后半句的意思是:道理要经常辩一辩才能更清楚明了。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这是从“有理”和“无理”两个方面对比着说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有道理才行得通,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是跟力气的大小有关,长期的胜负还是要看谁站在有道理的一方。
5.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6.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______________。
(2)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______________。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______________。
7.练一练。
课件出示:
一个男同学故意踩了一个女同学的脚,然后就吵起来了,最后吵到老师那里,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一个地说明情况,我再来判断。
8.拓展:
告诫人要讲道理的警句还有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以理服人心服,以力服人身服。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天下惟理可服人。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精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当堂练习,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