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优秀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森严的种姓制度,贰森严的种姓制度,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界限森严,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的特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基本教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相关史事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都是城市遗址。从遣址看,这些城市的建设都经过精心规划。城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大的公共建筑。下城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义,街区整齐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种 族:雅利安人;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但后来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羯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小国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0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2500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玛拉雅山脚下,有个叫迦毗[pí]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国,这里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平原盛产稻米,草原适合畜牧业,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释迦族净饭王的王后摩诃摩耶在回娘家天臂城分娩的途中,经过迦毗罗卫城和天臂交界处的蓝毗尼花园时,到花园中休息。当摩耶王后走到一棵葱茏茂盛的无忧树下,伸手去抚树枝时,就在树下生下了释迦牟尼。经考古证明,离此地西边1000公里就是释迦族的古都迦毗罗卫城。
悉达多王子离开王妃及王宫
释迦牟尼佛像(乔达摩·悉达多)
约前565~约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社会动荡和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佛教建筑上的菩提树雕刻
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35岁的乔达摩·悉达多坐在一棵无花果树(后称菩提树,或菩树、觉悟之树)下开悟成佛,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到各地收授门徒,传播教义,历时40多年。
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佛陀成道处菩提树和金刚座
阿育王所立独石柱的柱顶(发现于鹿野苑废墟中)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佛教宣布为国教。
公元前2世纪开始,佛教向印度境外传播。
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博达佛塔
建造年代不可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之一,也是尼泊尔最大的一座佛塔。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泰国首都曼谷玉佛寺(建于1782年)
韩国通度寺(建于646年)
日本奈良东大寺(建于745年)
朝鲜普贤寺(建于1042年)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洛阳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 中国最早的佛寺)
大明寺鉴真坐像688~763.5.6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 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
玄奘(俗名陈袆)602~664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偃师市)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教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材料二,材料一,任务四,任务五,佛教传播路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示范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孔雀王朝,雅利安人,社会等级,婆罗门,世代相袭,乔达摩·悉达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习题课件ppt,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