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3 炉火周围的热现象优质教案设计
展开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1.3《炉火周围的热现象》教学设计
课题 | 炉火周围的热现象 | 单元 | 1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5 |
教材分析 | 教材开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炉火是怎样传递热的。在科学实践部分,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蜡烛为热源进行研究,通过用手感受现象蜡烛火焰的热传递、用温度计测量,证实蜡烛火焰的热传递和实验研究哪些因素影响蜡烛火焰的传递效果,更好了解热辐射的规律和特点。二是以一杯开水为热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究,知道热源不同,传递热的方式相同。三是应用热辐射的概念,列举生活中热辐射现象。在拓展部分,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引导学生关注开发和利用新技术 | ||||||
学习 目标 | 科学观念: (1)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 (2)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提出可以探究的影响热辐射因素的科学问题。 科学实践: 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热辐射的效果,知道遮挡和距离影响热辐射的效果。离热源越近,受到热辐射越强,离热源越远,受到的热辐射越弱。责任态度: (1)对热辐射这一现象产生深厚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有安全意识、整理意识,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2)了解热传递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开发和利用新技术。 | ||||||
重点 | (1)学生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 (2)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 | ||||||
难点 | 学生基于亲自的动手实验,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影响热辐射的效果。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对内陆地区气候的真实写照。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呢? 明确:早晚和中午的温差大,靠炉火取暖。 2、靠炉火取暖时,离火源近和离火源远取暖效果一样吗? 明确:离火源近比离火源远点的取暖效果好。 离火源越近,热量越大;离火源越远,热量越小。 3、靠近燃烧的炉子时,我们会感到热。炉子发出的热是怎样传递给我们的? | 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取暖效果。
根据热传导和热对流知识推测 | 创设情境,聚焦研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讲授新课 | 一、认识热源传递热的方式 1、认识热源 靠近燃烧的炉子时,我们会感到热。靠近点燃的蜡烛也会有这种感觉吗? 动手实验体验: ①点燃蜡烛 ②手向火焰侧面靠近 ③体会手的感觉 ④注意用火安全 向燃烧的炉子、点燃的蜡烛,都能发出热量。能发出热量的物体,我们称为热源。你还知道哪些热源? 2、用手感受热源发出的热 点燃的蜡烛是热源,用手测一测是怎样传递热的? 讨论记录单 明确:燃烧的蜡烛传递热的方式不是热传导。热传导需要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也不是热对流。因为空气对流会形成风。而应该是热没有借助固体、气体,直接传递给手。 3、用温度计测量热源传递的热 (1)实验材料 蜡烛、温度计、火柴、铁架台 (2)提示 注意不要打碎温度计。 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 (3)实验过程 点燃蜡烛,在蜡烛周围用铁架台垂直吊起一只温度计,观察温度计温度变化。 明确:温度计的读数变大,说明温度计所测得的温度明显升高,说明蜡烛火焰所产生的热传递给了温度计。 (4)讨论:烛周围的温度计的温度上升很快。蜡烛的热量是靠空气进行传递的吗? 明确:蜡烛的热量主要不是靠空气进行传递。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速度慢。温度计的热量是蜡烛直接传递的。 4、影响热源传递热的因素 哪些因素能影响蜡烛火焰传递热的效果?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预测:一个因素是距离,因为平时越靠近炉火越热,离炉火远就不太热。另一个因素是遮挡物,坐在炉火附近感觉太热,用东西在前面遮挡一下,就感觉好多了。 (1)实验材料 蜡烛、温度计、铁夹子、遮挡物、火柴、一杯热水、铁架台等。 (2)提示 注意不要打碎温度计。 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 (3)实验过程 在蜡烛周围相同距离放置两支温度计, 记录它们的读数。 明确:在与热源周围距离相同时,温度计的温度相同。 在一支温度计前(温度计与蜡烛火焰之间)放一块挡板,记录它们的读数。 明确:在相同条件下,光源无遮挡温度高。 改变一支温度计与蜡烛的距离,记录它们的读数。 明确:离热源越近,温度越高;离热源越远,温度越低。 (4)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 明确:遮挡和距离影响热辐射的效果。离热源越近,受到热辐射越强,离热源越远,受到的热辐射越弱。 5、换热源实验 将蜡烛火焰换成其他热源,如一杯开水,是否会有同样的现象? 实验验证时,实验步骤不变,只需把热源由蜡烛换成一杯热水。 实验记录单 明确: 表一:在与热源周围距离相同时,温度计的温度相同。 表二:在相同条件下,光源无遮挡温度高。 表三:离热源越近,温度越高;离热源越远,温度越低。 讨论:实验证明,将蜡烛火焰换成一杯开水,是否会有同样的现象? 明确:现象相同。因为一杯开水和蜡烛的火焰都相当于热源,所产生的实验效果是一样的。 6、最大的热源——太阳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热源,距离我们约有14 960万千米。想一想,太阳发出的热是怎样传递到地球上的?讨论: 太阳发出的热是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地球上的吗?太阳发出的热是通过热对流传递到地球上的吗? 明确:不是热传导,因为太阳和地球并没有接触。也不是热对流,因为太阳和地球之间是真空,没有空气。 太阳发出的热是直接传递到地球上的。像点燃的蜡烛、开水、太阳灯灯,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辐射。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是热传递三种方式,它们有什么区别? 明确:热传导、热对流是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热传递的,而热辐射必须要借助任何物体进行传递。 7、生活中的热辐射 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辐射现象?
二、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外界传递。虽然太阳离我们非 常远,但是我们仍能感受到太阳发出的热。我们利用太阳能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人们利用太阳能将盐田中海水里的水分蒸发,留下粗盐。将太阳能聚集起来,可以取得火种。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正在不断地得到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发电站、小型太阳能电源、为共享单车智能锁提供电能等。 三、课堂练习 1.太阳是用___________的方式把热传递给我们地球的。 2.人坐在取暖器旁边,身上就能感到热,这是热的( )方式传递的。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3.下列关于热辐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热辐射是从温度低的地方传向温度高的地方 B.热辐射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进行传播 C.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四、作业布置 想一想,太阳能还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 |
说出自己靠近点燃蜡烛的受热感受。 动手实验,交流感受:火焰周围都能感受到热。
篝火、电暖气、浴霸灯等
小组讨论记录交流组内的解释
认识材料
认真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观察温度计变化,填写记录单,并分析。
讨论蜡烛热是否是靠空气传递。
把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填写在记录单中。
认识实验材料
注意听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先说出自己的预测,然后再实验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容易归纳交流。
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换热源后按照上面实验步骤操作,注意数据对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讨论现象结果
围绕两个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回答三种方式的区别
电暖气、空气炸锅、篝火、烤箱……
阅读拓展与应用部分回答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收集资料 |
让学生认识热源
让学生感受热辐射现象。质疑研讨,让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温度计测量实验,初步感知热辐射的特点和规律。
说出猜想和理由可以调动实验的积极性,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正误。
通过实验,验证紫的想法,进一步理解热辐射的规律和特点。
为后面的实验做铺垫。
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观察比较多种相似现象归纳得出。
了解热辐射概念
掌握三种热传递方式区别。
了解热辐射应用。
广泛全面了解,关注科技发展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巩固课堂知识 |
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 |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
板书 |
|
| 板书设计 |
科学五年级上册17 改进与交流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17 改进与交流一等奖教案设计,共3页。
科学14 彩虹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14 彩虹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
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3 光的反射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3 光的反射优秀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