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版六上第2课第1课时 《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 课件+教案
展开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
教学设计
课 时:2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为两首简单易学的台湾童谣,通过歌曲《月亮月光光》和《放纸鹤》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出影响这两首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并通过两首歌曲的比较、辨别,使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此外,在演唱、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对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理解台湾同胞对祖国亲人的怀念之情。
教材分析:台湾童谣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童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儿童的知识。本课选取的两首台湾闽南童谣都充满童真童趣,包含深情。其中,《月亮月光光》的歌词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月光下的农家、门外农田肥沃、院内花香扑鼻、月光照入房内,新被席、新蚊帐、新床;月光照在桌上,桌上是儿童爱吃的三色糖。这首童谣表达了儿童对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这首童谣也寄托着台湾同胞对祖国亲人的思念。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祖国与社会的体验感受逐渐增强,本课通过两首台湾童谣表达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深情和怀念、对回归祖国怀抱的渴望,以此加深对小学生的爱国教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对比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 《月亮月光光》 | 第1课时 | 学科 | 音乐 | 年级 | 六年级 |
教学 目标 | 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掌握弱起小节等乐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和交流互动等方式,学会唱台湾童谣《月亮月光光》,并学会通过音乐感受歌曲传递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月亮月光光》优美深情的风格,感受自然清新的田园乡村风光,体会作者对家园的深厚感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祖国亲人的怀念,培养学生的对海峡两岸一家亲的认同感和爱国之情。 | |||||
重点 | 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 |||||
难点 | 感受歌曲弱起小节的演唱。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向学生介绍宝岛台湾的相关知识,并以提问问题(说到台湾,你们会想到什么呢?)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闻。 板书课题:《月亮月弯弯》 | 认真听讲、观看图片、积极分享自己的见闻。 | 以知识解说和图片展示的途径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与共鸣,从而导入课题。 |
讲授新课 | 1.欣赏歌曲。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欣赏闽南话和普通话两个版本的《月亮月光光》,并让学生思考歌曲传达出的意境,引导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2.新歌学唱。首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并尝试背诵歌词;接着,教学生唱乐谱,在熟悉歌曲乐谱后可跟着音乐演唱乐谱;最后,示范整首歌曲,完成整首歌曲的教学。强调4/4拍和稍慢、抒情的演唱要求。 板书要求:4/4拍、稍慢和抒情
3.乐理知识。解释弱起小节,并引导学生通过“拍腿、拍手、拍腿、拍腿”的连续反复,感受弱起小节的四拍子的韵律感;解释五声宫调式。 | 认真观看视频,欣赏不同版本的音乐,思考歌曲表达的意境,踊跃举手发言。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熟悉歌词;认真学唱歌普;聆听老师示范演唱,轻声跟唱歌曲。
认真听老师的讲解,配合老师的要求,感受弱起小节。 | 1.闽南版本的视频播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闽南童谣的魅力;不同版本的歌曲播放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2.从歌词到乐谱到整首歌,层层递进;教师示范演唱可以做大程度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3.借助拍手拍脚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
巩固练习 | 4.演唱练习。让学生跟着音乐,女生先唱第一部分、男生唱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男女合唱;引导学生自己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 | 积极参与演唱并展示表演。 | 4.用男女分组演唱并互评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参与合作意识。 |
拓展延伸 | 5.拓展学习。让学生听一听广东传统粤语童谣《月光光,照地堂》,引导学生思考民谣对表现地方文化的作用。 | 认真观看视频,聆听音乐,体会歌词传达的感情。 | 粤语童谣的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大程度地感受地方民谣的魅力。 |
课堂小结 | 1.《月亮月光光》是根据台湾童谣整理的歌曲。歌词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表达了儿童对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这首童谣也寄托着台湾同胞对祖国亲人的思念。 2.从音乐情绪和意境、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结束音等角度对这首歌曲进行总结。 |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 通过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
板书 |
稍慢、深情 弱起小节
|
| 清晰、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