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专题卷(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1章专题卷02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1章专题卷02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共12页。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1章专题卷
专题02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
D.速度的单位换算:1m/s=3.6km/h
2.在校园教学楼内禁止奔跑,我们在楼道上行走速度合适的是( )
A.1mm/s B.1cm/s C.1dm/s D.1m/s
3.小明早上走路上学校5min走了0.3km后进商店买东西用了4min,然后继续赶路用11min走了0.9km到学校,小明去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m/s B.1km/min C.1.25m/s D.1km/h
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到达处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处所用时间
C.在的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D.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5.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 D.三者一样快
6.甲、乙两车同时向东运动,甲车从A地出发,乙车在甲车东边40m远处出发,甲车的v﹣t图像和乙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乙车做加速运动 B.乙车的速度为15m/s
C.甲车追上乙车时,乙车运动了40m D.甲车在4s后追上乙车
7.同学们在观看校园运动会的短跑比赛时,进行了如下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小简认为100m和200m比赛的运动员,路程和用时都不同,无法比较快慢
B.小贾认为100m比赛,冲过终点时速度最大者为冠军
C.小王认为100m比赛,完成比赛所用时间最短者为冠军
D.小黄认为终点的裁判员应听到发令枪的响声开始计时
8.关于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大小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D.物体速度大小与运动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9.为了测量小车通过斜面的平均速度,对斜面的选择和安装,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A.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大的坡度
B.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大的坡度
C.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小的坡度
D.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小的坡度
10.小红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到达位置B和位置C,记录下小车在米尺上对应的位置及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车经过AB段的路程sAB为40.0cm
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
C.根据图示测量数据,可测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在BC段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11.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接下来5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1.8m=_________nm=_________µm;
(2)20min=_________s;
(3)72km/h=_________m/s;
(4)50m/s=_________km/h。
13.一辆汽车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一段平直的桥面上,以 _____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已知它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汽车行驶2km,所用的时间为 _____s。
14.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其v﹣t图像,已知汽车在前10s行驶了100m,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然后又沿直线匀速行驶了50s,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______m;汽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m/s。(结果取整数)
15.如图所示,使斜面AC保持较小的坡度不变,让小车从A开始静止下滑(其中B为AC的中点),测出小车下滑的距离s和所用时间t,并作出s-t图像。由图像可知,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在前半程AB的平均速度______后半程BC 的平均速度;若斜面的坡度较大,可能会使测量的______不准确,导致计算速度的结果误差大。
1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球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每隔0.02s拍照一次。并测得ab间的距离是2.40cm,则乙球的平均速度_____m/s。
17.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间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试根据照片分析:图 _____中的网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每隔0.02s曝光一次,则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图甲中网球所用的时间为 _____s。
三、实验题
18.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度,小明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1s,轿车车身的长度为3.6m。根据题中信息可知:CD、DF两段相比,汽车通过___________段时运动得较快。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轿车在AF段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m,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s,速度为____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数)
19.在“研究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设计实验:在此实验中,我们是要研究__________(玻璃管/水柱/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你认为__________(甲/乙)同学的方案正确;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__________;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5
10
20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快/慢);
(4)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___________;
20.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图中AB段的路程s=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_____m/s;
(2)测量小车从A点出发到达B点的时间,如果过了A点才计时,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偏 _____(选填“大”或“小”);
(3)由实验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做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v=_____v(选填“>”、“=”或“<”);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 _____开始下滑。
21.如图1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_____;
(2)A点到C点的距离是 _____cm,A到C所用的时间是 _____s,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_____m/s;
(3)小球在 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如图2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四、简答题
22.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65m处有障碍物。平时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6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12m。汽车制动后还要维续向前滑行21m,用时2.4s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km/h?
(2)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3.如图中的警察叔叔拦下丘叔叔的车告诉他:“同志,根据区间测速仪提示,你在刚才限速路段行驶速度超过规定的40千米每小时,现对你依法做出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丘叔叔却说:“我刚才的速度才30千米每小时,怎么可能超速?”,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辨析一下他俩的说法。
五、计算题
24.一列火车长300m,以30m/s的速度通过长27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25.北京时间12月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完成了月壤的钻取采样及封装,相隔40年再有国家在月球采样,是中国航天的重大进步。若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800s下降14km完成第一次减速下降,又在距月面1km处经过200s完成第二次减速下降,最终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预选着陆区着陆,并传回影像,开始采样作业。
(1)该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该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C
6.C
7.C
8.C
9.D
10.D
11.2 1.6 1.5 1.67
12.1.8×109 1.8×106 1200 20 180
13.港珠澳大桥 100
14.10 1100 18
15.0.5 小于 时间
16.匀速 0.4
17.甲 0.1
18.CD 在相同时间内CD段路程较大 29.7 4 7.4
19.(1)气泡 乙 (2)15 (3)慢 (4)
20.(1)40.0 0.250 (2)大 (3)< (4)静止
21.(1)变速 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 (2)2.00 0.4 0.1 (3)EF (4)C
22.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则反应时间为
则反应距离为
则汽车再向前滑行21m,总路程为69m大于65m,故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3)总路程为69m大于65m,故会撞上障碍物。
23.警察叔叔说的速度指的是车在此路段的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路程的大小无关,而丘叔叔说的是车的瞬时速度。
24.解:火车的速度v=30m/s,通过铁路桥行驶的路程
s=2700m+300m=3000m
根据可得,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答: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
25.解:(1)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的路程
s1=14km=14000m
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的时间t1=800s
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路程
s=s1+s2=14000m+1×1000m=15000m
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时间
t=t1+t2=800s+200s=1000s
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1)该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7.5m/s;
(2)该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1章专题卷
专题02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
D.速度的单位换算:1m/s=3.6km/h
2.在校园教学楼内禁止奔跑,我们在楼道上行走速度合适的是( )
A.1mm/s B.1cm/s C.1dm/s D.1m/s
3.小明早上走路上学校5min走了0.3km后进商店买东西用了4min,然后继续赶路用11min走了0.9km到学校,小明去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m/s B.1km/min C.1.25m/s D.1km/h
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到达处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处所用时间
C.在的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D.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5.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 D.三者一样快
6.甲、乙两车同时向东运动,甲车从A地出发,乙车在甲车东边40m远处出发,甲车的v﹣t图像和乙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乙车做加速运动 B.乙车的速度为15m/s
C.甲车追上乙车时,乙车运动了40m D.甲车在4s后追上乙车
7.同学们在观看校园运动会的短跑比赛时,进行了如下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小简认为100m和200m比赛的运动员,路程和用时都不同,无法比较快慢
B.小贾认为100m比赛,冲过终点时速度最大者为冠军
C.小王认为100m比赛,完成比赛所用时间最短者为冠军
D.小黄认为终点的裁判员应听到发令枪的响声开始计时
8.关于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大小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D.物体速度大小与运动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9.为了测量小车通过斜面的平均速度,对斜面的选择和安装,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A.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大的坡度
B.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大的坡度
C.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小的坡度
D.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小的坡度
10.小红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到达位置B和位置C,记录下小车在米尺上对应的位置及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车经过AB段的路程sAB为40.0cm
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
C.根据图示测量数据,可测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在BC段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11.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接下来5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1.8m=_________nm=_________µm;
(2)20min=_________s;
(3)72km/h=_________m/s;
(4)50m/s=_________km/h。
13.一辆汽车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一段平直的桥面上,以 _____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已知它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汽车行驶2km,所用的时间为 _____s。
14.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其v﹣t图像,已知汽车在前10s行驶了100m,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然后又沿直线匀速行驶了50s,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______m;汽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m/s。(结果取整数)
15.如图所示,使斜面AC保持较小的坡度不变,让小车从A开始静止下滑(其中B为AC的中点),测出小车下滑的距离s和所用时间t,并作出s-t图像。由图像可知,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在前半程AB的平均速度______后半程BC 的平均速度;若斜面的坡度较大,可能会使测量的______不准确,导致计算速度的结果误差大。
1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球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每隔0.02s拍照一次。并测得ab间的距离是2.40cm,则乙球的平均速度_____m/s。
17.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间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试根据照片分析:图 _____中的网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每隔0.02s曝光一次,则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图甲中网球所用的时间为 _____s。
三、实验题
18.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度,小明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1s,轿车车身的长度为3.6m。根据题中信息可知:CD、DF两段相比,汽车通过___________段时运动得较快。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轿车在AF段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m,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s,速度为____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数)
19.在“研究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设计实验:在此实验中,我们是要研究__________(玻璃管/水柱/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你认为__________(甲/乙)同学的方案正确;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__________;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5
10
20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快/慢);
(4)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___________;
20.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图中AB段的路程s=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_____m/s;
(2)测量小车从A点出发到达B点的时间,如果过了A点才计时,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偏 _____(选填“大”或“小”);
(3)由实验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做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v=_____v(选填“>”、“=”或“<”);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 _____开始下滑。
21.如图1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_____;
(2)A点到C点的距离是 _____cm,A到C所用的时间是 _____s,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_____m/s;
(3)小球在 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如图2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四、简答题
22.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65m处有障碍物。平时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6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12m。汽车制动后还要维续向前滑行21m,用时2.4s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km/h?
(2)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3.如图中的警察叔叔拦下丘叔叔的车告诉他:“同志,根据区间测速仪提示,你在刚才限速路段行驶速度超过规定的40千米每小时,现对你依法做出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丘叔叔却说:“我刚才的速度才30千米每小时,怎么可能超速?”,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辨析一下他俩的说法。
五、计算题
24.一列火车长300m,以30m/s的速度通过长27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25.北京时间12月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完成了月壤的钻取采样及封装,相隔40年再有国家在月球采样,是中国航天的重大进步。若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800s下降14km完成第一次减速下降,又在距月面1km处经过200s完成第二次减速下降,最终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预选着陆区着陆,并传回影像,开始采样作业。
(1)该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该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C
6.C
7.C
8.C
9.D
10.D
11.2 1.6 1.5 1.67
12.1.8×109 1.8×106 1200 20 180
13.港珠澳大桥 100
14.10 1100 18
15.0.5 小于 时间
16.匀速 0.4
17.甲 0.1
18.CD 在相同时间内CD段路程较大 29.7 4 7.4
19.(1)气泡 乙 (2)15 (3)慢 (4)
20.(1)40.0 0.250 (2)大 (3)< (4)静止
21.(1)变速 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 (2)2.00 0.4 0.1 (3)EF (4)C
22.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则反应时间为
则反应距离为
则汽车再向前滑行21m,总路程为69m大于65m,故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3)总路程为69m大于65m,故会撞上障碍物。
23.警察叔叔说的速度指的是车在此路段的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路程的大小无关,而丘叔叔说的是车的瞬时速度。
24.解:火车的速度v=30m/s,通过铁路桥行驶的路程
s=2700m+300m=3000m
根据可得,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答: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
25.解:(1)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的路程
s1=14km=14000m
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的时间t1=800s
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路程
s=s1+s2=14000m+1×1000m=15000m
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时间
t=t1+t2=800s+200s=1000s
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1)该探测器在第一段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7.5m/s;
(2)该探测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