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1.结合旁批注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教养”的含义。2.分析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3.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他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俄罗斯古代文学、文化的研究中,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代表作有《俄罗斯思考》《善与美书简》等。
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中,这些“书简”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在书中,利哈乔夫和年轻人谈了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并告诚年轻人要走的道路相当复杂。
贸然( ) 疲惫不堪( ) 大发雷霆( ) 涵养( ) 恕我直言( ) 自吹自擂( ) 恪守( ) 允诺( ) 矫揉造作( ) 汲取( ) 忸怩( ) 絮絮叨叨( ) 箴言( ) 嚼( ) 尴尬( )
(dāng)锐不可当 (dàng)恰当
(dù)风度(duó)审时度势
(chǔ)处方 (chù)处所
(léi)自吹自擂 (lèi)打擂
勘( )勘察
湛( )湛江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文雅的样子。大发雷霆:大发脾气,高声训斥。雷霆,比喻威力或怒气。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恪守:严格遵守。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忸怩作态: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随机应变:比喻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思路。
1.划分文章层次。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思路。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第二部分(13—17)
从反面立论,提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的观点,并进一步加以阐释。
论述什么是优雅风度及优雅风度与教养的联系。
重申“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论点。
通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2.文章论述了哪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1.第1段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2.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又说“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的表现,既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3.作者认为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哪里?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否有教养,首先要看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4.第4—10段列举了哪些无教养的表现?
①不帮妻子洗餐具。②对家人大发雷霆。③对亲人缺乏了解。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关爱。⑤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音量或高声说话。⑥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其自尊心。
5.第5—10段连用了“假如(如果)……那么……”的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它们构成了几组假设复句,属于假设论证;同时结构严整,一气呵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里列举的六种现象,都源于生活,但作者用假设的形式提出,语言委婉,也易于让有类似做法的人觉醒。
①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②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③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④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⑤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⑥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
6.读课文第11、12段,说说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并列举出来。
7.作者在论述“有教养”时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8.分析完第一部分后,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和亲人的关系,如果个人只在公众场合才体现出教养,在家里却对亲人漠不关心,缺少体恤,那么他在公众场合可能就是做样子,有教养是假象。
因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妻子儿女是弱者无须忌惮,亲人们更能包容其缺点。没有教养的人会在家里露出可恶的“真容”,所以在家里的表现往往更能反映出个人的本色或说本质。
1.作者在论说“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从谈论“风度”的书籍说起,指出其缺陷,批驳人们的错误观点。
然后,提出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并以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例加以阐述。
接着将“风度”与“教养”联系起来,将论述深化。
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举止。
2.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阅读13—16段,说说优雅风度的基础是什么。
批驳: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3.“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二者的本质相同,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阅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1.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本文循着“教养——风度——优雅举止”的思路,开篇引出论题后列举无教养的表现,进而提出论点;再由“教养”转向“风度”,并进一步论述“教养”与“风度”的关系;最后重申中心论点。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1)举例论证如文章第5—10段,列举大量的例子,论证了什么是没有教养、缺乏教养,既增强了说服力,也使说理浅显明白。
(2)对比论证如将无教养的行为和有教养的行为加以比较,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3)假设论证第5—10段连续运用假设复句,列举了生活中六种无教养的表现,从反面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令人信服。
本文通过列举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真正的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尊重他人。
开门见山,提出论题反面论证无教养的六种表现正面论述有教养的具体表现
对风度的错觉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守的准则列举保持优雅风度的具体做法优雅风度与教养之间的关系
【点拨】A项,“拗”应读“niù”,“矫”应读“jiǎ”。C项,“桓”应读“huán”,“炽”应读“chì”。D项,“豢”应读“huàn”,“屏”应读“bǐng”。
2.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遵循 尴尬 喧哗 忸泥作态B. 汤匙 自持 贸然 理所当然C. 聪慧 慎重 涵养 随心所欲D. 汲取 典范 实践 自吹自擂
【点拨】A项,泥—怩。
【点拨】“随机应变”指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来解说“教养”。B. 本文透过众多的“有教养”以及“无教养” 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的本质。C. 本文作者通过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 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D. 本文主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点拨】本文主要是通过举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语文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3段的作用,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教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获奖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3段的作用,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教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9* 论教养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9* 论教养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教养,生难字,词语解释,疲惫不堪,彬彬有礼,大发雷霆,漠不关心,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