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6599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6599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共5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测试范围:运动的描述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2017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如期举行,博览会还迎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航展首秀.如图所示,9架表演机保持队形不变飞过观礼台.下列关于“红箭”特技飞行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答案:C 解析: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是相对于地面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A错误;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故B错误;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所有飞机的位置相对不变,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2.(·石家庄市高一期末)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万众瞩目的空军歼20战机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航展,歼20战机飞行表演历时约为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刻C.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可将其视为质点D.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势调整时可将其视为质点答案:C 解析:“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间,选项B错误;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均可忽略不计,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C正确;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势调整时,飞机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不计,不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故选C.3.(·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一期末)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一20 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 km/h.则( )A.“20 km”指位移B.“20 km”指路程C.车辆过此路段瞬时速度为120 km/h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 min属超速答案:B 解析:“20 km”指路程,选项A错误,B正确;车辆过此路段的平均速度不超过120 km/h,选项C错误;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 min,则平均速率为== km/h=80 km/h<120 km/h,故不会超速,选项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45°的楼梯从一楼A位置走到了二楼B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L,则人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2L,L B.2L,(1+2)LC.L,2L D.L,(1+2)L答案:D 解析:由A到B的水平位移为L,竖直位移为2L,因此总的位移为=L;人的路程为运动轨迹的总长度,所以路程为:L+2=L+2L=(1+2)L,故D正确,A、B、C错误.5.一物体以6 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a1=-2.5 m/s2,a2=-2.5 m/s2B.a1=-3.5 m/s2,a2=-3.5 m/s2C.a1=-2.5 m/s2,a2=-3.5 m/s2D.a1=3.5 m/s2,a2=-3.5 m/s2答案:C 解析: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0=6 m/s,t1=2 s 后,物体的速度v2=1 m/s.由a=,得a1= m/s2=-2.5 m/s2,同理a2= m/s2=-3.5 m/s2,故C选项正确.6.G20杭州峰会期间,一场名为“最忆是杭州”的晚会在美丽的西湖景区举办,燃放了美丽的焰火.有关焰火腾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焰火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答案:B 解析:根据a=可知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根据a=可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速度为零,速度的变化率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7.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答案:AD 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方向不同,只有均到达M点后,位移方向相同,C错误,D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质点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不相同,B错误.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若y轴表示( )A.位移x/m,则物体在6 s内的位移为18 mB.位移x/m,则物体在前3 s内和后3 s内的速度相同C.速度v/(m·s-1),则物体在前3 s内和后3 s内的位移相同D.速度v/(m·s-1),则在t=3 s时物体的位移最大答案:C 解析:若y轴表示位移x/m,则物体在6 s内的位移Δx=0,A错误;若y轴表示位移x/m,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前3 s内和后3 s内速度方向不同,B错误;若y轴表示速度v/(m·s-1),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物体在前3 s内和后3 s内的位移相同,C正确;若y轴表示速度v/(m·s-1),则在t=6 s时物体的位移最大,D错误.9.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2 s后速度的大小为8 m/s.在这2 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8 m/s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2答案:AC 解析:题中只给出了初、末速度的大小,这就隐含了初、末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则Δv=v末-v初=(8-4) m/s=4 m/s,加速度a==2 m/s2;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末=-8 m/s,速度变化量Δv=v末-v初=(-8-4) m/s=-12 m/s,加速度a==-6 m/s2,负号说明a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0.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D.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答案:BC 解析:由题图看出,甲、乙、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甲、乙、丙都沿正方向运动,A错误,B正确;乙的斜率比甲大,所以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C正确;乙的斜率比丙的斜率的绝对值小,所以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丙的加速度大小,D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做答)11.(6分)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一个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求:(1)打A、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2)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2.31 (2)2.13解析:(1)AD段的平均速度AD===2.31 m/s.(2)当时间间隔很短时,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故打B点的瞬时速度vB===2.13 m/s.12.(8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小明坐在汽车驾驶员旁,注视着速度计,并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t/s 0 5 101520 25 30 35 40 45v/(km·h-1) 20 30 40 50 50 50 50 35 20 5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特点:在0~15 s内,汽车的速度在变化,每5 s速度增加________km/h;在15~30 s内,汽车的速度不变,速度大小为________km/h;在30~45 s内,汽车的速度在变化,每5 s速度减小________km/h.(2)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的坐标系中标出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各点.答案:(1)10'50'15' (2)如图所示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13.(10分)一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 m,然后再向北走600 m,最后再向东走400 m才能到达学校,所用时间为16 min,如图所示.则:(1)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多少?(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多少?答案:(1)1 000 m'1 400 m'(2)1.04 m/s'1.46 m/s解析:(1)位移的大小x= m=1 000 m路程s=400 m+600 m+400 m=1 400 m(2)平均速度的大小x== m/s=1.04 m/s平均速率s== m/s=1.46 m/s.14.(12分)已知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1)从开始计时到3 s末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从3 s末到6 s末的位移的大小;(3)物体从6 s末到7 s末的加速度.答案:(1) m/s2,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2)12 m (3)2 m/s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解析:(1)由a=,可得a1= m/s2= m/s2,方向与正方向相同.(2)物体从3 s末到6 s末由图像可知速度保持不变由v=,得Δx=v·Δt=4×(6-3) m=12 m.(3)从6 s末到7 s末的加速度a2= m/s2=-2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15.(12分)如图所示,一个篮球从高h1=3.05 m的篮筐上由静止开始下落,经t1=1.95 s落到水平地面上,速度为v1=7.8 m/s,然后以v2=-4.9 m/s反弹,经t=0.5 s达到最高点h2=1.23 m.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0.3 s,求:(1)篮球在空中下落和上升两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3)篮球在空中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4)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下落过程:4 m/s2 方向竖直向下上升过程:9.8 m/s2 方向竖直向下(2)42.3 m/s2 方向竖直向上(3)1.56 m/s 方向竖直向下(4)0.66 m/s 方向竖直向下解析:(1)由a=可知下落过程的加速度a1== m/s2=4 m/s2,方向竖直向下;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 m/s2=9.8 m/s2,方向竖直向下.(2)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a′= m/s2≈42.3 m/s2,方向竖直向上.(3)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 m/s≈1.56 m/s,方向竖直向下.(4)全程的位移x=3.05 m-1.23 m=1.82 m;全程的时间t=1.95 s+0.5 s+0.3 s=2.75 s,所以平均速度= m/s≈0.66 m/s,方向竖直向下.16.(12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Δt=0.15 s,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为d,示数如图乙所示.(1)读出滑块的长度d为多少?(2)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少?(3)求滑块的加速度大小.(结果保留2位小数)答案:(1)4.45 cm (2)0.89 m/s 1.48 m/s (3)3.93 m/s2解析:(1)由题图可知d=8.45 cm-4.00 cm=4.45 cm.(2)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分别为v1==0.89 m/s,v2==1.48 m/s.(3)滑块的加速度a== m/s2=3.93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