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479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6479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题,共5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C.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2.下列诗歌及作者信息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文学家B.《登飞来峰》——王安石——宋——唐宋八大家之一C.《望岳》——杜甫——唐——浪漫主义诗人D.《己亥杂诗》——龚自珍——清——诗人、文学家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B.荡胸
生曾云,决眦
入归鸟C.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D.不畏浮云
遮望眼,自缘身在
最高层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伤的样子)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不尽)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时间)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有五律和七律。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陆游。D.《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二、填空题(共2小题)6.文学常识填空。(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朝代)文学家。(2)杜甫,字子美,自称 ,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 诗人,被世人尊为“ ”,其诗被称为“ ”。他的代表作有“三吏”“ ”等。(3)王安石,字 ,号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之一。(4)陆游,字务观,号 , (朝代)爱国诗人。代表诗作有《 》《书愤》等。(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是 ,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朝代)思想家、文学家。7.思想主旨。(1)《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楼远眺,俯仰古今,抒发了生不逢时、 的悲愤和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失意孤独、 的情怀。(2)《望岳》通过描绘泰山的景物,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 的雄心和气概。(3)《登飞来峰》借写 ,写出诗人的立足点之高、志向之大,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 的精神。(4)《游山西村》围绕一个“游”字铺开,层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绚丽的 图,表达了诗人对 的热爱和向往。(5)《己亥杂诗》(其五)抒写了诗人离京时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 和 有机结合,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三、古诗词赏析(共2小题)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
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注】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②迥:渺远的样子。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魏大
从军【唐】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
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
北,狐塞
接云中
。 勿使燕然
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②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雄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境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苦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作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了”应读“liǎo”。 2.【答案】C【解析】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3.【答案】A【解析】A项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 4.【答案】D【解析】“无时”的意思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5.【答案】C【解析】陆游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6.【答案】(1)陈子昂;唐代(2)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圣;诗史;三别(3)介甫;半山;唐宋八大家(4)放翁;南宋;示儿(5)龚自珍;清代 7.【答案】(1)怀才不遇;寂寞苦闷(2)雄伟磅礴;俯视一切(3)登临飞来峰;大无畏(4)农村风光;田园生活(5)抒情;议论 8.【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2)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9.【答案】(1)B (2)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解析】(1)“怅别”抒写别离时的凄苦缠绵,但后文言征战边疆,建功立业,全诗情感并未转入凄苦悲切。(2)本题考查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注释⑦告诉我们,这里暗用了窦宪的故事,符合用典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