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6351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无答案)
展开3古诗词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ào déxǐ quèmíng chán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 移舟泊(bó pō)烟渚(zǔ zhǔ)
2. 黑云翻(fāng fān)墨未遮(zhē zē)山
3. 卷(juàn juǎn)地风来忽吹散(sàn sǎn)
4. 旧时茅(máo mái)店社林(línlíng)边
5. 路转(zhuǎn zhuàn)溪桥忽见(jiàn xiàn)
三、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日暮客愁新(新闻)
B. 黑云翻墨(像打翻的墨水一样)未遮山,白雨跳珠(像珍珠般跳落)乱入船
C. 明月别枝(横斜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 旧时茅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丛林)边
四、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五、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 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的秋天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六、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 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C. 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写得恰当逼真。
D. 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触景抒情。
七、理解诗句。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作者是(朝代)词人,他与北宋词人并称“苏辛”,与宋朝女词人并称“李辛”。“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
3.《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词人的心情,虽被贬官,但词人仍能体会到之乐,也体现了词人的、的心胸。
八、阅读古诗《墨梅》,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①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②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③且徐行。竹杖芒鞋④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⑤。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⑥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⑦。
【注】①沙湖: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②已而:不久, 一会儿。③吟啸:高声吟咏,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④芒鞋:草鞋。⑤一蓑烟雨任平生: 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⑥萧瑟:风雨吹打树木声。⑦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风雨天气和晴朗天气没有什么区别。
1. 这是一首宋词,词牌名是。
2.小序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三月七日,作者在沙湖道上遇到,而拿着雨具的人先走了,同行的人被雨淋了都觉得,只有作者觉得。
3.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4fe52fb62f6e7725d9cc9bc40120c53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