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6255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 学 内 容 |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 教 学 课 时 | 2-2 | 执 教 日 期 |
| ||||
教 学 目 标 |
| ||||||||
教 学 重难点 |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 ||||||||
教学资源 | PPT | ||||||||
预习作业设计 (自学) |
| ||||||||
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 旁 注 | |||||||
【板块一】自学内容反馈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读课文。 3.作者边欣赏山中明艳春色,边倾听淙淙溪声,一路逆流而上,来到双龙洞洞口。双龙洞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
|
| |||||||
【板块二】互学 二、品读课文,感受特点。 1.学生交流。 (1)洞口——很宽。 ①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一特点的?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洞口的景色让你产生什么感觉? (2)外洞——宽敞。哪句话说明了这一特点? (3)孔隙——狭小。 ①读一读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作者经过孔隙时的感受。 ②这么狭小的孔隙,当我们准备通过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③作者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4)内洞——黑、奇、大。 ①作者描写了内洞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②读句子,想象画面。 ③出示石钟乳、石笋的图片,试着给它们起名字。 ④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中描写石钟乳、石笋的句子。 |
学生画出结论:双龙——蜿蜒;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泉水——缓缓、轻轻。 |
| |||||||
【板块三】导学 3.文中多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4.作者游完内洞,又排队出洞,你能结合第5自然段的句子说说该怎样出洞吗? 三、拓展延伸。 1.怎样来写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呢?(按游览的顺序;把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果景物发生变化,可以按照变化顺序来写。) 2.出示参观植物园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 | 1.学生在读全文,自由讨论。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你找到的路线。
3.学生选择一个地方,说说你怎么浏览的。
|
| |||||||
【板块四】用学 请参考第3自然段对溪流的描写,用“时而……时而……”的句式,仿写一段话。 | 学生完成题目 |
| |||||||
板 书 设 计 |
| ||||||||
教 学 反 思 |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了解游记文体,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游览顺序,读写互动,迁移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新知,范文引路,学以致用,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