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235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时期,之经济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春秋战国,之王室衰微,唱反调,之诸侯争霸,动荡的春秋时期,孟子曰,春秋无义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九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显然是挑衅周王的权威,周天子对他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请大家思考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周天子却无能为力呢?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一直打到洛水边,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九鼎过于巨大,加之年代久远,重量无法估计",楚庄王对这个回答显然不满意,答道"只要折下楚国士兵的勾,就足够铸造九鼎了" 。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言外之意是周天子之所以做天子是因为他的德行而不是因为九鼎,楚庄王一时哑口无言,退出了周疆,但楚国北上争霸的行为并未中止。"楚子问鼎"的典故,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室之意,"问鼎"成了"篡夺"的替代词。
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除了铁制农具,还出现了什么新的农耕方式?
《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有一大力士,名字就叫牛子耕。
巧妙地解决了降服犟牛的技术难题
《吕氏春秋》记载:“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说一说:铁器和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山林被大量开发,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所有变化的根本原因)
(把握历史线索,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1、朝代更替的时序(时空观)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这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山林被大量开发,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②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得在原来公田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为了多征税增加国家财富,国君不得不进行改革向私田征税,从而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和土地的私有权。奴隶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这就是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的变化)
③(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而用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于是,一些顺应新形势的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招揽人手)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对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起到推动作用
大动荡: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2:政治上,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变革;3:思想文化上,学术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4.社会结构上,出现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
材料一 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铜镬鼎
此鼎发掘于一座春秋大墓,墓主人是晋国的卿大夫赵简子。墓内出图了两组七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件青铜器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注:按照西周规定,周天子可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3、经济基础决定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 【制度沿革与统治智慧,中央集权的探索】
3、经济基础决定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
在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的变化时,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也随之变化。 首先是分封制的瓦解,不仅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土地实行分封,一些诸侯国对于新夺取的土地也再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其次是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周王作为天下共主不受诸侯尊崇,诸侯各自为政,势力强大的诸侯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
分封制瓦解的原因?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
2、主要原因:周王室的衰微使其不能形成对诸侯的有效控制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春秋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的割据状态。
春秋之中,弑君(诸侯王)三十六,亡国(诸侯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诸侯国)者,不可胜数。 ——《史记》
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近海有渔盐之利,工商业发达)
2.重用人才,任用管仲为相;
4.提出“尊王攘夷”为口号,获得政治上的优势
“尊王”:表面上尊崇周天子,实际上是利用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名分号令诸侯
“攘夷”:当时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威胁中原华夏族诸国,打着“攘夷”七号充当保护者角色,能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
3.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得国富兵强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连周天子都派人参加,对齐桓公大力表彰。
葵丘会盟——齐桓公称霸标志
从齐桓公称霸和周王室衰微的故事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①抓住时机进行改革②重用贤才③居安思危……
《左传》中评价,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4、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坚持史论结合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3)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确是无道义战争,灭国杀人)
春秋争霸是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2)促进民族交融(在长期交往和斗争中促进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的交融)
(1)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图片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王室衰微,之诸侯争霸,孟子曰,春秋无义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ppt、墨攻-剪合wmv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授课课件ppt,共1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