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把家人和动物联系起来,写出家人和动物相似的地方,突出家人
的特点。
2.在介绍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时,写一写自己生活在这个“动
物园”里的感受。
3.学会欣赏他人的习作,提升习作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选取恰当的事例,写出家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似点。
2.在介绍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时,能写一写自己生活在这个
“动物园”里的感受。
第一课时
活动一:寻找“动物”
1. 趣味谈话。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要想 看 动 物 , 就 要 到 动 物 园 去 。 但 是 , 老 师 要 说 , 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小的“动物园”, 你相信吗?
2. 家人变动物。
(1)出示句子:小明家的“动物园”——
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爸爸 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头熊;姐姐游泳特别好, 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2)小明家像一个“动物园”吗?都出现 了哪些“动物”呢?(有有有)
3. 寻找“动物”。你家里有这样的动物 吗?请你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阅读例句,让学 生转变意识,转换思维,把家庭想象成“动物 园”,家人变成“动物”,既能激趣,又能揭示本次习作的任务。
活动二:介绍“动物”
1.学生交流,相互启发。家人居然像动物,你觉得哪些地方像呢?(学生交流,讲的可能不全,没有关系,学生之间相互启发。)
2.看图讨论,拓展思路。讨论:为什么说
妈妈像一只绵羊?(发型、吃的食品、性格三个方面都像绵羊。)
3. 片段引领。
片段1:在我们家,妈妈可是一只“母老虎”。她虽然没有尖锐的牙齿,也不爱吃肉,但十分“凶猛”。有一次,我没洗澡就上床玩了,爸爸喊了我好几次去洗澡,我都装着没有听见。妈妈知道了,一个箭步冲到我的床前,横眉怒目,一声咆哮:“快去洗澡!”我一下就蔫了,连滚带爬下了床,跑进卫生间。
片段2:爸爸就不好说了,他有时像一头猪,因为他喜欢睡懒觉,想让他早早起床,妈妈只有去掀开他的被子,他才会不情愿地
起来。他有时像一只大象,力气非常大,旅行时全家行李被爸爸一人承包了。他有时还像熊猫,特别“护崽”。当我犯了错误,妈妈要打我时,他会立刻为我搭出一道人墙,横在我和妈妈之间,我趁机逃掉“一劫”。片段,学生阅读。
读了这两个片段,你觉得家人哪些地 方像动物?(师适时总结板书:外形、性格、爱 好、本领等。)
4. 教师引导,畅所欲言。你的家人像什 么动物,哪里像?(指名学生介绍,教师随机评 价,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把相似点说清楚,说具 体。)
【设计意图】习作教学只有打开思路,才 能打开言路。通过活动一的学习,学生感觉到 了家人的确像动物,但不知道究竟哪里像,所 以一时思路还打不开。这个环节,教师采用了 多种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路,有看图讨论,有片 段引领,有学生现场描述,教师相机总结。学 生的思路打开了,就能把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 进行无缝对接,把家人的特点写得清楚、具体 了。所以,要想打开学生的思路,就先搭好支 架,铺好路径。
活动三:创建“动物园”
1. 导图引导,发散思维。家庭是小小的 动物园,当然不止一个动物,肯定有很多动物。 你家的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呢?什么地方像动 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补充。2. 组内交流,完成习作。组织学生小组 内交流。(4 人一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思维 导图,其他同学帮助提建议。)出示要求,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从介绍一个动物到介绍一群 动物,家庭小小“动物园”自然诞生了。而 “动物园”的创建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其 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作前建构文章的框架,理 清写作的思路。从活动一到活动三,教学的设 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后水到渠成,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活动四:选拔“动物”
1. 小组交流,互相评价。四人一小组,小 组内交流各自的作文。(交流的要求如下:看 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家人和动物写得像不 像?请同桌给你提出修改的建议。)
2. 小组选拔“动物”。 (1)选拔一个“动物”。推荐一段话,能把
某个“动物”描写得特别生动、形象。 (2)选拔一群“动物”。能得到 3—4 颗星就可以推荐了。推荐的 方式可以是小组推荐,也可以是作者自荐。
3. 推送班级网页。 (1)每个小组把推荐的片段和文章发送到
班级的网页上。 (2)每个同学也可以自我推荐习作发送到
班级网页上。 (3)老师选拔习作并同时推送两个片段到
班级网页上。(出示)
片段1:我从来都不会担心上学迟到。因为我有一位会按时打鸣的“公鸡奶奶”奶奶每天早上五点五十准时起床,来到每个人的房间门口叫大家起床,清脆的声音犹如
公鸡打鸣一般:“六点了,该上班的上班,该
上学的上学了。"只要你不起床,这个声音就会没完没了地响彻在你的周围,让你睡意全无。最有意思的是“老虎”爸爸)有时候恋床,“大公鸡”在屋里叉腰一站,“老虎”也打蔫了,只好夹着尾巴出来。“大蚂蚁’(哥哥)更是爬得比谁都快,赶快出来洗脸刷牙,准备上学。
片段2:我的妈妈像一只“母老虎”,非常凶。有一次,我考得不好,一回到家,妈妈就直盯盯地看着我,眼中闪着寒光,就像一头老虎盯上了一只猎物。她厉声问道:“这次数学考了多少分啊?”我不敢说话。她又问了我一遍,我才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只考了 87分。”“好啊,看我怎么收拾你!”“老虎妈妈”边说边拿着鸡毛掸就冲了过来。只听见“啪啪”两声,我的手上就多了两条红红的印子,疼得我哇哇大叫。要不是“及时雨”婆婆赶来救驾,估计我的屁股也会多几条印记了。
(4)学生阅读和跟帖。(要求:点评这位家人和动物哪里像?小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拔动物,就是换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的习作。选拔的方式 有小组内推荐,也有自我推荐,还有老师推 荐,保证了习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习作选拔 出来后,发在班级网页上,让学生阅读评价, 这样的方式新颖别致,保证了人人都能看到, 也方便学生跟帖点评,让信息技术和习作教学 实现了融合。
活动五:欣赏“动物”
1. 片段欣赏。选出阅读和跟帖最多的三个片段,让学生欣赏。
(1)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家人什么地方像 动物? 小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的?对你有什么 启发?
(2)请小作者发表感言。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生动?(留心生活,注意积 累。)
2. 文章欣赏。选出网页上评价最高的两篇文章,让学生欣赏。
(1)让小作者读自己的作文。 (2)浏览跟帖评价的内容。 (3)你认为这篇文章里的动物写得好在哪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来评 价他人的习作,既是进一步指导本次习作,拓 展思路,吸收他人的智慧,同时也是提升学生 评价习作的能力,进一步明白如何写好家人和 动物之间的相似处。小作者现身发表感言对学 生写好作文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活动六:回归“动物”
1. 评一评。把你写的作文带回家读给家 人听一听,请家人评价一下写得像不像。
2. 改一改。在家人评价的基础上,自己再修改习作。
语文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共4页。
小学习作:小小“动物园”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习作:小小“动物园”一等奖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借助绘本,初识“相似点”,借助教材,理解“相似点”,拾级而上,写清“相似点”,微课破难点,擦亮“相似点”,交流修改,内化方法,绘本延伸,完善小小“动物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小动物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