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课题】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课型:新授课 | |||||||||||||||
主备: | 审核: | 时间: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
【教学重点】农业区位因素 | ||||||||||||||||
【教学难点】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考引入:“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1世纪初,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自主学习】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生产活动 (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水源 保证农作物收成 地形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土壤 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2)人文因素 ①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③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高考链接] (1)气候条件中的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农业生产有利。 (2)平原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和林果业;丘陵、山地适合发展林果业。 (3)郊区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4)光照和热量条件既联系密切,也有区别。对同一地区来说,光照充足的时候热量也丰富,但不同地区之间比较时,二者不一定呈现这种正相关,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四川盆地的光照并不充足,但气温高,热量足。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国防建设方面的影响,导致了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且这种增加速度还在逐渐加快着。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是由于各项政策和军事措施的调整带来的,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由于国内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巩固练习】 (1)农业区位就是影响其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 ) (3)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 (4)柑橘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这是由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造成的。( ) (5)下列适宜立体农业布局模式的是( ) A.黄河三角洲 B.山东丘陵 C.江西千烟洲 D.珠江三角洲 提示: (1)× 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2)×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3)× 自然因素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一方面,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可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一方面,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4)√ 柑橘是亚热带水果,苹果是温带水果,由于我国南北方气温的差异,柑橘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5)C [江西千烟洲地区地表起伏大,山地自然条件垂直分异,农作物分布可随海拔有所不同,因此适合采取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探究一】 农业区位因素 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采用“红薯无土栽培连续结薯技术”在温室的大棚架上种红薯,能让红薯秧子想长多大就有多大,想在哪儿结薯就能在哪儿结。红薯能悬空生长,需要先培养在营养液里生长根系,再供给植株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当薯蔓上膨大的红薯采收后,对薯秧生长没有影响。空中结薯的好处是避免了采收红薯连秧一起收获的一次性弊端,只要保留薯秧就能实现连续收获和优质高产。 问题1 (综合思维)农田中的红薯种植需要依靠哪些自然因素? 提示:土壤、地形、水源、气候等。 问题2 (综合思维)温室中红薯能悬空生长,能说明农业生产可以不依赖自然条件而进行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温室中红薯能悬空生长,没有了土壤,但却是营养液提供了土壤能提供的营养物质,可以说自然因素属于基础因素。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温室中空中红薯可以使红薯高产,充分说明了何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示:科学技术因素。 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它可能是某个地区的优势条件,也可能是限制条件。具体案例如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国防建设因素,使这片土地拥有了强大的自保能力,使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但是随着农村、城镇的发展和科技的飞跃,农民们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种生存模式,农业区也渐渐地发展起来。 【探究一】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大棚的发源地,海南是北京乃至全国的蔬菜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 (综合思维)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提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问题2 (区域认知)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 提示: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较丰富,一年四季可连续生产。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 问题3 (综合思维)蔬菜大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试分析寿光发展蔬菜大棚的有利条件。 提示:热量(气温)。寿光冬季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技术水平高。 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分析思路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地价高低。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所以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禽蛋、蔬菜等。 (2)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鱼塘、果园、蔬菜、棉粮等。 (3)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有花卉、蔬菜等。 (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要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易变质,因此,花卉、乳牛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5)环境因素。畜禽养殖不宜靠近飞机场,噪声影响畜禽正常生长。
【课堂检测】 1.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反季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2)浙江温州和海南岛两地发展西瓜种植,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平原广大 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都是亚热带气候 D.雨热同期,气象灾害少 (1)C (2)B [第(1)题,温州瓜农“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由此可见,其生产主要在冬季。第(2)题,浙江温州及海南岛都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平原面积狭小;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两地都是季风气候,气象灾害频繁;两地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游和科技正演绎着一场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下图为西安周边某县建立的农业产业园,融合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体验观光农业,无土栽培、无公害化生产、采摘游、家庭农场、订单式的私人配送与定制等手段,让农产品价格翻了几番,采用智能温棚控制技术,为农户带来“四季不断”的收入。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智能温棚改造了农业生产中的哪些要素 ( ) A.热量、光照、土壤 B.土壤、热量、光照 C.热量、水分、土壤 D.热量、光照、湿度 (2)导致当地农业生产形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气候变暖 ②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③交通运输的发展 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⑤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⑥农业生产私有化 A.②⑤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1)D (2)C [第(1)题,根据材料,西安地处北方,但智能温棚使得农业生产四季不断,因此该技术改造了农业生产中气候条件,如热量、光照、湿度等,选D。第(2)题,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而且全球变暖也没有使得北方冬温达到可以露天种植,A错;交通运输的发展拓展了产品的市场但不会引发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业生产私有化有违事实。促使农业生产形式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科技提供可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市场,选C。 |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表格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