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3.6《运动的小车》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943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3.6《运动的小车》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943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教案
展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3.6《运动的小车》教案
课题
运动的小车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2.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2.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重点
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了解能量的存在。
难点
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不同速度的运动物体具有不同的能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视频导入,观看《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视频资料。运动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它们都具有能量。
运动的物体
能量表现
飞行的子弹
击穿物体
踢飞的足球
打碎玻璃
呼啸的狂风
将大树连根拔起
奔腾的江水
驱动水轮转动
运动的汽车撞在树上或其他物体上,会产生破坏,说明运动的汽车具有很大的能量;气球运动起来也可以带动其他物体,所以运动的气球也有能量。
表示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可分为动能、势能(重力能)、热能(热量)、电能、光能、化学能(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核能等。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如踢出去的足球打碎玻璃,这是足球动能的作用;电力可以带动洗衣机运转,这是电能的作用。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并思考、交流哪些现象能说明小车具有能量,再列举其他具有能量的物体。
为学生提供一些生动的运动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什么样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什么现象,可以说明物体具有能量?能量对我们的生活有
什么影响?
2.科学探索
探索一:敲击实验。
实验目的:体验挥动橡皮槌带来的能量。
实验材料:橡皮槌、音叉。
实验步骤:(1)第一次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
(2) 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
(3)说一说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记录:橡皮槌敲击实验记录单
敲击次数
敲击程度
实验现象
第一次
轻轻地
敲击
音叉发出轻微的响声,用手触摸音又有振动的感觉
第二次
重重地
敲击
音叉发出急促的响声,用手触摸音叉,振动感觉明显加快、变强
实验结论:挥动的橡皮槌具有能量,而且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观看《敲击实验》视频资料。
探索二:撞击实验。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实验目的:探究小车的运动速度与撞击力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车、木块、木板、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小旗或其他标记。
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器材,用小旗或其他标记记录木块的起始位置,让小车从第一个比较高的坡度的斜面上自由滑下来,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在木块被撞后的位置再放置一个小旗或其他标记,测量两个小旗或其他标记之间的距离。
(2) 让小车从第二高的坡度的斜面(高于第一次)上自由滑下来,记录木块被撞前后的位置,均用小旗或其他标记标记,测量两个小旗或其他标记之间的距离。(3)让小车从第三高的坡度的斜面(高于第二次)上自由滑 下来,记录木块被撞前后的位置,均用小旗或其他标记标记,测量两个小旗或其他标记之间的距离。
撞击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单:
实验次数
木块被撞距离
实验一
2厘米
实验二
2.6厘米
实验三
3厘米
实验现象:第三次实验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最远,其次是第二次实验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最短的是第一次实验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快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 远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大 )。
观看《撞击实验》、《运动小车能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视频资料。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学生实验,交流总结实验结果。
观看视频。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学生实验,交流总结实验结果。
观看视频。
第一个活动是敲击实验,需要学生用感官去观察、判断,通过观察声音的大小来推断能量的大小。
第二个活动是撞击实验,需要学生测量简单的实验数据,学生通过观察距离的远近,来推断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大小。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不同速度的运动物体具有不同的能量。
旨在让学生形成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的意识。
3.科学研讨
研讨一: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橡皮槌静止时不具有能量,只有当它被举起敲击(运动)后才具有能量,我们通过观察敲击的物体的变化发现它具有能量。小车静止时也不具有能量,只有当它运动起来才具有能量,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它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撞击木块,使木块行驶一段距离。木块本身是不会运动的,通过撞击获得能量,才能运动起来。所以橡皮槌和小车都是运动的时候具有能量。
研讨二: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量,可以说通过小车撞击木块的实验得知,斜面坡度越大,小车行驶得越快,滑落下来撞击木块的距离也越远,木块行驶的距离就能说明它们具有能量的大小。所以,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快,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讨论、交流、回答。
讨论、交流、回答。
让学生明白一切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让学生用实验数据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里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让学生在通过实验后,能用数据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4.拓展提高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告诉学生自然界的能量存在形式丰富多彩;告诉学生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等。
板书
3.6运动的小车
敲击实验 撞击实验
运动 能量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能量还存储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6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运动的小车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 (2017)6.运动的小车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6.运动的小车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