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
展开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块融化 B. 玻璃破碎 C. 煤气燃烧 D. 铁丝弯曲
2.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面粉 C. 蔗糖 D. 花生油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茶饮料 B. 矿泉水 C. 纯牛奶 D. 蒸馏水
4. 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氧气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5.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点燃酒精灯
C. 取用液体药品 D. 加热液体
6. 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煤 B. 酒精 C. 石油 D. 天然气
7. 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A. 分子质量很小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隔
8. 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 B. 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
C. 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D. 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9. 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是( )
A. 该物质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 B.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 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
10. 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为:①NaCl、②Cl2、③HClO、④R、⑤Cl2O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KClO3 B. Ca(ClO)2 C. HClO4 D. KCl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
11. 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
(1)①2个铁离子 ______ ;
②3个氨分子 ______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轻的气体 ______ ;
②能作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 ______ ;
③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 ______ 。
12.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B是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 g.
13. 高纯硅是制造计算机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硅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______元素.
(2)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未来新能源,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3)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高温 Si+2R↑,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写“升高”或“降低”).
(4)生产高纯硅可用三氯硅烷(SiHCl3).三氯硅烷在空气中极易燃烧,燃烧时可观察到有红色火焰和白色烟,生成物为二氧化硅、氯化氢和氯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将适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g大理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再将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同时测量2分钟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120
石灰水增加的质量/g
0
3.0
5.0
6.0
6.6
6.6
6.6
(1)共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 g.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15. 下面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③怎样验满氧气? ______ 。
(2)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铜),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已知:CuO+H2=△Cu+H2O;D1、D2、D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
①仪器D3的作用是 ______ 。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③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不纯的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g,通入氢气充分反应后,若仪器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增加1.8g,则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 ______ 。若不连接D1,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煤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铁丝弯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牛奶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掌握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答案】D
【解析】解:A、茶饮料中含有水、茶碱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C、纯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D.
茶饮料、矿泉水、纯牛奶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4.【答案】B
【解析】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烟尘是指可吸入颗粒物。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对空气无污染。
故选:B。
根据空气的污染途径和空气的污染物来回答本题,要记住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
5.【答案】C
【解析】解:A、用量通量液体时,视线要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量筒刻度上的数字;故A不正确;
B、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对燃,易引起火灾;故B不正确;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桌面;故C正确;
D、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冲着自己或他人。故D不正确。
故选:C。
A、用量通量液体时,读数应平视;
B、酒精灯不能对燃;
C、取用液体药品的图示规范;
D、使用酒精灯加热的火焰位置和试管口冲的方向不对.
本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四个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实验能力.
6.【答案】B
【解析】解:A、煤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酒精可用粮食来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C、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知识,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答案】C
【解析】解: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C。
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这一基本特征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现象。
8.【答案】A
【解析】解: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炭雕是由活性炭做成的,是一种灰黑色多孔性固体、质轻,具有可燃性,应远离火源。活性炭是多孔性固体具有吸附有毒气体的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长期保存使用。
故选:A。
对一些常见的物质的性质的考察,无论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熟记教材重点非常必要.
碳和碳的化合物可以说是化学中最庞大的家族之一.炭的使用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特别是生活中常用的与碳有关的物质都必须掌握.
9.【答案】D
【解析】解:A、莽草酸由22个原子构成,说法,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混淆,故A错误;
B、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4:10:8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 B错误;
C、莽草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0):(16×5)=1:8,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莽草酸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故D正确。
故选:D。
A、一个莽草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B、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7):(1×10):(16×5)=84:10:80
C、莽草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0):(16×5)=1:8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莽草酸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有机物的定义.
10.【答案】A
【解析】解:已知Na为+1价、H为+1价、O为−2价,设①NaCl③HClO⑤Cl2O7中Cl元素化合价分别为x1、x3、x5,
根据①NaCl可计算Cl元素化合价x1 (+1)+x1=0 x1=−1
根据③HClO可计算Cl元素化合价x3 (+1)+x3+(−2)=0 x3=+1
根据⑤Cl2O7可计算Cl元素化合价x5 x5×2+(−2)×7=0 x5=+7
单质中化合价为0,②Cl2中Cl元素化合价为0;
因此,可得出:物质是按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列;则④R中Cl元素化合价应在+1和+7之间;
A、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a (+1)+a+(−2)×3=0 a=+5,Cl元素化合价应在+1和+7之间,故A正确;
B、Ca(ClO)2中Cl元素化合价b (+2)+b×2+(−2)×2=0 b=+1,Cl元素化合价应不在+1和+7之间,故B不正确;
C、HClO4中Cl元素化合价c (+1)+c+(−2)×4=0 c=+7,Cl元素化合价应不在+1和+7之间,故C不正确;
D、KCl中Cl元素化合价d (+1)+d=0 d=−1,Cl元素化合价应不在+1和+7之间,故D不正确;
故选:A。
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出①②③⑤四种物质中Cl元素的化合价,并找出物质排列与Cl元素化合价的关系;依据这一关系,确定所给选项的四种物质中Cl元素化合价符合这一规律的物质.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已知元素化合价可求得未知元素化合价;单质中元素化合价规定为0.
11.【答案】2Fe3+ 3NH3 H2 CO Hg
【解析】解:(1)①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 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
②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分子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式的个数;3个氨分子表示为3NH3;
(2)①最轻的气体为氢气,化学式为H2;
②能作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
③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为汞,化学式为Hg。
故答案为:(1)2Fe3+;3NH3;
(2)H2;CO;Hg。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2.【答案】(1)氯化钠
(2)不饱和;54.2
【解析】解:(1)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由溶解度表可以看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B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能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故降到30℃时能溶解45.8g硝酸钾,故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00g−45.8g=54.2g.
故答案为:(1)氯化钠;
(2)不饱和;54.2.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非金属 氧(或O) 化合反应 CO 降低 SiHCl3+O2− 点燃 SiO2+HCl+Cl2
【解析】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其次是硅元素,硅元素是“石”字旁为固态非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非金属、氧(或O);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2C− 高温 Si+2R↑,反应前Si、O、C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为1、2、2,而反应后Si、O、C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为1、0、0,所以在物质R的2个分子中应含有2个O原子和2个C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CO;反应物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中硅元素化合价为零价,所以反应后化合价降低;故答案为:CO、降低
(3)“三氯硅烷在空气中极易燃烧,燃烧时可观察到有红色火焰和白色烟,生成物为二氧化硅、氯化氢和氯气”,即在点燃条件下,三氯硅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氯化氢和氯气;故答案为:SiHCl3+O2− 点燃 SiO2+HCl+Cl2.
(1)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
(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R的分子构成及化学式;反应物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中硅元素化合价为零价
(3)根据题中对反应的描述,判断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从而完成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也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推断物质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也可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4.【答案】6.6
【解析】解:(1)由图表数据可知,共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6.6g;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 g
10044=x6.6g
x=15 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5g20g×100%=75%
故答案为:(1)6.6(2)答: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1)由图表数据可知,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到80s时不再变化,说明CO2气体已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就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2)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5.【答案】ADE 2H2O2=MnO2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仪器D2 Zn+H2SO4=ZnSO4+H2↑ 80% 偏大
【解析】解:(1)①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装置D干燥氧气,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干燥的氧气;故答案为:ADE;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2)①仪器D3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仪器D2;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仪器D2;
②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仪器D2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水的质量,设氧化铜的质量为x,则:
CuO+H2=△Cu+H2O
80 18
x 1.8g
8018=x1.8g
x=8g
则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8g10g×100%=80%
装置D1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若不连接D1,则装置D2增大的质量偏大,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偏大;
故答案为:80%;偏大。
(1)①根据氧气的制取、干燥与收集来分析;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③根据氧气的性质与验满方法来分析;
(2)①根据仪器的作用来分析;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③根据题干数据以及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计算。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链接和气体的除杂和干燥,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的计算等,综合性比较强.有关的计算要正确,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g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中考化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中考化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