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 选必三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达标测试卷 A卷 基础夯实(含答案)
展开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A卷 基础夯实—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材料中的“宫殿”位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确定基本商品的价格,限定利率在20%,保证度量衡的信誉,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典( )
A.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在一定程度上关注社会保障
C.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在司法方面偏袒城市的居民
3.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关于阿拉伯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给东方带来了伊斯兰文化
C.广泛翻译希腊、波斯的典籍 D.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4.阿拉伯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是因为( )
A.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是印度人发明的
C.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 D.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据此可知( )
A.农业的发展繁荣推动了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埃及的社会矛盾
C.《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D.《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6.“在法律上称作‘人’的人,为‘阿维鲁’(全权自由民),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部分地包括自耕农和手工业者。该等级虽然被法律确认为人,但在其内部,人格并不平等,并且与国王之间的关系为人与神的关系。”材料中的“阿维鲁”应属于( )
A.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B.古代印度列国时代
C.古代雅典城邦时期 D.古罗马共和国时期
7.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记载了在远古时期,希腊人在诸神的支持下,凭借智慧最终攻克了特洛伊城。19世纪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发掘出了古特洛伊城的遗址及其在公元前12世纪遭受战争的痕迹。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古希腊主流思想是神灵崇拜 B.《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考古结果最能反映历史真实 D.《荷马史诗》的描述属于历史纪实
8.荷马史诗中写到,俄底修斯在经过地府时遇见了已经死去的阿喀琉斯统率着地府的鬼魂们,对他大加赞赏。阿喀珑斯却回答说:“我宁愿活在世上,那样也比统率所有死人的灵魂要好。”这表明古希腊( )
A.宗教观念影响逐渐式微 B.文化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人民重视关注现实生活 D.神话传说成为文学主题
9.古代希腊,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类以及其情感、人性和人的尊严进行描述和礼赞;在艺术作品中对于人身体美的赞扬,以及在古典建筑中“维特鲁威人体”对人的弘扬;智者学派曾说道:“人本身最为重要,其余之物皆为人类劳作之产物”。这表明古代希腊( )
A.肯定人性和人的欲望 B.充满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
C.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蕴 D.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0.陶片放逐法本意是将那些公认的危害分子驱逐出境,但结果却剥夺了仅为犯罪嫌疑人的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 )
A.使雅典民主政治出现了危机 B.失去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
C.激化了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 D.背离了维护民主政治的初衷
11.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城邦就是正义的城邦,城邦里的每个公民也都具有了相应的美德:统治者具有了智慧,护卫者的美德是勇敢,生产者的美德是节制。而正义则是所有美德中最高的一种德性。由此可知,柏拉图( )
A.认为美德可以逐渐养成 B.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
C.要求按照职业分享权力 D.提倡德性并追求正义
12.《十二铜表法》对丧葬的开支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不得给死者穿超过三件寿衣,不得雇佣超过十名鼓手,不许使用太大的花环。《法尼乌斯法》则规定宴会的人数不得超过五人,宴会不得使用超过100磅的银器餐具。据此可知,古罗马法律( )
A.法理过于严苛 B.有引导社会风气的作用
C.蕴含理性精神 D.注重维护社会伦理道德
13.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玛雅文明从开始到鼎盛再到最后衰亡,经历了7000多年历史
B.公元8世纪,既是玛雅文明达到顶峰的时期,也是玛雅文明衰落之时
C.城市规模扩大和神庙、纪念碑的建造标志着玛雅文明的兴盛
D.玛雅地区如果不发生干旱,玛雅文明就永远不会衰落
14.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
15.独立培育出包括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在内等多种农作物的居民是( )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古埃及人
16.有印度学者认为,“印度生活在多层面中,不同世纪并存在我们的土地上,印度有些地区和世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有些地方还固守着传统”“印度社会民主制度与宗教传统、寺庙圣所与科学基地、理性与迷茫都是那么对立地、难以理解地交织在一起,这是印度文化奇异的景观”。这反映印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 B.本土性与世界性结合
C.宗教性与科学性结合 D.多样性与包容性结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在634年到750年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的特点,分析其积极影响。(1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亚非欧文化的加工厂。在希腊文明中,处处可见其他文化的影子。例如,古希腊一度没有文字,后来在吸收腓尼基的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希腊字母;古希腊建筑多以木头和泥石为建筑材料,后来学习埃及人以大理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古希腊的宗教神话和文学的根源,可以在西亚文化中找到。
——摘编自孙博《浅析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材料二:亚历山大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摘编自人教版《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时期文化措施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影响。(14分)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材料中的“宫殿”位于尼罗河流域。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选:A。
2.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提供的相关规定,实际上是通过政权对社会保障的关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B项正确。A项错在“最完备”,《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材料与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不符,排除C项;在司法方面偏袒城市的居民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因此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是阿拉伯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被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D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B、C两项与题干中的命名无关,均排除。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到侵犯,否则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因此,《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繁荣与法律规定的关系,排除A项;“有效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解析:材料“我宁愿活在世上,那样也比统率所有死人的灵魂要好”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说明古希腊文化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B项正确;材料与宗教观念无关,且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宗教,排除A项;材料与重视关注现实生活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文学的主题,排除D项。故选:B。
9.答案:C
解析:考查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由材料中“对人类以及其情感、人性和人的尊严进行描述和礼赞”“对于人身体美的赞扬”以及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本身最为重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文明的突出特征是以“人”为主,这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项符合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故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充满人文关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故排除B、D两项。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来看,印第安文明内部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缺乏交流,导致发展缓慢,C正确;印第安文明内部交流很少,不等于没有任何交流,A错误;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印第安文明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理环境制约了印第安文明的发展,而非导致印第安文明衰落,D错误。
1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不合题意,排除。
16.答案:D
解析:印度存在“发达”和“传统”“民主与宗教”“寺庙圣所与科学基地”“理性与迷茫”等多个层面文化的对立、交织,反映印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多样性与包容性结合,D项正确。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未准确理解多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印度文化的世界性,排除B项;宗教性与科学性结合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其最突出的特点,排除C项。
17、答案:(1)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2)特点:以新航路开辟为开始的标志;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范围涉及新旧大陆(整个世界);以欧洲人为主导,主要是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积极影响:经济文化交流范围扩大;物种交流频繁;人口的世界性流动增加;促进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思想的传播;推动文明的转型;世界联系加强,整体世界逐渐形成。
(3)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和友谊;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推动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解析:(1)依据材料一“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归纳出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依据材料一“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归纳出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依据材料一“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归纳出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归纳出以新航路开辟为开始的标志;依据材料二“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归纳出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依据材料二“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归纳出范围涉及新旧大陆;依据材料三“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归纳出以欧洲人为主导;依据材料三“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归纳出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第二小问“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二“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归纳出经济文化交流范围扩大以及物种交流频繁;依据材料二“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从人口流动、世界联系、文化传播和文明转型等角度归纳回答。(3)依据材料中文明传播的作用从世界各民族的联系、世界连为一体以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角度作答即可。
18.答案:(1)特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包容性强)。
(2)目的:维护帝国统治;缓和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展示政权合法性与正统性的需要。
影响:扩大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与管理,维护了帝国的稳定;为东西方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风俗习惯的相互适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认识:要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注重吸纳其他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亚非欧文化的加工厂”可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包容性强)。(2)目的:结合亚历山大文化措施的出发点可知维护帝国统治;缓和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展示政权合法性与正统性的需要。影响:从政治、文明交流等方面分析,可知扩大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与管理,维护了帝国的稳定;为东西方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风俗习惯的相互适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认识:结合所学文化传承相关知识可知要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注重吸纳其他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