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节人口迁移课后训练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635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节人口迁移课后训练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635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节人口迁移课后训练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635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省际流向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
D.从上海流往四川
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甲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乙地较高的经济水平
D.甲地优美的环境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民工流动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由乡村到城市。湖南距离广东较近,且经济发展水平比广东落后,所以民工多由湖南向广东流动。第2题,根据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可知,甲是迁出地,有推力因素;乙是迁入地,有拉力因素。乙地工资待遇低,不利于吸引人口迁入;严格的户籍制度不利于人口迁移;乙地经济水平高,会吸引人口迁入;甲地环境优美,人口迁出少。
每年10月,王先生都会从太原飞到海口,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每年,我国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3~4题。
3.此类人口流动的原因与下列选项相似的是( )
A.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B.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美国东北部老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4.针对这种“候鸟”现象,目前海口地区急需( )
A.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B.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C.整治环境污染
D.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太原冬季寒冷,王先生到海口过冬是受气候因素影响,这与美国东北部老人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相似。第4题,由材料可知,这种“候鸟”现象主要出现在老人群体中,海口急需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6.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5.D 6.A
解析:第5题,从年龄段看,19~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最可能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第6题,甲年龄段人口是随父母进行迁移,以年龄特征分析,与乙年龄段人口相关性最为明显。
读某市2019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图甲)和2019年从业人员构成图(图乙),完成7~8题。
甲
乙
7.下列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8.人口迁入对该市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由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可知,2019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会出现婚育方面的问题。第8题,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迁入,会增加城市就业、环境、服务设施等的压力。
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下图示意某年份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甲)和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乙)。读图,完成9~10题。
甲
乙
9.影响人口迁入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
A.文化教育 B.自然环境
C.移民政策 D.经济水平
10.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 )
A.高端制造业
B.电子商务业
C.低端服务业
D.教育培训业
答案:9.D 10.C
解析:第9题,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10题,迁入日本的人口中,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占比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
11.读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时期一和时期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2)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怎样的?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答案:(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从乡村到城市。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解析:第(1)题,时期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时期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第(2)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第(3)题,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对乡村的有利影响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对乡村的不利影响是造成乡村的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等级考素养提升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2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原因可能是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第2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迁入较多,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
某年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285人,同比增长2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较往年有所提升。下表为该区春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据此完成3~5题。
户籍地 | 性别 | 年龄 | ||||||
外地 | 本地 | 男 | 女 | 16~ 45岁 | 46~ 59岁 | 60岁 及以上 | ||
312 人 | 70 人 | 262 人 | 120 人 | 330 人 | 48 人 | 4人 | ||
技能 | 就业 | 文化程度 | ||||||
有 | 无 | 小学及 以下 | 初中 | 高中 | 大专 及以上 | |||
90 人 | 292 人 | 300 人 | 82 人 | 94 人 | 187 人 | 80 人 | 21 人 | |
3.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
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B.以返城、返乡目的为主
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
4.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较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人口增多
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就业环境改善
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5.春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给该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城镇化进程
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
D.解决“民工荒”问题
答案:3.A 4.C 5.A
解析:第3题,根据表中信息,该区流动人口年龄以16~45岁为主,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且在该区有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春节后流动人口较往年增加,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第5题,根据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低、男女比例不协调,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等可以推断该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结构还没有完成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较低,还需要较多廉价劳动力。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批农民工,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
(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两地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严重。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
(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解析:第(1)题,“候鸟”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环境、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获知。第(2)题,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其商品棉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主要集中在8—10月。第(3)题,影响人口流入山西和云南的因素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前上海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没有生态赤字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图示反映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山地可能是,图中曲线反映的地区可能是,澳大利亚的居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成都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