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称: 17.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科目:小学语文备课人:廖郡平单位:叙州区蕨溪泥南小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17课。课文主要讲小猴子下山见一样爱一样,爱一样扔一样,最后落得个两手空空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认识与手有关的字,并能做动作。 会写“块”、“非”、“常”三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块”、“非”、“常”三个字。2.结合文中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同学们,还记得是谁以为月亮掉进井里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与小猴子有关的课文,你们预习了吗?请说一说课题。 3.师板书课题。生1:小猴子。生2:《小猴子下山》。生举手书空课题并读课题。用提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二)检查预习、熟悉课文 1.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插图?请你们在书上标注好。2 .这篇课文讲了小猴子下山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事呢?3.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有空着手回家呢? 4.师小结。 学生1: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5幅插图。学生2:小猴子下山看见了玉米掰玉米、看见桃子扔玉米摘桃子、看见西瓜扔桃子摘西瓜、看见小兔子扔西瓜追兔子。学生3:小猴子看见一样爱一样,最后看见了小兔子他把西瓜扔了,兔子也没追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学生4:..... 1.通过提问让生回答,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和熟悉课文的情况。2.训练学生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三)认读生字、学写字 孩子们,你们会读这篇课文的生字吗?请你们来讲讲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与手有关的字是哪些呢?并做一下动作。谁来展示一下呢? 请看这三个字“块”、“非”、“常”,你们是怎样记住的呢? 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 生1:我是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来记生字的。生2:我先记与手有关的字,再记忆另外的字。抽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生3:说说那些是与手有关的字,并做动作。生认读要写的字“块”、“非”、“常”。 生1:我用快乐的快换偏旁记住的一块的块的。 生2:我用“高”与“常”作比较来记住“常”的。生在书上规范书写。 检查生识字情况,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书写能力。 (四)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记故事 1.孩子们,这篇课文你会朗读了吗? 2.你能不看书借助图片把故事讲出来吗? 3.师听学生讲后点评。 生读课文。 生在小组内讲故事。3.生在班级展示。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记忆力。(五)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学会了三个字的书写,我们知道了小猴子为什么最后只有空着手回家去,我们可不要当小猴子哟,记得复习学过的知识哟!六、作业 把课文读熟悉,借助图片把故事讲给大人听。 规范书写“块”、“非”、“常”各一排。 七、板书设计 小 猴 子 下 山 看见了玉米掰玉米看见桃子(扔玉米)摘桃子看见西瓜(扔桃子)摘西瓜看见小兔子(扔西瓜)追兔子 最后——空着手回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