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练 (含解析)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及答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1.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重点)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难点)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
(1)表达式:F=kma,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2)国际单位制中:F=ma.
二、力的单位
1.比例系数k的意义
(1)在F=kma中,k的选取有一定的任意性.
(2)在国际单位制中k=1,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式中F、m、a的单位分别为N、kg、m/s2.
2.国际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3.1 N的定义:将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规定为1 N,即1 N=1__kg·m/s2.
思维辨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大.( )
(2)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质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 )
(3)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
(4)关于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kma中的比例系数k,
①力F的单位用N时等于1.( )
②在国际单位制中才等于1.( )
③加速度单位用m/s2时等于1.( )
提示:(1)× (2)× (3)√ (4)①× ②√ ③×
基础理解
(1)(2019·殷都校级月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能跟它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反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任一个力的大小都成正比
D.当物体的质量改变时,若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则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提示:选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方向跟它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故A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就一定产生加速度,故B错误;物体实际加速度的大小与它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成正比,故C错误;采用正交分解法可知,当物体的质量改变时,若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则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故D正确.
(2)力F作用于甲物体(质量为m1)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1,此力作用于乙物体(质量为m2)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2,若将甲、乙两个物体合在一起,仍受此力的作用,则产生的加速度是( )
A. B.
C. D.
提示:选C.力F作用于甲物体时,F=m1a1①
力F作用于乙物体时,F=m2a2②
力F作用于甲、乙组成的整体时,F=(m1+m2)a3③
解①②③式得a3=,故选项C正确.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问题导引
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动,请思考: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力就能产生加速度,但为什么箱子一直没动呢?
(2)如果箱底光滑,当拉力作用在箱子上的瞬间,箱子是否立刻获得加速度?是否立刻获得速度?
要点提示 (1)牛顿第二定律F=ma中的力F指的是物体受的合力,尽管小明对箱子有一个拉力作用,但箱子受的合力为零,所以不能产生加速度.
(2)加速度与力之间是瞬时对应关系,有力就立刻获得加速度,但速度的获得,需要一段时间,故不能立刻获得速度.
【核心深化】
1.表达式F=ma的理解
(1)单位统一:表达式中F、m、a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必须是国际单位.
(2)F的含义:F是合力时,加速度a指的是合加速度,即物体的加速度;F是某个力时,加速度a是该力产生的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性质
理解
因果性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矢量性
F=ma是一个矢量式.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它受到的合力方向决定,且总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瞬时性
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同体性
F=ma中F、m、a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独立性
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相对性
物体的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考系而言的,即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3.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
定义式
a=
它给出了测量物体的加速度的方法
决定式
a=
它揭示了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及影响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关键能力1 对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的理解
(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思路点拨] (1)F由物体受力情况决定.
(2)m由物体自身决定.
(3)a由m和F共同决定.
[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可由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计算,但并不由它们决定,A错误.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由物体本身决定,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m可由其他两个量求得,故C、D正确.
[答案] CD
关键能力2 合外力、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思路点拨] 加速度的变化要看所受合外力的变化,而速度的变化要看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所以此题最好先找出物体A运动过程中的平衡位置,然后再分析平衡位置左右两侧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解析] 力F作用在A上的开始阶段,弹簧弹力kx较小,合力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速度增大,而合力(F-kx)随x增大而减小,加速度也减小,当F=kx以后,随物体A向左运动,弹力kx大于F,合力方向与速度反向,速度减小,而加速度a随x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只有C正确.
[答案] C
1.关于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的三大误区
误认为先有力,
后有加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同时产生的,不分先后
误认为质量与
力成正比,与加
速度成反比
物体的质量m是由自身决定的,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运动的加速度无关
误认为作用力与
m和a都成正比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
2.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达标练习】
1.(多选)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公式F=ma中,各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
B.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只决定于这一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而与这之前或之后的受力无关
C.公式F=ma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a实际上是作用于该物体上每一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
解析:选BC.F、m和a必须选取统一的国际单位,才可写成F=ma的形式,否则比例系数k≠1,所以选项A错误;牛顿第二定律表述的是某一时刻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它既表明F、m和a三者数值上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表明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是一致的,即矢量对应关系,而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知,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将各自产生一个加速度,与其他力的作用无关,物体的加速度是每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故选项C正确.
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竖直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在小球与弹簧开始接触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B.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
D.速度一直减小,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C.在接触的第一个阶段mg>kx,F合=mg-kx,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向下运动,x逐渐增大,所以F合逐渐减小,由a=得,a=,方向竖直向下,且逐渐减小,又因为这一阶段a与v都竖直向下,所以v逐渐增大.当mg=kx时,F合=0,a=0,此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小球继续向下运动,mgμmgcos θ,将F分解,则Fsin θ>μFcos θ,动力的增加大于阻力的增加,加速度变大,故C错误,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2.(2019·武汉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倾角θ=37°的光滑固定斜面自由下滑.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2)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木块加速度大小.
解析:(1)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木块受重力mg、支持力FN两个力作用,合外力大小为mgsin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ma1,所以a1=gsin θ=10×0.6 m/s2=6 m/s2.
(2)若斜面粗糙,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x方向上(沿斜面方向)
mgsin θ-Ff=ma2①
在y方向上(垂直斜面方向)FN=mgcos θ②
又因为Ff=μFN③
由①②③得a2=gsin θ-μgcos θ=(10×0.6-0.5×10×0.8) m/s2=2 m/s2.
答案:(1)6 m/s2 (2)2 m/s2
13.2019年1月3日,中国的“嫦娥四号”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面100 m高度的A点时,利用发动机的反推力作用悬停,用自身的三维成像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障碍检测,选出月面C点为最安全的着陆点.此时,探测器调整发动机的反推力,沿水平方向从静止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再以相同加速度大小匀减速直线运动,刚好在C点正上方的B点减速为零.已知AB长10 m,从A到B的运动时间为20 s,探测器总质量为300 kg(忽略喷气对探测器质量的影响),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地球表面的,求探测器:
(1)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2)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3)匀减速运动时发动机的反推力大小.
解析:(1)探测器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为
== m/s=0.5 m/s
最大速度vm=2=1.0 m/s;
(2)加速时间t1==10 s
加速度大小a==0.1 m/s2;
(3)x轴方向的合力:Fx=ma=30 N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
F==10 N≈500 N.
答案:(1)1.0 m/s (2)0.1 m/s2 (3)500 N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4 力学单位制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本单位,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思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