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1. 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的贡献率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实现碳替代,应开发利用新能源
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碳循环
C. 为实现碳减排,应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和储存,有助于实现碳封存
2.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织衣布 B. 晒海盐 C. 钉木舟 D. 炼生铁
3. 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氯化钠 B. 蒸馏水 C. 二氧化碳 D. 金刚石
4. 精准测量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中国科学家是( )
A. 道尔顿 B. 屠呦呦 C. 侯德榜 D. 张青莲
5.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 B. 苏打 C. 面粉 D. 泥沙
6. 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B.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做气体干燥剂
C.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补钙剂
7.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元素Al B. 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C. 氖气Ne D. 2个氮原子N2
8. 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蒸馏 B. 消毒 C. 吸附 D. 沉淀
9.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钒为非金属元素 B. 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
C. 钒原子中子数为23 D.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10. 布洛芬的化学式为C13H18O2,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功效,可用于缓解轻度疼痛。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18:2 B. 由3种元素组成
C. 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 如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④②
B. 当②中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C. ③称量粗盐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质量
D. 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液体
12.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一定是碱溶液
B. 原子不带电,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3. 2022年11月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燃烧不一定都要有氧气参与
B. 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C. 该反应中甲、乙的微粒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质量均不变
14. 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种关系。表格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
序号
X
Y
Z
A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学反应
B
酸
碱
化合物
C
钠盐
碳酸盐
盐
D
氧化物
含氧化合物
化合物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防锈
②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①冬天用煤炉取暖,应保证室内通风
②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物质鉴别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水体污染
①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②用点燃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A. A B. B C. C D. D
1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S→O2SO2 B. CuO→H2SO4CuSO4
C. Fe2O3→盐酸FeCl2 D. CO2→CaCl2CaCO3
17. 如图为NH4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NH4H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20℃时,NH4HCO3和Na2C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80℃时,NH4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D. B点时Na2CO3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18. 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SO4杂质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C
鉴别化肥NH4Cl和KCl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
19. 在2023年江苏省化学实验调研比赛上,有选手做了“泥土蜡烛”的创新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当石蜡沸腾后,石蜡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蜡燃烧的原理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B. 该实验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C. 泥土可以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D. 泥土中有较多孔隙,能形成毛细管输送蜡烛蒸气
20. 已知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防毒面具的化学供氧剂,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氧气。在密闭的容器中,将6.6g二氧化碳与一定质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变为3.8g,(已知相同温度时,气体的分子数与气压呈正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原理:2Na2O2+2CO2=2Na2CO3+O2
B. 3.8g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质量比11:8
C. 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为纯净的Na2CO3质量为15.9g
D. 此方法供氧后潜艇内部气体压强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
21. 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
(1)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青菜
b.馒头
c.鸡蛋
(2)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食用霉变的食品
b.常喝牛奶或豆浆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3)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对人体有害。使用味精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加味精时,尽量控制酸碱性呈中性或弱酸性② ______ 。
2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热水壶用久后壶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厨房中能除水垢的物质是 ______ 。
(2)洗涤剂可把餐具洗干净,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______ 功能。
(3)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 ______ 有关。
23.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铜丝、铝丝常用作电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 ______ 性。
(2)锂−海水电池常用作潜艇的储备电源。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 ______ 。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4. 蛇纹石矿可以看做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备碱式碳酸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难溶性碱或难溶性碳酸盐加热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1)蛇纹石加酸溶解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任写一个反应)。
(2)进行环节I时,需控制溶液pH=6~7(有关沉淀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此时没有产生沉淀的离子是 ______ (写离子符号)。
(3)从沉淀混合物A中经过一些操作可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具体操作是: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13,然后过滤、洗涤、 ______ (填操作名称),得到的红色氧化物是 ______ 。
(4)物质循环使用,能节约资源。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______ 。
(5)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aMg(OH)2⋅bMgCO3⋅cH2O,取4.66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g和1.76gCO2,则b:c的值为 ______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5.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很多区域的土壤是盐碱土,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在人们世代改良之下,荒地变粮仓,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任务一:识别盐碱土
资料:盐土和碱土的统称为盐碱地。盐土,含有较多NaCl和MgCl2、Na2SO4的盐渍土;碱土,含有较多NaCl和Na2CO3、NaHCO3的碱渍土。
实验:
(1)小程同学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探究土壤是否为盐碱土。
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土壤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再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试剂。
溶液变红
样品呈碱性
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______ 。
样品中含Na2SO4
(2)反思:小东同学认为仅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样品中含Na2SO4,应补充实验: ______ (请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任务二:改良盐碱土
(3)降盐
土壤降盐,主要有淡水洗盐、生物改盐和良肥降盐等方法。所谓淡水洗盐,就是向土壤浇灌淡水,溶解表层土壤中的盐类,然后渗入地下或流入沟渠中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量量。另外自然条件(如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位等)也对表层土壤含盐量影响较大。如图是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表层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①该区域土壤含盐量最高是 ______ 月份,试分析该月土壤含盐量高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
(4)调碱
土壤调碱,主要是减少土壤中碳酸钠的含量,常用的调碱剂有石膏、磷石膏、氯化钙和柠檬酸等。小东同学做了氯化钙调碱的模拟实验,取50g10.6%的碳酸钠溶液,边滴加氯化钙溶液边搅拌,至溶液恰好为中性时,共用去氯化钙溶液20g。试计算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增肥
土壤增肥,利用秸秆是重要途径。秸秆焚烧,能产生草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另含多种营养元素,但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秸秆还田,能腐熟产生有机肥,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但也造成土壤病菌增多,作物易生病虫害。近年来,人们逐渐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如图。
①碳酸钾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 ______ 。
②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燃料的优点是 ______ 。
③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秸秆焚烧简便易行且增加土壤肥力,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大量应用
b.秸秆还田有诸多优点,但要加强田间管理
c.秸秆利用的趋势是向多元化发展
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6.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是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浊液,该农药的化学原理是熟石灰与硫酸铜起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和硫酸钙。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SO4,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悬浊液的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的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低浓度的铜离子,铜离子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
配制波尔多液时,硫酸铜、生石灰的比例及加水多少,要根据树种或品种对硫酸铜和石灰的敏感程度以及防治对象、用药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定。配制波尔多液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倒药液时,不可搞错次序,否则配制的药液会随即沉淀,失效。
(1)CuSO4中S的化合价为 ______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波尔多液的化学原理: ______ 。
(3)农业生产中,不直接喷洒硫酸铜溶液来杀灭病虫害的原因是 ______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不能用铁等金属器皿来配制波尔多液
b.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比例
c.配制波尔多液,应先在容器中倒入石灰水,再倒入硫酸铜溶液
d.如误食波尔多液,应大量食用鸡蛋清、牛奶或糖水来缓解症状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7. 某兴趣小组利用蜡烛进行探究实验。
(1)探究白烟的成分
实验装置如图,将牛角管尖端部分深入蜡烛内焰和焰心的交界处,用注射器在另一端抽取白烟,待白烟充满整个牛角管时,将牛角管放在外焰处,然后推注射器,可以观察到白烟燃烧。待牛角管冷却后,可以观察到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石蜡。
①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石蜡的物理性质: ______ (任写一点)。
②白烟的成分是 ______ 。
(2)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图1,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通过传感器获得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
①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 反应。
②由实验可知,白磷燃烧所需的氧气最低浓度 ______ 蜡烛燃烧所需的氧气最低浓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③滴入水,白磷开始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 。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8.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常用于洗涤合成纤维、动物纤维、合成树脂纤维等衣物,不损伤面料,不泛黄。某兴趣小组在过碳酸钠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许多气泡。小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过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猜想假设】
小东:该气体可能含有O2、N2、CO2。
小程:不可能含有N2,因为 ______ 。
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______
气体中含CO2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铜网
铜网表面变黑
气体中含O2
探究二:测定产生气体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点燃条件下镁条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与碳。
方法1:用如图1装置测定气体中氧气含量。
小组分析后一致认为不可行,原因是 ______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方法2:用如图2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①抽取140mL的气体,缓缓地从a处通入装置中。
②实验结束后,排入量筒中的溶液体积为56mL。
结论:产生气体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为 ______ 。
【拓展延伸】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图2集气瓶中左侧导管口略高于右侧导管口的原因是 ______ 。
(3)过碳酸钠在放入热水中比冷水中产生气泡速率快的原因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由饼状图可知,碳替代占比为47%,所以为实现碳替代,应开发利用新能源,故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故B正确;
C.为实现碳减排,应该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而不是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故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有助于实现碳封存,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碳替代占比为47%,所以为实现碳替代,应开发利用新能源进行分析;
B、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进行分析;
C、根据为实现碳减排,应该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D
【解析】解:A、织衣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晒海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钉木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炼生铁过程中生铁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A
【解析】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蒸馏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道尔顿是英国人,突出贡献是提出原子论,该选项错误。
B、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该选项错误。
C、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该选项错误。
D、张青莲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该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答案】B
【解析】解:A、植物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苏打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泥沙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石墨可制作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软,与其具有导电性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做气体干燥剂,与腐蚀性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与微溶于水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离子,能被人体吸收,因此用作补钙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故A错误;
B.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两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故B错误;
C.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氖气表示为Ne,故C正确;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D错误;
故选:C。
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8.【答案】A
【解析】解:A.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符合题意;
B.消毒只能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不合题意;
C.吸附可除去水中色素、有异味杂物、有毒杂质等,所得水仍含有其它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不合题意;
D.沉淀只能沉降掉较大的固体颗粒,所得水中还会含较小的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等,不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操作后水的组成,判断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熟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所涉及的原理或变化,对于此问题的解答是必备的知识基础。
9.【答案】B
【解析】解:A、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3;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23,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布洛芬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8:(16×2)=78:9:16,故A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布洛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布洛芬由布洛芬分子构成,布洛芬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C正确;
D、布洛芬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8:(16×2)=78:9:16,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布洛芬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②,故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③称量粗盐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碱溶液呈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是盐,水溶液也是碱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B、原子不带电,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也有可能是中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碳酸盐与酸反应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A、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不带电的微粒,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3.【答案】C
【解析】解:A、根据题中信息,没有氧气发生了燃烧,燃烧不一定都要有氧气参与,故A正确;
B、有氮气生成,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乙的微粒个数比为1:2,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质量均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为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如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因此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A错误。
B、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和碱是并列关系;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化合物与酸、碱属于包含关系,故B正确。
C、碳酸钠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故钠盐和碳酸盐属于交叉关系,故C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故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图示可知,X和Y是并列关系,Z与X、Y是包含关系,结合所涉及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X、Y、Z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各概念的特征与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①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故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防锈,正确;②亚硝酸钠(工业用盐)有毒,不适合腌制食品,不正确,故A错误;
B.①冬天用煤炉取暖,应保证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正确;②室内着火,不应立即打开门窗,会达到空气流通,使火势更旺,不正确,故B错误;
C.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正确;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水体污染,正确,故C正确;
D.①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用水可以鉴别,正确;②点燃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中都会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错误,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根据物质的性质、联系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环境保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6.【答案】B
【解析】解:A、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常温下无法反应,转化不能实现,故A不正确;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转化能实现,故B正确;
C、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法一步生成氯化亚铁,转化不能实现,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能与氯化钙反应,转化不能实现,故D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7.【答案】D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NH4H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20℃时,NH4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80℃时,NH4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故C正确;
D、温度高于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B点时Na2CO3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仍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C
【解析】解:A.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都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不能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故B不正确;
C.NH4Cl能够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KCl与熟石灰不反应,所以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能够鉴别化肥NH4Cl和KCl,故C正确;
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的方法是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钾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都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进行分析;
C、根据NH4Cl能够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KCl与熟石灰不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9.【答案】C
【解析】解: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当石蜡沸腾后,石蜡由液态变成气态,石蜡燃烧,说法正确;
B、该实验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说法正确;
C、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说法错误;
D、泥土中有较多孔隙,能形成毛细管输送蜡烛蒸气,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燃烧来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泥土的结构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20.【答案】C
【解析】解:设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反应的过氧化钠质量为y,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
2CO2+2Na2O2=2Na2CO3+O2△m
88 156 212 32 88−32=56
x y z m 6.6g−3.8g=2.8g
8856= x2.8g
x=4.4g
15656=y2.8g
y=7.8g
21256=z2.8g
z=10.6g
3256=m2.8g
m=1.6g
由计算结果可知,
A、反应原理:2Na2O2+2CO2=2Na2CO3+O2,故A正确;
B、3.8g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质量比2.2g:1.6g=11:8,故B正确;
C、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为纯净的Na2CO3质量为10.6g,故C错误;
D、每2体积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1体积的氧气,所以此方法供氧后潜艇内部气体压强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差量关系求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然后依次进行分析。
找准反应前后气体的差量关系求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1.【答案】c b 避免120℃以上长时间加热
【解析】解:(1)①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
b、馒头中富含糖类;
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2)a、食用霉变的食品不正确,因为霉变的食品中有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毒素,故A错;
b、牛奶或豆浆中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常喝牛奶或豆浆有利健康,故B正确;
c、甲醛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不能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故C错;
(3)味精的鲜味在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对人体有害,应注意以下问题:加味精时,尽量控制酸碱性呈中性或弱酸性;避免120℃以上长时间加热。
故答案为:(1)c;
(2)b;
(3)避免120℃以上长时间加热。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以及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霉变食品和甲醛的毒性进行分析;
(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含有的营养素,知道常见的有害物质。
22.【答案】食醋或CH3COOH 乳化 压强
【解析】解:(1)食醋中的醋酸能与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则可用食醋除水垢;
(2)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则能除油污;
(3)打开汽水瓶盖,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有大量气泡冒出,则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故答案为:(1)食醋或CH3COOH;
(2)乳化;
(3)压强。
(1)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难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厨房中能洗涤除去水垢的物质是食醋进行分析;
(2)根据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进行分析;
(3)根据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导电 2Li+2H2O=2LiOH+H2↑ 银、铜、锌或Zn、Cu、Ag
【解析】解:(1)铜丝、铝丝常用作电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锂一水电池常用作潜艇的储备电源。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该单质气体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2H2O=2LiOH+H2↑。
(3)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能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再和硝酸铜反应产生铜,而银和铜都不能与盐酸产生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锌,此时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锌。
故答案为:
(1)导电性;
(2)2Li+2H2O=2LiOH+H2↑;
(3)银、铜、锌或Zn、Cu、Ag。
(1)根据铜丝、铝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来分析;
(3)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能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再和硝酸铜反应产生铜,而银和铜都不能与盐酸产生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锌,此时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MgO+2HCl=MgCl2+H2O或Fe2O3+6HCl=2FeCl3+3H2O或Al2O3+6HCl=2AlCl3+3H2O Mg2+ 加热 氧化铁 二氧化碳 1:1
【解析】解:(1)蛇纹石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加入稀盐酸溶解,其中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Al2O3+6HCl=2AlCl3+3H2O;(任写一个)
(2)由图分析可知,溶液pH控制在6~7之间时,Fe3+和Al3+均产生沉淀,而Mg2+在pH>8开始沉淀,所以没有产生沉淀的离子是Mg2+;
(3)经过(2)中操作除去了Mg2+,沉淀物A中主要成分为Fe(OH)3和Al(OH)3,从沉淀混合物A中经过一些操作可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具体操作是: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13,沉淀物中只剩Fe(OH)3,然后过滤、洗涤、灼烧,根据“难溶性碱或难溶性碳酸盐加热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可知氢氧化铁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得到的红色氧化物是氧化铁;
(4)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Ⅱ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氢镁受热分解又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5)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得到物质MgO、H2O和CO2;所以2.00g为MgO的质量,则 n(MgO)=2.00g40g/mol=0.05mol,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则n(CO2)=1.76g44g/mol=0.04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4.66g碱式碳酸镁中含有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也为n(MgCO3)=0.04mol,则碳酸镁的质量为84g/mol×0.08mol=3.36g;0.04mol碳酸镁中含有0.04mol Mg2+,再根据镁离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镁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0.04mol=0.01mol,氢氧化镁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mol×0.01mol=0.58g;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m(H2O)M(H2O)=4.66g−2.00g−0.04mol×44g/mol18g/mol=0.05mol,则4.66g碱式碳酸镁中含有水的物质的量n(H2O)=0.05mol−0.01mol=0.04mol,所以该碱式碳酸镁中b:c=n(MgCO3):n(H2O)=0.04mol:0.04mol=1:1。
故答案为:(1)MgO+2HCl=MgCl2+H2O或Fe2O3+6HCl=2FeCl3+3H2O或Al2O3+6HCl=2AlCl3+3H2O;
(2)Mg2+;
(3)加热;氧化铁;
(4)二氧化碳;
(5)1:1。
(1)根据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溶液pH控制在6~7之间时,Fe3+和Al3+均产生沉淀,而Mg2+在pH>8开始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难溶性碱或难溶性碳酸盐加热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进行分析。
(4)根据步骤Ⅱ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氢镁受热分解又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5)根据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得到物质MgO、H2O和CO2,碳原子守恒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5.【答案】酚酞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取上述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仍有沉淀未溶解;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 6 6月份温度高,蒸发量大(或地下水高),降水量较低 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 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bc
【解析】解:(1)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取土壤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再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说明样品呈碱性;
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钡为白色沉淀;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含有Na2SO4;
(2)碳酸钠也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因此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足以证明样品中含Na2SO4,由于硫酸钡溶液不溶于稀盐酸,碳酸钡会与稀盐酸反应,则可以补充:取上述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仍有沉淀未溶解/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合理即可),可证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样品中含有Na2SO4;
(3)由示意图分析可知,土壤含盐量在六月份达到顶峰,说明该区域土壤含盐量最高是6月份;根据自然条件(如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位等)也对表层土壤含盐量影响较大,6月份温度高,蒸发量大(或地下水高),降水量较低,可能导致该月土壤含盐量高;
(4)m(Na2CO3)=50g×10.6%=5.3g。
设氯化钙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11
5.3g x
106111=5.3gx
x=5.55g
ω=m溶质m溶液×100%=5.55g20g×100%=27.75%
答: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7.75%。
(5)①碳酸钾属于钾肥,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
②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燃料能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环境污染;
③a、秸秆焚烧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不能大量应用,错误;
b、秸秆还田,能腐熟产生有机肥,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但也造成土壤病菌增多,作物易生病虫害,因此秸秆还田要加强田间管理,正确;
c、秸秆的综合利用向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发展,利用趋势逐渐多元化,正确。
故答案为:(1)酚酞;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上述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仍有沉淀未溶解;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
(3)6;6月份温度高,蒸发量大(或地下水高),降水量较低。
(4)27.75%。
(5)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bc。
(1)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碳酸钠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3)由示意图分析可知,土壤含盐量在六月份达到顶峰,说明该区域土壤含盐量最高是6月份;根据自然条件(如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位等)也对表层土壤含盐量影响较大,6月份温度高,蒸发量大(或地下水高),降水量较低,可能导致该月土壤含盐量高;
(4)根据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5)碳酸钾属于钾肥,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燃料能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环境污染;秸秆焚烧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不能大量应用;秸秆还田,能腐熟产生有机肥,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但也造成土壤病菌增多,作物易生病虫害,因此秸秆还田要加强田间管理;秸秆的综合利用向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发展,利用趋势逐渐多元化。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6 Ca(OH)2+2CuSO4=Cu2(OH)2SO4↓+CaSO4 溶液无粘着性,不易吸附在作物表面 abc
【解析】解:(1)CuSO4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x+(−2)×4=0,解得x=+6。
(2)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CuSO4=Cu2(OH)2SO4↓+CaSO4。
(3)由于硫酸铜溶液无粘着性,不易吸附在作物表面,则不直接喷洒硫酸铜溶液来杀灭病虫害。
(4)a、由于铁能与硫酸铜反应,则不能用铁等金属器皿来配制波尔多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资料可知,配制波尔多液时,硫酸铜、生石灰的比例及加水多少,要根据树种或品种对硫酸铜和石灰的敏感程度以及防治对象、用药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定,则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比例,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配制波尔多液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则应先在容器中倒入石灰水,再倒入硫酸铜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误食波尔多液时,应大量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清、牛奶等,但食用糖水无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1)+6;
(2)Ca(OH)2+2CuSO4=Cu2(OH)2SO4↓+CaSO4;
(3)溶液无粘着性,不易吸附在作物表面;
(4)abc。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2)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和硫酸钠,据此解答;
(3)硫酸铜溶液无粘着性,据此分析;
(4)依据硫酸铜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与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27.【答案】密度比水小 石蜡蒸气冷凝后的固体颗粒 化合 低于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解:(1)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石蜡,则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该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即可体现,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为:密度比水小;
②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白烟具有可燃性,则白烟为石蜡蒸气冷凝后的固体颗粒;故答案为:石蜡蒸气冷凝后的固体颗粒;
(2)①白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则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
②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蜡烛熄灭后白磷还能燃烧,则说明白磷燃烧所需的氧气最低浓度低于蜡烛燃烧所需的氧气最低浓度;故答案为:低于;
③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加入水反应后为白磷燃烧提供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本题考查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辨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理性质与化学的本质及物质燃烧的条件即可解答。
28.【答案】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40% CO2+2NaOH=Na2CO3+H2O 防止氧气从右侧导管口逸出 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解析】解:【猜想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所不会生成氮气;
【进行实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是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阅资料】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镁与氧气、二氧化碳都能反应,若用镁完成实验,会使测量值偏大,故用图1装置测定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可行,原因是、,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氧气逸出液面,在集气瓶顶部聚集,将液体排入量筒中,所以根据进入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可判断出氧气的体积为56mL,故产生气体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为56mL140mL×100%=40%;
【拓展延伸】(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图2集气瓶中左侧导管口略高于右侧导管口的原因是防止氧气从右侧导管口逸出;
(3)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反应越快,产生气泡速率快,故过碳酸钠在放入热水中比冷水中产生气泡速率快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故答案为:【猜想假设】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查阅资料】、;40%;
【拓展延伸】(1)CO2+2NaOH=Na2CO3+H2O;
(2)防止氧气从右侧导管口逸出;
(3)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猜想假设】根据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解答;
【进行实验】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分析解答;
【查阅资料】根据镁与氧气、二氧化碳都能反应来分析解答;根据进入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在除以抽取的气体体积即可;
【拓展延伸】(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来分析解答;
(2)根据氧气可能从右侧导管口逸出来分析解答;
(3)根据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反应越快,产生气泡速率快来分析解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硕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94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硕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94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学校盥洗室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以下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