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2 手 指 (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 指  (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页
    22 手 指  (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页
    22 手 指  (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时目标,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 手 指教材分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说理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细读文本,发现有以下特质:1.结构清晰明了。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开门见山,指出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再具体描写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姿态、作用和性格。最后总结全文,并阐明了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2.语言风趣幽默。从外形到作用,将小小的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如写大拇指的形状是“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让人觉得幽默中带着亲切。再如写中指、食指和无名指的关系,想到故事中的人物——关公、关平、周仓,既写出中指的高大,也表现出三根手指的关系。类似的风趣语言在文中比比皆是,体现作者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四道课后题形成助学系统,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3.立意内蕴丰富。“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文章结尾才引出道理,原来写手指不是目的,写人也不是目的,传递的哲理才是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注意联系写作背景。学情分析从学习基础来说,五年级的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提取信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他们对文中手指的姿态和作用,通过自主学习是能够感受到的。从学习兴趣来说,本文条理清楚,语言文字浅显易懂,而且幽默风趣,学生读来定是兴趣盎然的。从学习难度来说,在感知语言的风趣上,学生是初步接触,体会起来有难度,还需要老师点拨指导。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弦”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窈窕、附庸”等词语的意思。2.抓关键词,合作填表,借作业本图示概括出五指的姿态作用性格特点,感受五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3.运用批注对比等方式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练习仿写人的五官。4.通过文中的五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联系生活及背景资料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生活哲理。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3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准确认读“弦”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窈窕、附庸”等词语的意思。2.抓关键词,合作填表,借作业本图示概括出五指的姿态作用性格特点,感受五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3.运用批注对比等方式品味语言,借助关键语句,对比学习二三段,体会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感受语言的风趣。教学过程板块一:漫画导入  初读课文1.欣赏漫画,了解作者。(1)初谈印象。预设:夸张中带点幽默有趣(2)出示课件,了解作者信息。丰子恺的漫画和文章都非常有趣。我们以前学过他的《白鹅》,今天要学习他写的一篇特别有趣的文章。(齐读课题)2.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出示要求: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②边读边思考: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2)学习字词。①依次出示词组●第一组: 窈窕  直直落落  相貌堂皇  曲线优美  体态秀丽提示:读准字音“窈窕;感知“貌”字的演变,并指导书写。第二组:按琴弦  揿电铃  搔痒  取秽物  拧螺丝  解纽扣  研脂粉  提示:做动作理解“搔痒、揿电铃”。第三组:吃苦耐劳  机敏  养尊处优 略为扶衬  能力薄弱  附庸 提示:联系上下文、结合词典的义项理解“附庸”,并指导书写“庸”。②齐读词语,说说发现:第一组是描写手指姿态的,第二组是描写手指作用的,第三组是对手指的评价。(3)借中心句,梳理课文内容。①交流中心句。②齐读中心句,梳理文章结构。3.小结:抓中心句是我们梳理课文内容的好方法。那么,五根手指有什么样的姿态作用和性格呢?板块二:合作填表  细数“长短”1.填表格,理特点。学习建议一:默读课文,用“——”划出手指的样貌特点,用“~~”划出手指的作用,同桌合作,提取关键信息,完成《作业本》第3题表格。如果请你在表格最右边加一列“性格”,你会怎么填。   2.导学提炼方法。(1)指名读第2段。(2)反馈交流。预设1:大拇指的样貌特点,提炼“算不上美”或“矮胖肥大”预设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最肯吃苦。提炼方法:圈画关键词。预设3:大拇指的作用,提炼方法:借助关键词句概括。3.用方法,合作填表。名称样貌特点作用性格大拇指矮胖肥大干吃力活最肯吃苦食指直落强硬工作复杂勇敢机敏中指相貌堂皇略为扶衬喜欢邀功无名指  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贪图享乐(1)请一对同桌展示表格。不统一关键词,准确恰当即可,鼓励学生个性化概括。(填表参考上图(2)横竖观察表格,说说发现预设1:每个手指写法相似,先写姿态,再写作用和性格;预设2:作家笔下,五指的样貌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3)回读中心句。4.小结:原来,作者是从姿态、作用、性格三方面来写手指的。板块三:品读语言  感受风趣1.出示自学要求:学习建议二:默读第2自然段,描写大拇指的哪些语言让你觉得特别有趣?画画关键词句,做做批注。2.品读批注,交流反馈。在学生充分批注和交流的基础上,聚焦以下句子。(1)聚焦“姿态之趣”。出示语句: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①朗读:抓关键词“算不上美”,读出大拇指的特点。②点拨:刚才有孩子说,大拇指的样子特别有趣,那作者是怎样写出有趣的?(通篇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③出示插图,齐读提升:你看,如果给大拇指加上五官,不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吗?我们再读读大拇指有趣的姿态。(2)聚焦“性格之趣”。出示语句: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①完成手指卡:作者是怎么写出大拇指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特点呢?师生合作完成手指卡。
    ②谈发现:看看手指卡,你有什么发现呢预设1:作者举了六个例子写出大拇指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特点;预设2:重活累活都叫大拇指干,比如按琴弦、抵住水、按住血、顶东西、翻书页、揿电铃,使我觉得大拇指特别能干,特别有趣。预设3:这里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连续用了六个“叫他”,写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读来让人觉得很有意思。预设4:“相帮、死力、拼命、用劲”这些词读来特别有趣,写出大拇指对工作尽职尽责。
    ③师生分读,感受有趣:我们把手指卡的短语再送回句子中,一起来读读。同学们读标粗部分,其他部分由老师来读。         继续发现写法:先概括后举例。(3)联系生活,想象画面:①读着这样的语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大拇指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地工作着。预设2: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大拇指尽职尽责工作的身影。②感受到了大拇指的默默无闻、不好大喜功的特点,这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预设:环卫工人、建设工人、矿工……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圈画关键词找有趣的语言作批注,再想象画面,体会到了大拇指鲜明的特点,也感受到了作者语言风趣的特点。来,我们再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板块四:对比阅读  体会风趣1.小组学习,出示任务。学习建议三:独学:默读第3自然段,你从哪些语言感受到食指的有趣的,圈画关键词句,完成手指卡。(《作业本》第4题的第1小题。)合学:对比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语言、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反馈交流手指卡。学生说说有趣的词句并指导朗读。3.想象画面。读着这样的语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4.交流异同。(1)相同之处。①顺序:都是先写姿态,再写作用性格。②语言描写都很有趣。都运用了排比、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④也用了举例的方法写出食指的工作复杂和行动机敏。(2)不同之处:情感变化——写大拇指的时候由抑到扬再到抑,写食指的时候先抑后扬。5.完成《作业本》:写第4题的第(2)小题并交流点评。6.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大拇指、食指的姿态作用性格,体会到了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特点。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下节课学习。作业布置课内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题。课外作业:观察人的五官,罗列姿态和作用,想一想用哪些有趣的语言,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批注品味语言,了解其他三个手指的特点,体会作者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2.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练习仿写人的五官。3.通过文中的五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联系生活及背景资料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生活哲理。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  回顾学法1.联作业本,复习字词(1)学生完成作业本第2题。(2)交流后齐读句子。2.回顾学法: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按照“圈画词句——完成手指卡——想象画面——朗读品味”四个步骤展开学习。板块二: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1.合作学习从第4—5自然段中,任选一个自然段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开展学习,合作探究语言之趣。学习建议一:独学:(1)默读第4-5自然段,想一想文章举了哪些例子写出手指的特点。请圈画词句,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手指卡填一填。        (2)再次默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留心哪个句子或词语最有趣,在书上做批注。    合学: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1)举例之趣:交流“手指卡”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就是这样巧妙地运用了“举例”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手指的样貌特点和作用。(2)修辞之趣:如比喻,把中指比作关公,食指和无名指比作关平、周仓,时刻保护跟随中指,将三指关系描述得相当传神。(3)“漫画笔法”之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这句略带夸张的话语,放大了中指身材的曼妙和地位的高贵,却又不含明显的批评和谴责,含蓄中尽显中指的优越感和幸福感。(4)读着描写这三个手指的语言,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5)指导朗读。3.链接想象:学到这里,你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请完成作业本第3题后半部分。(1)学生完成作业本。(2)反馈交流,预设:●大拇指:吃苦耐劳的清洁工、农民、学校门卫、厨师(干又脏又累的活);●食指:科学家、消防员、警察、军人、扫雷兵、技术工人(危险、复杂)。●中指——保安簇拥的老板、明星,菲佣照顾左右的贵妇人等。●无名指、小指——唱戏中的小姐,舞台上的舞蹈家等。(3)小结:这样一读一比较,我们就发现了不同,还想到了不同的人,真是太有趣了。板块三:联读资料  感悟哲理1.建构话题:你觉得作者最喜欢哪根手指?   预设1:从内容来讲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者是一样喜欢的。预设2:从段落安排来看,大拇指、食指、中指、各写一段,字数相当,喜欢的程度也相当。而无名指和小指合起来写一段,喜欢的程度相对弱一些。   预设3:从开头和结尾来看,作者应该是一视同仁的。2.联读资料,感悟哲理。(1)顺接话题,试说道理:看来,作者对五根手指是一视同仁的。同学们,这是一篇有意思的说理散文,那文章中蕴含着什么道理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①相机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齐读后试说。②反馈交流。预设:无论是手指,还是我们大家,团结就是力量。(2)补充资料,感悟哲理。①学生默读资料: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或许会体会得更加深刻。②思考:丰子恺的一生中,经历了战乱,离别……如此人生境遇,何来幽默风趣?预设:他仁慈,对手指“无爱憎在其中”,对人也一视同仁;豁达,注重团结;知道面对困难就要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3.小结:原来,作者借“五根手指团结一致成为了一个拳头”来说理,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再读最后一段。板块四:拓展迁移  仿写五官1.引导:普普通通的手指,在作家丰子恺笔下是那样的趣味盎然。人的手上有五指,人的脸上有眉、眼、耳、鼻、口五官。学习建议二:请你观察五官的外形,联系五官的姿态和作用,选其中一个,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写一段话。2.交流写话。             3.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课文语言,仿写人的五官,感受丰子恺文章风趣幽默的特点。这个单元篇章页就有这样一句话,读——“风趣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学生读)愿我们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习作中运用这种表达,让自己的谈吐、文笔风趣幽默起来,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作业布置课内作业:熟读课文,把你认为语言风趣的句子摘抄到采蜜本上。课外作业:阅读《小学生丰子恺读本》。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手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手指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 入 新 课,初读课 文,再读感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食指的姿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