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57化学与STSE(2)
展开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57化学与STSE(2)
一、单选题
1.(2022·安徽·模拟预测)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场科技冬奥会,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科技的密切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氢燃料电池为能源的客车,其排放物无污染,符合“碳中和”理念
B.用石墨烯材质做衣服里料,保暖御寒效果好,石墨烯为有机功能高分子材料
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利用了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蒸发需吸收大量的热
D.制造“飞扬”火炬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该材料质轻且坚固
2.(2022·安徽马鞍山·统考三模)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催化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b2+、Cu2+、 Cd2+、 Hg2+等
D.“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新型高温结构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3.(2022·安徽淮南·统考二模)N-异丙基丙烯酰胺可形成一种高分子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温敏特性(如下下图所示),其结构中具有亲水性的酰胺基和疏水性的异丙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高分子膜 B.升温时高分子膜中有O-H键的形成
C.高分子膜在低温时以亲水作用为主 D.高分子膜在高温时会发生体积收缩
4.(2022·安徽淮南·统考二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被誉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从清洁能源到环保材料,化学高科技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环保节能安全无毒
B.颁奖礼服内胆添加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C.滑雪服采用的剪切增稠流体材料可有效减小空气阻力
D.冬奥火炬“飞扬”外壳采用的是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
5.(2022·安徽宣城·二模)2021年9月24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性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到淀粉的全合成。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HA和淀粉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完全相同
B.反应①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升高温度一定会加快反应②的反应速率
D.反应③属于加成反应
6.(2022·安徽淮北·统考二模)北京冬奥会多措并举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理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奥运村生活垃圾焚烧尾气经脱硫脱硝后排放,能减少空气污染
B.氢能源大巴车使用光伏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做燃料,低碳且环保
C.因防疫需要,大量使用一次性口罩、防护服等,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D.循环使用CO2制冰技术,比传统制冷剂氟利昂更加环保
7.(2022·安徽合肥·统考三模)2022年2月4日,万众瞩目的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冬奥会尽显化学高科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清废团队工作服采用饮料瓶再生材质(rPET),该材质属于高分子材料
B.“战袍”内层添加石墨烯片用于保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
C.速滑馆采用的碲化镉发电玻璃,该玻璃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滑雪头盔的复合材料中含玻璃纤维,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8.(2022·安徽宣城·二模)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冬奥会上有许多“化学元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冬奥场馆建筑应用了新材料碲化镉发电玻璃,其中碲和镉均属于过渡元素
B.颁奖礼服和比赛服装中分别用到的石墨烯和聚氨酯材料,二者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代替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剂,有利于保护大气臭氧层
D.火炬使用氢气为燃料实现了零排放,加入钠盐等因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美丽的焰色
9.(2022·安徽合肥·统考二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运动健儿的“竞技场”,也是前沿科技的“试验田”。下列有关北京冬奥会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奥礼服内胆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烯烃类物质
B.“冰丝带”冬奥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利用了二氧化碳分解吸热原理
C.火炬“飞扬”使用清洁的氢燃料,利用焰色反应给火焰着色,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D.冬奥餐厅使用了安全的可降解餐具,其材料聚乳酸是由乳酸合成的有机高分子
10.(2022·安徽蚌埠·统考三模)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本届冬奥会背后蕴含了很多科技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颁奖礼服内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和C60是同位素
B.冬奥火炬“飞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氢能属于新能源
C.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壳使用了有机硅橡胶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
D.国家速滑馆的冰面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11.(2022·安徽黄山·统考二模)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用氢气为燃料,耐高温碳纤维材料为外壳,铝合金为点火段材料,辅以可调节火焰颜色的“配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作燃料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B.碳纤维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铝合金密度小、易燃
D.含钠元素的“配方”可使火焰呈黄色
12.(2022·安徽马鞍山·统考一模)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液冷散热技术是华为公司首创,石墨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B.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人造太阳)应用的氕、氘、氚互为同位素
C.“地沟油”经处理可生产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变废为宝
D.我国海洋开发走向“深蓝时代”,大型舰船的底部常镶嵌锌块做负极,防止船底腐蚀
13.(2022·安徽淮北·统考一模)铅霜(醋酸铅)又称为铅糖,《本草纲目》中记载:“以铅打成线,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铅霜有甜味,属于强电解质 B.铅打成线可加快铅霜的生成速率
C.制备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制备过程利用了醋酸的挥发性
14.(2021·安徽合肥·统考一模)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B.向高空云中播撒碘化银、干冰等,可进行人工降雨
C.“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片的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硅
D.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钢铁腐蚀,需附加惰性电极作阴极
15.(2021·安徽蚌埠·统考模拟预测)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实现人工合成淀粉的重大突破,为从二氧化碳制造淀粉“打开了一扇窗”,该项研究成果被誉为“0到1的原创性突破”。同时也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B.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过程中不需要其他反应物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污染,可有效促进碳中和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气体
16.(2021·安徽合肥·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与选用的部分仪器相匹配的是
A.将干海带灼烧成海带灰,选用①⑥⑦
B.从的溶液中分离出,选用②③
C.用水来吸收尾气,选用③④
D.配制100g质量分数的溶液,选用③⑤⑥⑧
17.(2021·安徽蚌埠·统考一模)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对其所涉及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船体覆盖的耐高温陶瓷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B.“天问一号”所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使用的主要原料是SiO2
C.航天员所使用的操纵杄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探测器使用了大量的镁铝合金材料,是因为镁铝合金的密度小、强度高
18.(2021·安徽淮北·统考一模)活性炭纤维—纳米银抗菌材料可用于生产医用防护服和口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活性炭纤维具有吸附性,可作纳米银的载体
B.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作用
C.纳米银与片状银化学活性相同
D.活性炭纤维-纳米银抗菌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19.(2021·安徽淮北·统考一模)对下列反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反应 | 解释 |
A | CuCl2+H2S=CuS↓+2HCl | 反应体系中S2-浓度变小 |
B |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 [Ag(NH3)2]OH的碱性比NH3•H2O的弱 |
C |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 生成HCl气体,熵增明显 |
D | NaCl+NH3+H2O+CO2=NH4Cl+NaHCO3↓ | 该实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小 |
A.A B.B C.C D.D
20.(2021·安徽合肥·统考三模)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地沟油不宜食用,但可分馏提取汽油
C.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硝酸铵用于制备医用速冷冰袋,是利用了其溶于水快速吸热的性质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采用氢燃料电池为能源的客车,其排放物无污染,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符合“碳中和”理念,故A正确;
B.石墨烯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属于有机功能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蒸发需吸收大量的热,因此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利用了此性质,故C正确;
D.制造“飞扬”火炬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质轻且坚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B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上述过程属于葡萄糖的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催化裂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纳米铁粉与污水中的Pb2+、Cu2+、 Cd2+、 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达到高效除污的目的,不是因为物理吸附,故C错误;
D.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N-异丙基丙烯酰胺含有碳碳双键,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高分子膜,故A正确;
B.由图知高温时,破坏了氢键,没有O-H键的形成,故B错误;
C.高分子膜在低温主要存在亲水性的酰胺基,以亲水作用为主;故C正确;
D.高分子膜在高温时破坏了氢键,会发生体积收缩,故D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正确;
B.石墨烯属于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增稠流体材料可有效减小空气阻力,可制作滑雪服,故C正确;
D.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制成的微火火炬外壳是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等性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5.D
【详解】A.DHA中双键上C为sp2杂化,另外2个C为sp3杂化,而淀粉中C均为sp3杂化,则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不完全相同,A错误;
B.反应①中,C=O极性键断裂、H-H非极性键断裂,无非极性键的生成,只有极性键的生成,B错误;
C.温度太高,可使酶失去活性,则升高温度,不一定会加快反应②的反应速率,C错误;
D.3分子HCHO生成DHA,产物只有一种,不饱和度减小,该反应为加成反应,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奥运村生活垃圾焚烧尾气经脱硫脱硝后排放,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减少空气污染,故A正确;
B.氢能源大巴车使用光伏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做燃料,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且环保的理念,故B正确;
C.因防疫需要,大量使用一次性口罩、防护服等会形成大量需要处理的垃圾,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故C错误;
D.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制冰相比,循环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可以减少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的使用,可以减少臭氧层的破坏,更加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故D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饮料瓶再生材质(rPET)属于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选项A正确;
B.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B错误;
C.碲化镉发电玻璃是通过吸收可见光,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正确;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8.C
【详解】A.碲是VIA族元素,是主族元素,不属于过渡元素,A错误;
B.石墨烯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代替,可减少氟利昂使用,有利于保护大气臭氧层,C正确;
D.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实现了零排放,而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石墨烯是单层石墨,属于碳单质,A项错误;
B.冰丝带利用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汽化吸收大量热的原理,B项错误;
C.焰色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
D.带有“聚”字的物质,一般均为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
答案选D。
10.B
【详解】A.石墨烯和C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都是人类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都属于新能源,B正确;
C.有机硅橡胶材料属于有机物,而硅酸盐材料为无机物,C错误;
D.制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C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则氢气作燃料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故A正确;
B.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铝合金为点火段材料说明合金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故C错误;
D.钠元素焰色反应的焰色为黄色,则火炬飞扬的火焰呈黄色说明配方中含有钠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A.石墨烯是单层石墨,是碳的单质,不是有机物,故A错误;
B.氕、氘、氚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故B正确;
C.“地沟油”是废弃的油脂,经处理可生产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变废为宝,故C正确;
D.舰船船体是钢铁制成的,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在舰船底部镶嵌锌块可以构成锌铁原电池,锌做负极,被氧化,保护了正极铁,该方法为金属防护的牺牲阳极法,故D正确;
故选A。
13.A
【详解】A.醋酸铅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
B.把铅打成钱是把铅变为片状,增大铅与醋酸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
C.铅霜的制备实际上是铅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铅,氧化铅再和挥发出的醋酸生成铅霜,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分析题干可知,铅没有和醋直接接触,所以是醋酸挥发和铅反应,利用了醋酸的挥发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4.B
【详解】A. 煤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 向高空云中播撒碘化银、干冰等,碘化银提供形成水滴的凝聚中心,干冰气化吸收热量,可进行人工降雨,故B正确;
C. 硅是半导体,“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片的材料主要是硅,故C错误;
D. 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钢铁腐蚀,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故D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A.淀粉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0O5)n,聚合度n值不同,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而二氧化碳无H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一定需要含H的其他反应物,故B错误;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只是减少了SO2的排放,并没有减少CO2的排放,没有促进碳中和,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A。
16.C
【详解】A. 将干海带灼烧成海带灰,要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故A错误;
B. 从的溶液中分离出,应用蒸馏法,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 用水来吸收尾气,HCl极易溶于水,用倒扣的漏斗防止倒吸,选用③④,故C正确;
D. 配制100g质量分数的溶液,不需要用容量瓶,故D错误;
故选C。
17.D
【详解】A.耐高温陶瓷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板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硅,不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的新型无机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镁铝合金的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可用于制作探测器,故D正确;
故选D。
18.C
【详解】A.活性炭纤维具有吸附性,可作纳米银的载体,故A正确;
B.银离子是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作用,故B正确;
C.二者颗粒大小不同,参与反应速率快慢不同,所以化学活性不同,故C错误;
D.复合材料是不同性质的材料经过高科技器材的组合和优化形成的一种全新材料,所以活性炭纤维纳米银抗菌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19.B
【详解】A.H2S属于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2SH++HS-,HS-H++S2-,加入CuCl2,生成CuS沉淀,使体系中的S2-浓度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
B.[Ag(NH3)2]OH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Ag(NH3)2]+和OH-,NH3·H2O为弱碱,部分电离,[Ag(NH3)2]OH的碱性强于NH3·H2O,该反应不是利用碱性强的制取碱性弱的,而是生成更稳定的络合物,故B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固体+液体加热制备气体的反应,混乱度增大,即该反应属于熵增,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碳酸氢钠沉淀,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氯化铵的溶解度,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20.B
【详解】A.煤的气化、液化分别指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煤的干馏指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三者都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
B.地沟油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宜食用,其主要成分是油脂,不是烃类,而汽油主要成分为烃,故不可以分馏地沟油获得汽油,B错误;
C.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为C、H、O三种元素,C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能快速吸收大量热,故可以降温,制备医用速冷冰袋,D正确;
故答案选B。
甘肃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3化学与STSE: 这是一份甘肃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3化学与STSE,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7化学与STSE: 这是一份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7化学与STSE,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7化学与STSE: 这是一份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7化学与STSE,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