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苏教版 (2017)6 生物的变异教案
展开
教学内容 | 6.生物的变异 | 课时安排 | 1-1 | 总课时 | 1 | ||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能够描述人、动物、植物的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 2.通过学习,了解变异的概念,并能归纳概括出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片存在的。 3.通过学习,了解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4.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变异的相关问题。 5.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出探究生物变异现象的完整计划。 6.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做出生物变异意义的合理猜想。 7.在科学探究中,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观点。 8.在科学探究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生物变异问题的相关思路。 9.认识到变异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描述和比较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 难点:归纳概括生物体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 ||||||
教学准备 |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塑料袋、各种各样的米、笔、实验记录单。 | ||||||
授课时间 |
| ||||||
教 学 过 程 | 个 性 化 备 课 | ||||||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 2.对比: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有什么不同特征? 3.学生思考回答。 4.总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之间,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贴板贴:小动物之间 小动物和妈妈 存在不同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植物存在变异现象 1.师:动物存在这样的现象,那植物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接下来呀,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2.图片:各种各样的米。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种米,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3.师:这些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大家觉得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呢? 4.展示观察表格,交流如何填写。 看一看:主要写米的颜色,画一画:主要画米的外形特征,量一量:量米的长度。 5.学生实验观察,每一个学生选择一种米进行观察,过后大家一起总结。 6.汇报交流,总结:不同品种的米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同特征。 7.思考:同样是米,为什么有这么多品种呢? 视频:水稻的起源。 总结:原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野生稻。这些米和它们的祖先野生稻之间存在不同特征。 8.一说:米和动物一样,存在这种现象吗? 学生交流,师总结:野生稻就是亲代,各种各样的米就是子代。米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和亲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特征,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生物的变异。(板书: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人类也存在变异现象 1.对话:那人类是不是也存在变异现象呢? 2.说说:我们和父母,以及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有什么不同? (课前进行调查,让学生拿着表格来进行交流)。 3.问: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我们人类是否存在变异现象呀? 4.结论:人类也存在变异现象,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三)认识生物变异的意义 认识生物变异的意义 1.师:刚才我们在研究米的时候,知道了不同品种的米,是利用野生水稻的变异培育出来的。其实不仅水稻,很多生物都是如此得来的。 2.图片:各种各样的金鱼、康乃馨、玉米都是利用生物变异的技术得来的。 3.思考:通过刚才的几幅图片,你能告诉我生物变异的意义吗? 4.学生交流,师总结:因为生物的变异,才有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多姿多彩的植物,因为有了生物的变异,才有了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 人类对生物变异的合理利用 1.师:因为变异对生物进化意义重大,所以科学家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生物变异的秘密,而且利用生物变异改造了很多生物。 2.视频:科学家利用生物变异对动物的改造。 3.图片:科学家利用生物变异对植物的改造。 4.小结:人类可以利用生物的变异对生物进行改造,从而造福人类。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变异现象都可以利用。这和变异的形式有关。(PPT出示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2.请学生们也举一些例子。 (举例:高茎豌豆的种子偶尔可以培育出矮茎的豌豆,这就是变异。而利用矮茎豌豆的种子继续培育,其后代仍显矮茎的特征,这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因为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变异现象,这种现象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三、 总结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查找一下资料,探索一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在学习中,你会发现生物界更多奇妙的现象,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6.生物的变异现象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 子代的不同个体 存在不同特征 生物的变异 教学反思:
|
| ||||||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5 生物的遗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5 生物的遗传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4 化学家的研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4 化学家的研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3 制作汽水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3 制作汽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