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4851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试卷课件
展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1.学生分析及设计理念 本人所教班级为农村乡镇中学学生,他们认知水平有限,学习习惯不够好,特别是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合理的教学支架,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现有知识水平: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及燃烧现象等一些身边的物质变化引导至潜在知识水平: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辨析。利用教材提供的已有实验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将他们的现有学习水平提高到潜在发展水平。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化学概念的第一课。怎样通过实验探究的手段和科学概括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现有水平引导至潜在水平的关键。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教材加强了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理解。而且,教材注重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充分展示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学好化学是很有必要的。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过程与分析创设情境,感知变化 教师展示图片:雪、云的形成,燃放烟花,蜡烛的燃烧。(学生一看就很熟悉,让他们感知到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学好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物质是可以发生千变万化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去了解物质的变化了吗? (学生精神振作,做好继续学习的准备)演示实验,引导认知 (教师讲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建议)在进行化学研究时,我们通常会采取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我们要学会观察并记录实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的变化去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记录,对新生成的物质做解释说明)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状态或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另外一种物质,老师告诉大家是一种叫氢氧化铜的物质。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1)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 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讲解]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 2、沸点3、密度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完成)1、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 ;物理性质的是 ;化学性质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发光 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2、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3、你根据哪些性质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①酒精和水 ; ②冰和水 ;
③食盐和淀粉 ; ④氨气和碘酒 ;
⑤味精和蔗糖 ; ⑥铜丝和铁丝 ;
⑦氧气和二氧化碳 ; ⑧铜绿和氧化铜 。
教师小结作业:同步练习册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