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本章复习提升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本章复习提升,共9页。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细胞周期判断不清而出错1.(2022天津和平期末)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BC阶段结束时核DNA含量增加一倍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 h易错点2 混淆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2.(2022湖南岳阳期末)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完成该实验解离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细胞处于分裂期②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③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④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⑤为了顺利观察到分裂期细胞,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呈长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再换成高倍镜⑥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连续变化是观察的主要内容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易错点3 混淆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及相关结构的数量变化3.(2022天津耀华中学期末)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增殖(以有丝分裂为例)过程中细胞核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粒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比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4.(2022福建龙岩连城一中月考改编)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D.图4中b可对应图1及图1所示的后一时期易错点4 不能正确认识细胞和细胞核的全能性以及全能性大小比较5.(2022江苏苏州期末)2017年底,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克隆猴是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实现的B.克隆猴的性状表现与供体猴基本相同C.克隆猴的成功说明体细胞具有全能性D.该技术有望增加濒危动物的存活数量6.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的是(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B.蚕豆的叶肉细胞C.蛔虫的受精卵细胞D.蜜蜂的卵细胞 易错点5 不能正确认识个体衰老≠细胞衰老7.下列关于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在衰老的个体,体内没有幼嫩的细胞B.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C.从总体上看,个体的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D.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个体的衰老不同于细胞衰老易错点6 不能正确认识细胞凋亡≠细胞坏死8.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坏死的最终结果是细胞以细胞膜破裂,胞浆外溢而死亡C.凋亡小体在吞噬细胞中水解与溶酶体有关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易混易错练1.B 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占比长,则AB、CD、EF段表示分裂期,BC、DE段表示分裂间期。分裂期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A错误;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错误;一个细胞周期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可用BC+CD或DE+EF表示,D错误。易错分析(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先经过分裂间期,再经过分裂期。(2)分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起点是一次分裂结束后,终点是下一次分裂结束后。2.A 制片之前要用清水通过漂洗洗去解离液,而不是洗去碱性染料,③错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⑤错误;实验用解离液处理时已杀死细胞,因此不可能看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连续变化,⑥错误。易错分析(1)解离后,先漂洗再染色,否则会影响染色效果且易导致解离过度。(2)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到某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连续变化过程。3.A 图中O~a段表示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含量加倍,A正确;动物细胞中,在a~b段、d~e段也含有两组中心粒,不是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粒,B错误;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菌与b~c段细胞均没有核膜和核仁,D错误。4.D 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处于G2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粒的分裂。图4中a、c表示染色体∶DNA=1∶1,a可表示后期和末期,c可表示末期结束;b表示染色体∶DNA=1∶2,可表示前期或中期;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图4中b表示染色体∶DNA=1∶2,可对应图1,但不能对应图1所示的后一个时期(后期),D错误。易错分析核DNA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间和原因不同(1)核DNA数目在分裂间期加倍,原因为DNA复制。(2)染色体数目在后期加倍,原因为着丝粒分裂。5.C 个体性状表现主要由细胞核控制,B正确;克隆猴的成功说明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6.C 蛙的口腔上皮细胞和蚕豆的叶肉细胞属于体细胞,蜜蜂的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细胞的全能性大小的顺序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即受精卵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C符合题意。归纳总结(1)判断细胞是否表现出全能性的方法:如果某生物的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新的有机体或形成该生物的各种细胞,则说明细胞表现出了全能性;否则,说明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动物的体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动物的体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获得动物新个体,可说明动物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2)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之间的关系为: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全能性大小具体表现为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7.C 正在衰老的个体中也有幼嫩的细胞,A错误;在个体的整个发育过程中,体内都有衰老的细胞,B错误;从总体上看,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正确;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个体的衰老等同于细胞衰老,D错误。易错分析(1)单细胞生物个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和死亡。(2)多细胞生物个体:年轻个体中也存在衰老细胞;衰老个体中也存在幼嫩细胞;个体衰老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8.D 细胞坏死的最终结果是细胞以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细胞内容物而死亡,B正确;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可水解凋亡小体,C正确;在成人体内,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D错误。易错分析 细胞凋亡是主动的,受基因调控的程序性死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是有利的;细胞坏死是受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被动死亡,对机体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