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四章 水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11海—气相互作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3992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四章 水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11海—气相互作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3992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同步测试题
展开专题强化练11 海—气相互作用
答案见P149 15分钟
(2023山东安丘二中滚动检测)感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由于物质发生相变而吸收或放出的热能。下表示意某次春季冷空气在我国东海局地过境后海气间热量的交换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时间段 | 太阳总辐射/ (W·m-2) | 感热通量/ (W·m-2) | 潜热通量/ (W·m-2) |
日均值 | 83.32 | 18.36 | 82.75 |
白天 | 166.64 | 19.33 | 86.70 |
夜间 | 0.00 | 27.11 | 99.79 |
1.冷空气爆发使海气界面感热通量值显著增加的原因是 ( )
A.海气温差增大 B.海气温差减小
C.海气气压差增大 D.海气气压差减小
2.推测冷空气过境后,海气间热量交换主要为 ( )
A.感热通量,由海洋指向大气
B.感热通量,由大气指向海洋
C.潜热通量,由海洋指向大气
D.潜热通量,由大气指向海洋
3.(2022湖北襄阳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受海洋的影响在海面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中形成水滴或冰晶,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 0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受下垫面和海洋气象条件影响较大。2015年4月27日至30日,渤海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海雾。图1示意此次海雾发生过程中渤海某站点气温和表层海水温度变化情况。图2示意海雾发生过程中渤海海域气温(单位:℃)和风向随高度和经度的变化情况,实线为等温线,虚线表示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区域。
图1
图2
(1)描述图1所示地点气温和表层海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分析造成此次海雾持续时间较长的气象条件。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四章 水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11 海—气相互作用
1.A 冷空气过境带来的干冷空气加大了海气温差,使海洋向大气释放潜热和感热,故海气界面感热通量值显著增加,并且由材料可知感热通量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A正确、B错误;感热通量值的变化与气压差变化关系不大,C、D错误。
2.C 由表格可知,冷空气过境后海气间热量交换中潜热通量数值更大,且当冷空气过境时,大气温度低,故海气间热量交换应由海洋指向大气且以潜热交换为主,C正确。
3.答案 (1)气温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表层海水温度较平稳,略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与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值总体先下降后上升,29日白天大部分时段气温低于表层海水温度。
(2)较弱的东南风有利于较低纬度海域持续向渤海输送暖湿空气,并且不会使海雾快速消散;海—气相互作用导致气温下降,有利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水汽凝结;低层大气出现较厚逆温层,大气稳定,有利于海雾的维持。
解析 (1)图1中共有气温、表层海水温度、气温与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值三条曲线。读图可知,约在29日08时之前气温波动下降,之后波动上升,故气温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表层海水温度曲线虽略有波动,但一直较平缓,约在29日08时之后略有升高。约在29日20时之前,气温与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值曲线波动下降,之后波动升高,大部分时段曲线数值大于0,但在29日白天大部分时段小于0。
(2)形成雾的必要条件:①水汽含量大;②冷却。雾消散的原因:①下垫面增温,雾滴蒸发;②风速增大,将雾吹散;③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根据图2判断,渤海海域受东南风影响,且风力仅为4级左右,较弱的东南风有利于较低纬度海域持续向渤海输送暖湿空气,并且由于风力较小,不会使海雾快速消散,使得渤海海域相对湿度达90%以上;由图1可知,27日08时至29日20时,气温与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值波动下降,且29日白天大部分时段气温低于表层海水温度,海—气相互作用导致气温下降,有利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水汽凝结;依据图2中12℃等温线的分布可判断,低层大气出现较厚逆温层,有利于海雾的维持。
高中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后作业题,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出现该现象主要的自然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