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优秀教学ppt课件
展开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图表,说出海——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2、运用图表,说出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命名地点和主要发生时间。3、运用图表,说出拉尼娜现象及其命名地点和主要发生时间。4、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5、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秘鲁沿海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然而,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候异常现象?如何监测这种现象?
目录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①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②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
大气中87.5%的水汽来自海洋
1.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2.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①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②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
潜热:潜热是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态相变化到另一个态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海水蒸发(吸热)水汽凝结(放热)
①热量收入:吸收太阳辐射 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盈余②热量支出:蒸发消耗热量 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亏损
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 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中纬度海区收支大致相等
北半球低纬度海区热量盈余,高纬度海区热量亏损。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海洋比热容大)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和缓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海洋与陆地气温最高月、最低月差异
1.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献,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大气水汽(577)等于海洋贡献水汽(505)和陆地贡献水汽(72)之和,说明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2.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 海洋蒸发(505)—降水(458)=径流(47),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是径流。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3.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减少),降水量不变,海陆间水汽输送增加(减少),那么陆地降水量就会增加(减少),蒸发量就会减少(增加),径流也会相应增加(减少)。
1.构成海—气间热量传输主要途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海洋将热量以_____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 ①长波辐射②短波辐射③潜热释放④潜热吸收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1~2题。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的天气事件。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
东岸:海水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西岸: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
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12月25日前后,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2.成因:每隔几年,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转为西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冷海水上涌现象减弱甚至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南美西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东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
③厄尔尼诺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正常情况下: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状况应该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当厄尔尼诺发生时:(1)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少雨干旱(南涝北旱)(2)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3)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4)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5)登陆我国台风变少
1.概念: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现象。2.成因:东南信风加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较正常年份气温下降、降水变少,更加干旱;离岸风增强,上升流变强,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增多,渔场增产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气温上升、降水变多,甚至发生洪涝灾害。
③对我国的影响(一般影响沿海地区)(1)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增多(2)我国东北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3)我国南方易发生干旱,华北洪涝(4)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易出现冻雨、风雪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图4.18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
分析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 顺时针2.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环流方向不变,但强度加强3.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正常年份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图中环流均为顺时针方向。太平洋东侧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西侧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示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太平洋东侧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西侧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读图,完成第1~2题。1.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B处( )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该热力环流变弱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大洋东岸气候更加干旱 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C.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印度尼西亚多雨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相反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常现象。据此回答3~4题。
3.在厄尔尼诺年份,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C.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4.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9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分和热量,中东部,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优质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候异常与秘鲁洪水,课标要求,全球海洋水平衡,全球陆地水平衡,读图完成1~2题,沃克环流,厄尔尼诺年份,拉尼娜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备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要求,物质交换,能量交换,水量平衡原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图示大气热力环流增强,海南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