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922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922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922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全球首架C919国产飞机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 B.碳纤维 C.铝锂合金 D.玻璃2.荧光粉原料氮化锶(Sr3N2)中N化合价为-3,则Sr化合价为A.-2 B.-3 C.+2 D.+33.2022年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创新海水电解制氢技术B.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C.温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乙二醇D.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4.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下列有关“茶”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茶:施用的化肥属于复合肥B.制茶:发酵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泡茶:该过程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溶解”D.饮茶:茶水可为人体补充水、维生素等营养素5.三唑醇()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下列有关三唑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 B.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由5种元素组成 D.含有1个氧分子6.小丽同学用紫甘蓝叶片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研磨叶片 B.浸取色素C.过滤汁液 D.滴加滤液7.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B.洗手液c能使石蕊变红色C.洗手液d和a混合后溶液可能呈中性D.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8.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中氧气浓度为100%B.氮分子无法透过分子筛C.制氧过程中氮分子的体积未发生改变D.该过程中氧分子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9.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B.对比②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C.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D.对比③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和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B证明某固体是碳酸盐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C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D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灼烧,闻气味A.A B.B C.C D.D 二、填空题11.《外丹本草》记载,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加热)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1)锌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如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3)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说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_____(填“锌分子”“锌元素”或“锌单质”)。(4)碳酸锌加热分解为两种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2.载人航天工程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和。 (1)反应器1在通电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由电能转化为_____。(2)反应器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若反应器2要处理“ ”1000L,则反应器1至少需要产生“ ”的体积是_____L。(4)氧再生系统中,舱内质量不变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13.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过程如图。 (1)蒸发池中,水蒸发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得到食盐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标号)。A.过滤 B.溶解 C.蒸发(4)下表为海水中部分物质的含量,氯化钠溶解度如图所示。物质100g海水所含各物质质量(g)水95.6氯化钠3.6硫酸钠0.2…… ①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②20°C时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_____时,开始析出氯化钠。(5)用BaCl2溶液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4.碳吸收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1)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工业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含碳化合物尿素[CO(NH2)2]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X,X的化学式为_____。(4)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当烟气流速相同时,脱除效果最好的吸收剂是_____。 三、流程题15.黄铜渣约含Zn6.5%、ZnO32.4%、Cu50%、CuO8%,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工业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和金属铜,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Ⅰ中Cu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Ⅱ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3)Ⅰ和Ⅱ中的分离操作均包含_____。(4)溶液A的质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溶液B的质量。(5)称取100g黄铜渣进行实验,最多可得到铜的质量是_____g。 四、实验题16.可作增氧剂。(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①其中能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③用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气法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_____,则氧气已满。(2)常温下,用4%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①用80g30%的溶液可以配制4%溶液的质量是_____g。②从图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 五、科学探究题17.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人类对铁的冶炼在不断探索中。Ⅰ.课题组甲根据碳还原氧化铁的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开展相关探索。(1)实验前关闭K1、K2、K4,打开K3,向外拉注射器乙的活塞,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关闭K2、K3,打开K1、K4,向装置内通入氮气,其目的是_____。(3)关闭K1、K2、K4,打开K3,通电加热,使0.24g炭粉和3g氧化铁反应。注射器乙的作用是_____。(4)证明炼铁过程中产生CO2。①关闭电源,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此时注射器乙的活塞位于V2mL刻度处。将装有95°C热水的试管(图B)移至虚线框A处并通过橡皮管与装置连通,打开K4,发现无明显现象后关闭K4。②打开K2,注入V1mLNaOH溶液(足量),将注射器甲的活塞拉回V1mL刻度处并固定。来回推拉注射器乙的活塞数次后,固定于V2mL刻度处,打开K4,发现95°C热水沸腾,原因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Ⅱ.课题组乙用氩气代替实验Ⅰ中的氮气,在碳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碳酸钾粉末(碳酸钾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不同温度下,分别用石墨粉、活性炭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还原率=×100%)(5)可以用氩气代替氮气的理由是_____。(6)还原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7)碳的存在形式(石墨粉、活性炭)不同,反应的还原率不同,其证据是_____。(8)随着碳酸钾含量的增加,还原率_____(填“增大”或“减小”),碳酸钾在反应中起_____作用。(9)上述Ⅰ、Ⅱ两项实验,体现“安全、环保或节能”中某一方面的做法是_____(举一例说明)。 六、计算题18.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L(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0g/L)。
参考答案:1.A2.C3.B4.A5.D6.C7.B8.C9.C10.B11.(1)微量(2) 65.38 30(3)锌元素(4) 12.(1)化学能 (2) (3)4000(4)O 13.(1)物理(2)饱和(3)BAC(4) 3.6% 85. 6(5)BaCl2+ Na2SO4=BaSO4↓+2NaCl 14.(1) (2) (3)H2O(4)氨基乙酸钾 15.(1) (2)置换反应(3)过滤(4)小于 (5)56.4 16.(1) 长颈漏斗 浓硫酸(或氧化钙或固体氢氧化钠等合理答案) 向上 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600 在常温下,当pH在8-12之间时,随着pH的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为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合理即可) 17.(1)松手后,观察到活塞恢复至原位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CO2干扰实验(3)缓冲气压(4)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5)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也可以用作保护气(6)增大(7)在同一温度和碳酸钾加入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使用石墨粉和活性炭还原氧化铁,反应的还原率不同(8) 增大 催化(9)实验在封闭装置中进行,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更为环保或实验中使用注射器滴加药品,可以节约药品的使用等(合理即可) 18.(1)8.8g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2)4.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