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7.2 弹力教学设计
展开弹力
1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
(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学情分析
(1)技能和知识基础:前面已经学习了刻度尺的正确测量方法,对于如何使用测量工具有一定认知基础
(2)心理特点:初中生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
(3)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现象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但欠缺对问题深入思考及理性研究。因此本课采用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同时老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条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出示本章内容]
教师活动 展示幻灯片
预设学生行为 仔细阅读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有个初步了解
活动2【讲授】[出示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一,了解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条件。
2通过活动二,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活动 展示幻灯片
预设学生行为 仔细阅读
设计意图 使学生清楚了解本节课要学习内容。
活动3【活动】活动一:了解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条件。
任务1:1压拉弹簧2拉长橡皮筋3捏橡皮泥使它们发生形变,观察撤去力后的现象,分析有什么不同(弹簧 橡皮筋要轻拉)
教师活动 布置活动一的五个环节
预设学生行为 小组实验 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亲身的实验中经过观察、体验,来认识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
活动4【活动】活动一:了解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条件。
任务2:观看视频,分析弓,跳板,撑杆,弹簧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弹力?
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
预设学生行为 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弹力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浓厚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活动5【讲授】活动二: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任务1:展示生产生活中各种测力计,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弹簧测力计,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工作原理
教师活动 讲解
预设学生行为 观察并思考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工作原理,为下面正确使用它做准备.
活动6【活动】活动二: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任务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拉力
要求:对桌一组进行操作,测量完毕后,组长汇总测量结果,派代表写在白板上
教师活动 引导
预设学生行为 小组实验,观察并思考
设计意图 汇总的测量数据,为完成任务2做铺垫。让学生尝试使用弹簧测力计,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活动7【活动】活动二: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任务2:分析测量相同的钩码,测量结果为什么不完全相同的原因?要求: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分析本组的测量结果,并及时把分析的原因写在白板上
[归纳]测量结果不同原因:
1钩码问题
2误差
3错误
预设学生行为 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白板上总结和归纳的各种原因为完成任务3进一步做铺垫。
学习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和失误;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8【活动】活动二: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任务3: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求: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后,写在各自课本 7页空白的位置
预设学生行为 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从任务2中进一步提升总结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的方法,为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打基础。
活动9【讲授】回顾本节课知识
弹力:
弹簧测力计:(1)工作原理 ;(2)使用方法
活动10【作业】作业
作业手册 2,3,5,6,7 选作10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弹簧测力计,弹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7.2 弹力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7.2 弹力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