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 明句读,晓文意, 划段落,读美文, 析美文, 感其人,悟奇情, 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已学文言知识和注释为文章断句并疏通文意。 2.品析文中对月色的描绘,并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着重理解"闲人"含义。 教学重点 品析文中对月色的描绘,并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理解"闲人"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闲人"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文言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功底,本篇文章较为短小,语言简单,文言字词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按照语义完整、停顿为文章加标点,借此来疏通文意。本班学生课堂发言积极,但语文素养一般,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回答问题时能找到关键点,但表述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提示和帮助总结。语文学习兴趣较高,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度较好。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 导入: 当代作家梁衡在他的《秋月冬雪两轴画》里曾这样写到:"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我们已经在练习中遇到过,今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 明句读,晓文意。 结合已有的文言知识和注释,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为学案上的文章加上标点符号。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 划段落,读美文。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说每部分写了什么。 四、 析美文、赏美景 1.全班齐读课文,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2.月光如何?文中如何描写? 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读到的月夜景色? 4.既然前两句已将月光的澄澈写得如此精妙传神,"盖竹柏影也"一句是否就多余了呢? 5."盖"字可否删掉呢? 五、 感其人,悟奇情。 1.赏空明之月的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用"我发现苏轼是一个 的人,因为 (从文中找到依据)。"的句式来回答。 (适时引入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闲人"二字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3.引入作者其他诗文来帮助理解。 贬官密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比好湖山" 贬官黄州:"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无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 阅东坡,解气度。 推荐阅读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 七、 作业 1. 背诵全文。 2. 选一风景进行描绘,要求融情于景,让阅读文字的人能感受到你的心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背景介绍,新课内容,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当堂检测,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背影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注音,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