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50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50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50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展开6.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联考期末)100mL2mol·L-1的H2SO4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①Na2CO3溶液 ②水 ③K2SO4溶液 ④CH3COONa溶液 ⑤Na2SO4固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2021春·广西桂林·高一统考期末)将和在的密闭容器中混合,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后测得剩余,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则为
A.1 B.2 C.3 D.4
3.(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考期末)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某一反应,容器内M、N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时间内,
C.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物质N的转化率为75%
4.(2021春·广西钦州·高一统考期末)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对于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叙述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A、B生成C的分子数与分解C的分子数相等
②外界条件不变时,A、B、C浓度保持不变
③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④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g)的同时消耗3amolC(g)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2021春·广西钦州·高一统考期末)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6.(2021春·广西钦州·高一统考期末)反应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1mol/(L·min) B.2mol/(L·min) C.4mol/(L·min) D.6mol/(L·min)
7.(2021春·广西百色·高一统考期末)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min
0
2.0
2.4
0
5
1.7
1.5
0.6
10
1.6
x
y
15
z
1.2
w
A.升高温度可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B.时,表明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
C.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D.时,H2的转化率为50%
8.(2021春·广西北海·高一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少量铁粉与稀盐酸(足量)反应制取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入几滴浓盐酸,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质量增加
B.加入溶液,溶液导电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C.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质量增加
D.改用盐酸,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变
9.(2021春·广西梧州·高一统考期末)根据表中实验信息可知,导致两组实验的反应速率不同的因素是
温度
硫酸
锌
反应速率
实验1
25℃
10mL
1mol/L
3g
颗粒
较慢
实验2
25℃
10mL
1mol/L
3g
粉末
快
A.反应的温度 B.硫酸的浓度 C.固体锌的表面积 D.物质本身的性质
10.(2021春·广西梧州·高一统考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HI、H2、I2的浓度相等
C.HI、H2、I2在容器中共存 D.HI、H2、I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11.(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考期末)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生成速率的2倍
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12.(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考期末)反应A(g)+3B(g)⇌2C(g)+2D(g),则这几种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正确的是
A.v(C)=2v(A) B.3v(B)=2v(D)
C.v(A)=3v(B) D.2v(D)=v(A)
二、原理综合题
13.(2021春·广西桂林·高一统考期末)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特征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改用铁粉 B.改用98%的硫酸 C.适当升高温度
II.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μA
1
番茄
1
98.7
2
番茄
2
72.5
3
苹果
2
27.2
(1)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_______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
(2)该实验装置中,正极的材料是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当有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
Ⅲ.某温度下,体积为1L恒容密闭容器中,X、Y两种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4min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
(3)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X气体与Y气体的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14.(2021春·广西百色·高一统考期末)Ⅰ.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以气体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乙中,则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中反应更快。
Ⅱ.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A、B分别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A烧杯内的溶液温度升高,B烧杯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4)B中板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板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铝片与稀反应制取
B.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固体反应
D.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三、填空题
15.(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考期末)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和(无色气体),二者之间可相互转化,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0~3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2)若升高温度,则v(正)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下同),v(逆)_______。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乙中,则_______(填“甲”或“乙”)中反应更快。
(4)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
B.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Y的同时消耗2n mol X
E.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Y的同时生成2n mol X
16.(2021春·广西钦州·高一统考期末)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可逆反应的A、B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_v逆(填“>”“<”或“=”)。
(3)0~4min内,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
(4)平衡时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反应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
17.(2021春·广西北海·高一统考期末)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n=_______,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2)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生成X的速率是生成Z的速率的2倍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保持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4)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X、Y、Z各0.12mol,则反应将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达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相比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考期末)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在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时间/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下图表示NO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
(2)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用NO2表示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ν(NO2)=____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 2n (NO2) = n (NO) b. ν(NO2) = 2ν(O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 f.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5)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 适当升高温度 b. 增大的浓度
c. 及时分离出NO2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四、实验题
19.(2021春·广西梧州·高一统考期末)(1)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两种)。
③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在此实验设计中,其中:V5=___________,V10=___________。
(2)把0.4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___。
②2min末时Y的浓度为___________。
③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___倍。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加入Na2CO3溶液,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选项①错误;
②加水时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变小,则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选项②正确;
③加K2SO4溶液,相当于溶液稀释,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变小,则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选项③正确;
④加入醋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醋酸,反应最终电离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变小,则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氧的总量,选项④正确;
⑤加Na2SO4固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选项⑤错误。
答案选B。
2.B
【详解】根据系数比等于速率比可计算,,,所以n=2,故答案为:B
3.D
【分析】由图象可知达到平衡时,△n(N):△n(M)=(8-2)mol:(5-2)mol=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g) M(g),结合图象中相关数据计算相关物理量,以此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g) M(g),故A错误;
B.时间内,以N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mol·L-1·min-1,故B错误;
C.由题中图象可知,t2时,M、N浓度相等,但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v(正)>v(逆),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平衡时,物质N的转化率为α(N)=×100%=75%,故D正确;
答案为D。
4.D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各成分的浓度、物质的量等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A、B生成C的分子数与C分解的分子数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为平衡状态;②外界条件不变时,A、B、C浓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为平衡状态;③体系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正向进行放出的热量与逆向进行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为平衡状态;④在恒容条件下,且该反应为非等体积的可逆反应,则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即各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故为平衡状态;⑤消耗amolA(g)为正反应,消耗3amolC(g)为逆反应,两者消耗速率满足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为平衡状态。
故选:D。
5.C
【详解】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将B、C、D项中的反应速率换算成A表示的反应速率,、 、 ,
故反应速率最快的是C项,答案为:C
6.C
【详解】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mol/(L·min),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此段时间内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2mol/(L·min)×2=4mol/(L·min)。
答案选C。
7.B
【详解】A.升高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时,不能表明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C正确;
D.5~ 10 min时,每减少0.1 mol N2,应减少0.3 molH2,增多0.2 mol NH3,故x=1.5-0.3=1.2,y=0.8,即10min时H2的转化率为=50%,故D正确;
故选B。
8.D
【详解】A.滴入几滴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铁粉质量不变,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变,A错误;
B.加入溶液,溶液导电性增强,溶液体积增加,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错误;
C.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铁粉质量不变,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变,C错误;
D.改用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铁粉质量不变,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变,D正确;
答案选D。
9.C
【详解】两组实验锌的表面积不同,其它条件如温度、硫酸溶液的浓度相同,所以导致两组实验的反应速率不同的因素是固体锌的表面积,故选C。
10.D
【详解】A.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故A错误;
B.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浓度关系取决于反应物的起始量和转化的程度,H2、I2的浓度相等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依据,故B错误;
C.可逆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H2、I2、HI在容器中共存的特点,故C错误;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molAB,二者均代表该反应的,无法确定反应是否平衡,A错误;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并未说明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比值不变,不能确定平衡与否,B错误;
C.AB的消耗速率和A2的生成速率均为该反应的,无法判断反应平衡与否,C错误;
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说明各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为:D。
12.A
【分析】同一反应中同一时段内,不同物质用相同单位表示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详解】A.根据方程式可知v(C)∶v(A)=2∶1,即v(C)=2v(A),A正确;
B.根据方程式可知v(B)∶v(D)=3∶2,即2v(B)=3v(D),B错误;
C.根据方程式可知v(A)∶v(B)=1∶3,即3v(A)=v(B),C错误;
D.根据方程式可知v(D)∶v(A)=2∶1,即v(D)=2v(A),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 放热 AC 电极间距离 Cu或铜 0.1NA 4:5 B
【详解】I. (1)该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产物能量低,为放热反应;
(2) A.改用铁粉后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铁和98%的硫酸会钝化,之后反应停止,B错误;
C.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
故选AC;
II. (1)通过图表可以发现,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答案为:电极间距离;
(2)该实验装置中,Zn比较活泼,作负极,所以正极的材料是Cu或铜,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根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当有即,所以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答案为:Cu或铜,,0.1NA;
Ⅲ.(1) 由图可知,Y的物质的量减少,则Y为反应物,而X的物质的量增加,可知X为生成物,,则方程式为:。
(2)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所以4min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3) A.该反应左右气体计量系数不同,压强不再变化可以证明反应达到平衡,A不符合;
B.反应物产物都是气体且容器为恒容,故密度不是变量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B符合;
C.反应过程中,X气体与Y气体的浓度一直在变化,故当其不再变化时可证明反应达到平衡,C不符合;
D. 该反应左右气体计量系数不同,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是变量,其不再变化可证明反应达到平衡,D不符合;
故选B。
14. 0.075mol/(L·min) 10∶9 乙 锌片不断溶解 A
【详解】Ⅰ.(1)由图可知,Y、X的物质的量减少,则Y、X为反应物,而Z的物质的量增加,可知Z为生成物,,且2min后物质的量不再变化,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为,故答案为:;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故答案为:0.075mol/(L·min);10∶9;
(3)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乙快,故答案为:乙;
Ⅱ.(4)B中板作负极,锌片不断溶解,Cu作正极,发生反应:,故答案为:锌片不断溶解;;
(5)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故合理的是A,故答案为:A。
15. 0.05 加快 加快 乙 BD
【详解】(1)根据图示,X的变化量是Y变化量的2倍,X表示、Y表示,0~3min内的变化量为0.3mol,用的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
(2)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乙中,根据速率比等于系数比,乙中,则乙中反应更快。
(4) A.,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浓度不变,反应一定平衡,故选B;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容器内原子总数是恒量,容器内气体的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C;
D.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Y的同时消耗2n mol X,可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一定平衡,故选D;
E.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Y的同时生成2n mol X,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E;
选BD。
16. 2AB > 0.2 71.4% 7:10
【详解】(1)结合图示可知,平衡时时Δn(A)=(0.8-0.2)mol=0.6mol,Δn(B)=(0.5-0.2)mol=0.3mol,Δn(A):Δn(B)=0.6mol:0.3mol=2:1,且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该反应方程式为2AB;
(2)第4min后A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B的物质的量继续增大,说明此时平衡向正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v逆;
(3)0~4min内,消耗A的物质的量是0.8mol-0.4mol=0.4mol,浓度是0.4mol÷0.5L=0.8mol/L,则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mol/L÷4min=0.2mol/(L·min)。
(4)平衡时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100%≈71.4%;
(5)初始时A、B的总物质的量为0.8mol+0.2mol=1mol,平衡时A、B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0.2mol=0.7mol,则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0.7mol:1mol=7:10。
17. 2 d 正 不变
【详解】(1)内消耗Y是0.18mol-0.12mol=0.06mol,生成Z是0.12mol,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n=2,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2)a.生成X的速率是生成Z的速率的2倍,不满足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不选;
b.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选;
c.反应前后体积和气体质量均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不选;
d.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选;
答案选d。
(3)反应达到平衡时消耗Y是0.18mol-0.10mol=0.08mol,所以生成Z是0.16mol,则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0.16mol。
(4)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X、Y、Z各0.12mol,相当于X和Y的起始量分别是0.18mol,平衡等效,因此最终平衡时Z是0.16mol,所以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X、Y、Z各0.12mol,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由于平衡等效,则达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相比不变。
18. c 65% 0.003mol/(L·s) cef abd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s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不再变化,3s时反应达平衡,所以平衡时NO的浓度为0.007mol÷2L=0.0035mol/L,NO是反应物,起始浓度是0.02mol÷2L=0.01mol/L,因此表示NO的变化的曲线是c;
(2)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100%=65%;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s内消耗NO的物质的量是0.02mol-0.008mol=0.012mol,生成NO2是0.012mol,浓度是0.012mol÷2L=0.006mol/L,则用NO2表示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ν(NO2)=0.006mol/L÷2s=0.003mol/(L·s);
(4)a.2n(NO2)=n(NO)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根据方程式可知ν(NO2)=2ν(O2)始终成立,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正反应体积减小,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可说明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为定值,所以密度自始至终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
e.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即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f.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在减小,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可说明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cef;
(5)a.适当升高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的浓度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c.及时分离出NO2,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d.选择高效催化剂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故答案为:abd。
19. 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等(答两条即可) 30 15 4 0.175mol·L-1 1.05
【详解】(1)①锌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发生Zn + CuSO4 = ZnSO4 + Cu,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②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等方法,故答案: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等。
③要对比试验效果,那么除了反应的物质的量不一样以外,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而且是探究硫酸铜量的影响,那么每组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六组反应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A组中硫酸为30ml,那么其它组硫酸量也都为30ml,所以V5=30mL,而硫酸铜溶液和水的总量应相同,F组中硫酸铜20mL,水为0,那么总量为20ml,所以V10=20mL V6 = 10mL-5mL = 25mL 故答案为: 30; 15。
(2)① 2min末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所以2min末Z的物质的量=2min2L =0.2mol,根据反应和2min末已生成0.3molW可知,n:6=0.2;0.3,解得n=4,故答案:4。
②根据反应中变化量只比等于化学反应计量数只比,0.4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2min末已生成0.3molW, 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所以2min末时Y的物质的量= = 0.25mol,0.6mol- 0.25mol=0.35mol, Y的浓度= =0.175mol·L-1,故答案:0.175mol·L-1。
③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 = ,所以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1.05倍,故答案:1.05。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8.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4基本营养物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7.4基本营养物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