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基本营养物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展开7.4基本营养物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春·广西桂林·高一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 |
B | 将浓硫酸与蔗糖混合,蔗糖变黑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C | 向浓硝酸中插入铜丝,立刻产生红棕色气体 |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
D | 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待溶液冷却,滴加少量氢氧化铜,加热,无明显出现象 |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A.A B.B C.C D.D
2.(2022春·广西桂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油脂 B.聚乙烯 C.棉花 D.碳化硅
3.(2022春·广西河池·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单糖、二糖和多糖来分,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
B.油脂在碱性环境下的水解反应,所得的产物可用于生产肥皂
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有机高分子
4.(2022春·广西百色·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蔗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HNO3,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5.(2022春·广西钦州·高一统考期末)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手段之一。通过下列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血红色,说明稀硝酸只能把铁氧化成
B.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得到的水解液再加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没有砖红色沉淀,说明水解液中肯定没有葡萄糖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向新配置的银氨溶液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说明葡萄糖含有醛基
6.(2022春·广西贺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选用试剂或方法 |
A | 检验溶液是否含有 | 溶液、稀硝酸 |
B |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 浓 |
C | 鉴别胶体和溶液 | 丁达尔效应 |
D | 检测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 新制的 |
A.A B.B C.C D.D
7.(2022春·广西贺州·高一统考期末)有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糯米、红豆、桂圆等)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不能盲从广告宣传
B.该广告有可能误导消费者
C.不含糖不等于没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
D.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含糖食品,该八宝粥不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8.(2022春·广西玉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烷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C.丙烷的电子式: 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9.(2022春·广西玉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醇都能与溶液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相同
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溶液鉴别
10.(2022春·广西北海·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烯与水变成乙醇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11.(2022春·广西柳州·高一校联考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
B.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
C.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D.纤维素可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12.(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考期末)《天工开物》中记载:贱者桓裋、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分别属于
A.纤维素、油脂 B.糖类、油脂 C.纤维素、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
13.(2022春·广西贵港·高一统考期末)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磁铁吸收分离含铁废屑 B.“84”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
C.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锈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4.(2021春·广西南宁·高一校联考期末)以下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用浓硝酸或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部分蛋白质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它和淀粉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可制备甘油和肥皂
15.(2021春·广西桂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C.含电子的数目为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6.(2021春·广西百色·高一统考期末)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废旧电池进行直接填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含油脂较多的食物放久了会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C.为了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用含氯的消毒剂、75%酒精或过氧化氢均可杀灭病毒
17.(2022春·广西钦州·高一统考期末)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关于烧酒有如下记载:“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林,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糯米、粳米、大麦等谷物中均含有淀粉
B.古法酿酒工艺中有多种酶参与催化反应
C.酒化酶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D.“以甑蒸取”过程中涉及蒸馏操作
18.(2021春·广西梧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B.用食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
D.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
19.(2021春·广西梧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
A.聚氯乙烯 B.蛋白质 C.乙酸乙酯 D.苯乙烯
二、有机推断题
20.(2022春·广西河池·高一统考期末)以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与聚乙烯的生产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可生成乙烯。
(1)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分别写出②、⑤的反应类型: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C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b.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一步转化成D
c.反应①②⑤中只有⑤符合绿色化学的“零排放”的要求
d.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化合物H是E的同系物,比E多一个碳原子,写出H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1.(2020春·广西北海·高一统考期末)纤维素是重要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以其为原料可制备多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属于________(填“单糖”或“多糖”),其最终水解产物为________。
(2)纤维素经多步处理可得到乙醇,进而可制备乙烯、聚乙烯、乙醛、乙酸乙酯等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①写出乙醇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乙烯制备聚乙烯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③分子中含有“—COOH”结构的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不包含本身)。
④中学化学实验制备乙酸乙酯常用下图装置。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_;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A错误;
B.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B错误;
C.浓硝酸与铜反应,硝酸被还原为NO2,C正确;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检验,应将溶液调至碱性后再检验产物,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油脂是大分子但不是高分子,A错误;
B.聚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
C.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错误;
D.碳化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A项正确;
B.油脂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可用于生产肥皂,B项正确;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会产生烧纸的味道,故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C项正确;
D.油脂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D项错误;
答案选D。
4.C
【详解】A.葡萄糖含有醛基,为还原性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并生成砖红色沉淀,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远远超出正常人水平,可以利用葡萄糖的特征检验是否患有糖尿病,A正确;
B.蔗糖和麦芽糖水解均产生2个单糖,均为二糖,B正确;
C.天然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一万,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还不到1000,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C错误;
D.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显黄色,D正确。
答案选C。
5.D
【详解】A.过量的铁粉把硝酸氧化成的还原成,A项错误;
B.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得到的水解液应该先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再加新制氢氧化铜,验证水解,B项错误;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蛋白质发生了盐析,C项错误;
D.向新配置的银氨溶液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说明葡萄糖含有醛基,D项正确;
答案选D。
6.B
【详解】A.为防止碳酸根等离子对氯离子检验的干扰,检验溶液是否含有氯离子应选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故A正确;
B.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故B错误;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用丁达尔效应能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故C正确;
D.碱性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新制的氢氧化铜能用于检测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D正确;
故选B。
7.D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尿糖含量非常高,应尽量少吃含糖的食物,由主要成分可知,八宝粥中含有淀粉和葡萄糖等糖类物质。
【详解】A.该广告的虚假宣传说明我们不能盲目听信广告商的宣传,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故A正确;
B.不加糖不等于八宝粥中没有糖,所以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故B正确;
C.八宝粥中没有加入蔗糖,但是含有淀粉和葡萄糖等糖类物质,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故C正确;
D.八宝粥中没有加入蔗糖,但是含有淀粉和葡萄糖等糖类物质,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故D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乙烯的结构式为,A错误;
B.甲烷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B正确;
C.表示的是乙烷的电子式,C错误;
D.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乙醇不能与溶液发生反应,A错误;
B.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和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错误;
D.乙醇与饱和溶液互溶,乙酸乙酯与饱和溶液混合会出现分层现象,乙酸与饱和溶液反应会生成气体,可以鉴别,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n值不同,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C错误;
D.甲烷和异丁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葡萄糖中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钠(肥皂)和甘油,B正确;
C.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C正确;
D.人体内没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D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从文中可以看出,枲、麻、苘、葛来自于植物,能够做成衣服御寒,属于纤维素;裘褐、丝绵来自于动物,属于蛋白质,故选C。
13.A
【详解】A.磁铁吸引铁屑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细菌、病毒的蛋白质氧化而使其失去生理活性,故能够进行环境消毒,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B不符合题意;
C.铜器表面的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该物质与HCl反应产生CuCl2、CO2、H2O,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显碱性,蚊虫叮咬会释放出甲酸,碱性物质与甲酸发生中和反应,使甲酸浓度降低,肥皂水因而可以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14.C
【详解】A.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0000以上,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浓硝酸可以和含有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变成黄色,灼烧蛋白质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正确;
C.纤维素和淀粉都属于多糖,但聚合度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会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即肥皂,D正确;
答案选C。
15.D
【详解】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所以和互为同位素,A正确;
B.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点,碳原子在正四面体的体心,B正确;
C.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含电子的数目为:,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不确定,均为混合物,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答案为:D。
16.D
【详解】A.将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接填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A错误;
B.含油脂较多的食物放久了会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B错误;
C.为了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C错误;
D.含氯的消毒剂、75%酒精或过氧化氢均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均可杀灭病毒,D正确;
答案选D。
17.C
【详解】A. 糯米、粳米、大麦等谷物中均含有淀粉,选项A正确;
B. 古法酿酒是利用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所以古法酿酒工艺中有多种酶参与催化反应,选项B正确;
C.因为酶具有活性,温度太高会失去活性,导致酶失效,所以 酒化酶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快,选项C错误;
D. 烧酒的制备过程为选料、制曲、发酵和蒸馏四步,“以甑蒸取”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8.C
【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用灼烧方法可以鉴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故A不符合题意;
B.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故可用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故B不符合题意;
C.遇到淀粉变蓝的是单质碘,不是KIO3,所以用米汤不能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故C符合题意;
D.将蛋白质溶于水中,加入食盐,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析出,然后再加水稀释,蛋白质又重新溶解,可以完成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19.B
【详解】A.聚氯乙烯,结构简式是 ,由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1万以上,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A;
B.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1万以上,是自然界或矿物中由生化作用或光合作用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选B;
C.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是CH3COOCH2CH3,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C;
D.苯乙烯结构简式是,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D;
选B。
20.(1) 羟基、醛基 氧化 加成
(2)
(3)ab
(4)
【分析】依据题中的生产流程和信息,结合课内的知识,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加热的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的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变成的B为乙醇,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的E为乙烯,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的C为乙醛,继续催化氧化生成的D为乙酸;
(1)
A为葡萄糖,结构为 ,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反应②为乙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为氧化反应;反应⑤为乙烯与水作用生成乙醇,为加成反应;
(2)
反应②为乙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a.C为乙醛,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
b.B为乙醇,与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的作用下,可一步转化为乙酸,b正确;
c.反应①为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②为乙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⑤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所以反应②和反应⑤都实现了零排放,c错误;
d.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以表示为,但是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所包含的葡萄糖单元数目不同,即n的值不同 ,二者的组成与结构不同,所以它们并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答案为ab;
(4)
反应③为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与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E为乙烯,比E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H为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多糖 葡萄糖 CH3CH2OHCH2=CH2+H2O 加聚反应 2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 分液
【分析】(2)纤维素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产生乙醇;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详解】(1)纤维素属于多糖,其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2)①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②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③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COOH”结构的有CH3CH2CH2COOH、CH(CH3)2COOH共2种;
④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由于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因此反应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即可。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8.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3乙醇与乙酸-【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7.3乙醇与乙酸-【人教版期末真题精选】广西2022-202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