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微专题4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章末整合提升4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1.学习思路:本章讲的是地貌要素的内容,学习本章内容要通过野外观察或观看视频、图像,按照“观察—景观描述—地貌识别(概念认知)—类似地貌的判读”这一思路,实现真实地貌景观与地理概念之间的灵活转换,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2.学习技法(1)常见的地貌类型将地貌落实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野外观察或借助视频、图像,模拟实验,认知常见的地貌的特征、感受自然之美;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地貌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地貌的观察本节内容实践性强,可采取“自学教材—观察方案设计—资源准备—实地观察—地貌特征记录”的学习研究思路进行或借助地图工具,明确地貌观察的思路和内容。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自古以来,桂林就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那么桂林的山水到底有多么美呢?在《桂林山水》这篇文章里这么写道: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文中拔地而起、千姿百态的高山属于哪一种地貌?它们是怎样形成的?提示: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或孤峰。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基础清单】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____________,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2.分布:我国的广西、________、________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a为________,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b为________,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________,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c为________,d为________,是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
[小提醒]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等则是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名师助学】想一想:为什么“坝子”是云贵高原主要的农耕区?【答案】“坝子”即山间小盆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新视点:我国发现一世界级天坑群 2019年11月16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获悉,近日,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外专家,开展“西南岩溶地质遗迹调查”时,在广西西南边境发现一大型天坑群,这是我国境内继大石围天坑群、汉中天坑群后,发现的又一世界级天坑群。据介绍,此次新发现的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的城厢镇和龙合乡,是目前北回归线以南发现的最大天坑群。
小应用:选取长江流域A虎跳峡(水流汹涌,地势陡峻)、B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C上海(地形平坦开阔)三个地点,对应选择A、B、C三个地点可能形成的主要地貌。
【答案】A—③、B—①、C—②。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淀作用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答案】A[解析]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淀作用,即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的共同作用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2.下面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峰丛、残丘、溶蚀洼地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孤峰、溶洞、落水洞【答案】B[解析]峰丛、残丘、溶蚀洼地、孤峰、峰林等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石柱、石钟乳、地下河、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
读“某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B.流水侧蚀C.流水堆积D.流水下蚀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B.台湾岛C.上海崇明岛D.喀斯特地貌
【答案】3.C 4.C[解析]第3题,三角洲是流水搬运泥沙,随着水流速度的减慢,泥沙慢慢堆积形成的。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之成因相同的是上海崇明岛;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5.重庆有大小峡谷60余处,地下暗藏溶洞40余处。形成峡谷和溶洞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海浪侵蚀作用 ③风力侵蚀作用 ④流水溶蚀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峡谷属于“V”形谷,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的,溶洞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情境探究】材料一 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项目中的贵州施秉喀斯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广西桂林喀斯特及环江喀斯特均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喀斯特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而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之一,其中桂林喀斯特被国际上认可为内陆塔状喀斯特的典型地区。
材料二 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之一,试分析南方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答案】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分布较广,且以亚热带气候为主,气候温暖,降水充沛,水的流动性较强,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2)材料二中的四幅图分别属于哪种喀斯特地貌?试列举③中最常见的景观类型。【答案】①为峰丛,②为峰林,③为溶洞,④为残丘。③中最常见的喀斯特景观有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等。
【整合提升】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
2.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
3.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形态及成因
【学以致用】[考向:喀斯特地貌]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第1~3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多分布在( )A.石灰岩分布区B.海洋深处C.火山周围D.板块交界处2.该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A.塔里木盆地B.云贵高原C.安徽黄山D.东北平原
3.该洞穴所反映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A.风化和堆积作用B.溶蚀和淀积作用C.搬运和堆积作用D.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答案】1.A 2.B 3.B[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有石钟乳、石笋、石柱,这些属于喀斯特地貌,多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第2题,云贵高原上多石灰岩分布,喀斯特地貌比较典型。第3题,溶洞是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中的石钟乳是碳酸钙长期淀积而形成的。
【情境探究】材料一 虎跳峡是金沙江(长江)上的第一大峡谷,更是全球著名的大峡谷。长江江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两大雪山所挟峙,海拔高差3 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处仅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
材料二 玉门——冲积扇催生的城市。甘肃河西走廊的西部,祁连山脉的北侧,玉门市坐落在一个如银杏叶般的冲积扇的东北边缘。所谓冲积扇,就是如右图中这种扇形的沉积地貌。
(1)虎跳峡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地块上升,河流下切侵蚀而成。(2)虎跳峡属于河流________地貌。【答案】侵蚀(3)玉门冲积扇是怎样形成的?【答案】祁连山脉发育的各条河流,由山区进入平原,因地形变得平缓开阔,流速降低,流水中挟带的物质在开阔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4)玉门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分布有什么规律?【答案】颗粒从扇顶到扇缘由粗变细。(5)为什么冲积扇能催生形成玉门市?【答案】河流冲积扇地区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整合提升】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种,它们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1)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2)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
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处为凹岸。
【学以致用】[考向:河流地貌](2021年江苏南通月考)根据环境不同,可将冲积扇分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下图为“旱扇”和“湿扇”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旱扇”和“湿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扇”自扇顶至扇缘颗粒物逐渐变粗B.“旱扇”上河流多发育成辫状水系C.“湿扇”上的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大D.“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2.我国“旱扇”发育的活跃期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D 2.B
[解析]“旱扇”和“湿扇”的沉积物颗粒都是自扇顶到扇缘逐渐减小,河流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变低缓,流速变缓,搬运能力减弱,所以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辫状水系主要分布在流量较大,且变化较大的地区,“旱扇”是由时令河冲积形成的,时令河的流量较小;“湿扇”由常流河冲积形成,因此河流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旱扇”由时令河冲积形成,“湿扇”由常流河冲积形成,常流河的流量较大,因此发育面积通常较“旱扇”大。第4题,“旱扇”是由时令河冲积形成的,我国的时令河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较强,是“旱扇”发育的活跃期,B项正确。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疑难助解】教材第66页 引入喀斯特地貌。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喀斯特地貌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既有利也有不利。有利影响:①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②喀斯特泉水和地下河是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喀斯特矿泉水和温泉具有医疗作用;③水能丰富的地下河段,可以筑坝发电;④因地制宜开发矿产资源。不利影响:①地形崎岖,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匮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地形崎岖,地质环境脆弱,不利于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
教材第68~69页 活动1.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貌特点:溶蚀洼地,中间低,四周高。2.射电望远镜的建设,需要开挖出半径304米的半球状大坑,利用大窝凼天然形成的洼地进行工程建设,工程量小。3.属于喀斯特地貌,底部裂隙发育,且与地下暗河相通,使得坑底排水通畅。
【课外实践探究】实验探究1——模拟冲积扇[实验材料]小米、绿豆、黄豆等,矿泉水瓶,书,白纸。[实验步骤]Ⅰ.将白纸平铺在桌上。Ⅱ.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在桌面上。
Ⅲ.将小米、绿豆、黄豆的混合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放下。Ⅳ.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实验现象及结论](1)在书本前的堆积体是否具有冲积扇的特征?【答案】堆积体呈扇形,外形具有冲积扇的特征。(2)堆积物的颗粒大小分布有什么特点?【答案】混合物颗粒从里向外逐渐变大。(3)这个实验能否反映冲积扇不同颗粒物的分布规律?为什么?【答案】不能。该实验的作用力是重力,缺少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在流水作用下,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从里向外逐渐变小。
(4)怎样改进这个实验才能使其更好地演示出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规律?【答案】可以将材料换成颗粒大小不等的沙土,倒入水中,边搅动边沿着倾斜的“V”形轨道流淌入带有出水小孔的水槽中,就会在水槽轨道末端的位置出现颗粒大小分选的扇形堆积体。
实验探究2——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实验材料]玻璃箱(较浅的)、河道模型、三种瓶口大小不一的饮料瓶、大小不均的沙子和水。[实验步骤]Ⅰ.将河道模型平放在玻璃箱内。Ⅱ.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可以略有起伏(顺着河道向下的方向降低)。
Ⅲ.在甲、乙处河道内侧靠近河道中间附近的地方分别插一个小旗子。Ⅳ.将装满水的饮料瓶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实验三次分别选用不同大小的瓶口——体现流量和流速的差异)
[实验现象及结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得越多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运得越远
【答案】C[解析]河流的水量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河流的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大颗粒先沉积,小颗粒后沉积。实验过程中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堆积;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得越多,被搬运得越远,C项正确。
(2)两个旗子哪一个最可能先被冲倒?【答案】靠近乙一侧的旗子最先被冲倒,因为其位于凹岸,易被侵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答案】D[解析]河流在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乙、丙为凹岸,流速快,侵蚀、搬运沙粒;甲、丁为凸岸,流速慢,沉积沙粒,D项正确。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探究点一喀斯特地貌,探究点二河流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作业课件ppt,共19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说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风蚀蘑菇,主风向,风沙地貌,易混易错,喀斯特地貌,课后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