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A卷·知识通关练)
核心知识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2022·山东·日照国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古城平面图(文庙:祭祀孔子;武庙:祭祀关羽)。根据此图可判断古城修建于
A.两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2.(2022·海南·东方市东方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是()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3.(2022·广东·东莞一中高二阶段练习)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的流变而分期,分有中国文化的孕育期、雏形期、定型期、强化期、转型期。就历史阶段和文化特征看,“定型期”是指
A.殷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2022·江苏·盱眙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核心知识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5.(2022·河北·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二期中)孔子认为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通过以身作则感化百姓来治理国家。这表明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D.节用爱人
6.(2022·江苏·高二学业考试)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林则徐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最贴切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的是( )
A.牺牲精神 B.家国情怀 C.舍生取义 D.公而忘私
7.(2022·辽宁·高二期中)任何国家的建筑都与其文化相关,清代平遥地区的四合院,关上大门便把外界的尘嚣留在高墙之外,在园中赏花栽木,宁静养心。这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中的( )
A.以民为本 B.天人合一 C.和而不同 D.源远流长
8.(2022·广东清远·高二阶段练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艰苦奋斗的意志 B.勤劳勇敢的精神
C.厚德载物的追求 D.家国情怀的倡导
9.(2022·广东·饶平县第二中学高二期中)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种内涵
A.以人为本 B.家国情怀 C.天人合一 D.自强不息
10.(2022·湖北·武昌首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著《史通》,指出:“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这反映出
A.作者以成败论英雄 B.当时社会停滞不前
C.作者反对是古非今 D.主张变革的历史观
核心知识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1.(2022·广东·东莞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自身发展道路和独特魅力”,促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的核心因素是
A.古代农耕经济的稳定 B.宗族血缘政治的作用
C.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 D.民族认同作用的推动
12.(2022·广东惠州·高二期中)河南洛阳白马寺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
A.多样性 B.本土性 C.凝聚性 D.包容性
13.(2022·福建省诏安县桥东中学高二期末)考古学家夏鼐指出:“中华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华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连续性 B.本土性 C.包容性 D.多样性
14.(2022·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八中学高二期中)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 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15.(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二期中)如果说,身体的DNA 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人种的传宗接代的话,那么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他保证了我们中华文化即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材料主要强调
A.DNA的重要性 B.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D.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核心知识4、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6.(2022·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高二开学考试)372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8世纪,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 )
A.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 B.东亚各国文明的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 D.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朝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佛教吸收了儒家思想渐趋本土化
18.(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二期末)《日本书纪》巻一四记载,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4世纪时期的日本古墓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同样质地、造型、纹饰的铜镜、瓷器、陶器、金饰。这说明
A.隋唐时期中、日经济往来频繁 B.中国对外来文化传播与吸收并举
C.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 D.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19.(2022·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二学业考试)中国古代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 D.火药、指南针
20.(2022·浙江·湖州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 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
C.贡献中国智慧方案 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21.(2022·辽宁·黑山县黑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马克思把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比作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法宝,其中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的法宝是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2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路线 | 人物 | 内容 | 结果 |
唐→天竺 | 玄奘 | 西行取经 | 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唐→日本 | 鉴真 | 鉴真6次东渡 |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23.(2022·吉林·大安市第六中学校高二期中)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24.(2022·黑龙江·鸡西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十月革命胜利后,《广东新中华报》的一篇文章写道:“马氏之言验矣!今日欧美诸国已悟布尔什维克之不能以武力扫除矣!”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B.马克思主义得到部分国人认同
C.马克思主义只在南方得到传播 D.新文化运动已不再宣传民主科学
25.(2022·山东·及第中学高二期末)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 )
A.越南最早建立于公元10世纪 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
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